关于励志青春的好文章_青春励志的经典文章
正值青春的我们都应该时常找一些关于励志青春的好文章来看看,那么关于励志青春的好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励志青春的好文章:别再拿着父母的钱装逼了
作者:陈大力
我大二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姑娘,是彩妆控。她每天都在朋友圈里晒,cpb又出了什么限量版,纪梵希的底妆又准备要买,购物车里加了好几瓶sk 2,云云。虽然她每天嚷着「吃土」,可是就她晒出来的化妆品的价位,动不动就是sisley或者armani的,我感觉她真有钱。但是后来我发现,她家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
她自己是申请了助学金,每个月能有几百块。但是这些,加上她父母给的一千多的生活费,完全不够。她总是变着花样找爸妈要钱,借口今天买资料,明天买课本,反正先把钱要过来再说。
但是她的父母呢?据说就是非常朴素的两口子,手机用的是几百块的杂牌。她的妈妈,为了买到便宜两块钱的蔬菜,每天都要多走二十分钟,绕路到菜市场的最边儿上。但是就在她妈妈弓着背,拿着微薄的薪水,为了两块钱绕远路的时候,她却在考虑要不要入手一瓶两千块的神仙水。
说白了三个字,虚荣心。
可是,她在这边想着如何彰显自己优渥的生活品质时,她的父母却在为了供养她,一把年纪一身伤病地坚持上班。孩子伸手要钱,哪怕他们平时连肉都舍不得买多一点,也会立马给。
有虚荣心无可厚非,但是年轻一代无端膨胀的虚荣心,不该让操劳半生的父母买单啊。
我几年前去报社实习的时候,听到过这样一个事。一个男生,高二的,吵吵着要让他爸爸给自己买当时新出的iphone 4s。他的爸爸,工地建筑工,从来想象不到什么手机要四五千块。就语气稍重地数落他,不好好学习想这么多干嘛,何况我们家真的买不起。然后这个男生就气啊,他就离家出走。
这位爸爸来找我们报社帮忙的时候,表情特憔悴,四十多岁的汉子,眼里布满疲劳的血丝。八月酷暑,他身上的汗衫一看就是质量奇差的,线头四处钻出来。还算整洁的裤脚下,却是一双毛毛躁躁的布鞋。接待他的是社会新闻部的主编,主编隔日后去他工作的临时住处采访。那是暴露在日光下的拥挤矮房,仅有一台脏兮兮的旧式风扇。只站五分钟就大汗淋漓。
这位爸爸眼眶湿润:“只要儿子肯回来,我一定给他买手机。”
他的儿子,高二的男生,或许会因为拥有了一台崭新的iphone,被朋友艳羡一阵,夸到身体轻飘飘的那种满足。但是他的爸爸,始终在37度高温下,面朝黄土。
活到了二十岁左右跟物质面面相对的年纪,尤其是见到了越来越多生活富足的朋友,很多人都会想要一步就赶上去。不想被甩下,不然显得自己多穷酸啊。于是肆无忌惮没个界限地买。
化妆品一定要用一线的;酒店至少要住四星级的;衣服要买中高端价位的,你总不能让我老是买街边货吧?
父母在家里不知道过得多节省,可能八十块的衣服都要想一想再买,你却在朋友圈晒,又去了一趟三百块的哈根达斯下午茶。你在狐假虎威地追逐诗与远方,却让父母替你苟且。你真自私。
我一个好朋友,家里非常有钱,她自己交的家境相当的朋友,是连丝巾都要买gucci的那种。但是就这样一个每月生活费好几大千的姑娘,买双三百块的鞋,也都会仔仔细细斟酌了再买,还会四处托问最便宜的代购。
偶尔一次天南地北的聊天,她提到一句话,我一直记到了现在:"不管你的父母是月入五千还是五万,给你的生活费多还是少,这些钱真的都是他们的血汗,没有一分钱是容易的。你在这里春风得意地挥霍,他们在为了替你兜底,马不停蹄地工作。"
别再用父母的钱,为喂饱你膨胀的虚荣心,绷出一副骄傲而富贵的假象了。
他们真的为了爱你,付出了很多,很多。
如果你想要什么,自己去挣。
关于励志青春的好文章:年轻人,你的玻璃心不值钱
作者: 闫晓雨
“你可以随时转身,但不能一直后退”,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歌词,出自前不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民谣歌手鲍勃·迪伦。
以此态度,来和年轻人蓬勃易碎的玻璃心抗衡,倒是蛮合适。
美国西部大开发的时候,要从西海岸圣地亚哥到东海岸某个地方,长3000英里的路程,有两种走法。第一种走法是:天清气朗就多走一点,刮风下雨就先找个地方躲起来。第二种走法是:不管风和日丽还是狂风暴雨,每天都必须走20英里。
按照第一种走法,可能永远都到不了目的地。
第二种走法,虽然听起来缺失一种理解性的温柔,却能最快速度到达目的地。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20英里法则”,放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如后者般持续推动自己前行的人属凤毛麟角。大多数时候,人们都选择了第一种活法,平坦时笑意盎然大步流星,曲折时黯然伤神停滞不动,天晴我晴,天阴我阴,原本透亮的心,会逐渐在环境的影响拉伸下变得模糊不明。
如果你克服不了玻璃心,就永远也遇不到金手指。
有时候,人真的应该学会自省。王小波说,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
优秀与平庸之间,往往隔着的不是别人,是自己。
我的一个读者阿茶经常会在后台留言说,自己在工作上力不从心,办公室里领导和同事们老是欺负她,找她的茬儿,感觉像是要孤立她。
秉持着对事物先了解再判断的个人习惯,我决定耐心听她把整个过程的来龙去脉讲完,再给出建议。阿茶最近刚换工作,去了一家正处在冲刺B轮融资的互联网公司,做设计,领导恰恰是她大学时期高几届的学长,同样在视觉传达上有所见地。阿茶交上去的设计样稿,经常性的会被他在会议上单独拎出来说,倒也不是批评,只是点名的次数多了,阿茶心里难免犯嘀咕,这是不是领导故意给自己“穿小鞋”?
时间久了,阿茶开始觉得学长处处都在针对自己。今天这个色调不对,明天那个调性不搭,“一张设计图,他居然让我改三遍以上……这不是明显和我过不去吗。”
“那学长对于你工作的建议,你觉得还算中肯吗?”
“平心而论,他对设计方面的很多指点令我倾佩不已,但是,我就是不喜欢他老是反反复复,让我去修改一个不怎么重要的图纸,太伤我自尊了。”
听到这里,我大概清晰了很多。
其实这种事情蛮常见的,五年前,我在给一家风头正热的青春杂志写小说,稿子是三审,一切情节、构造、人物、故事背景、环境描写,包括细节处是否具备逻辑性,都在他们的考量之中。最繁琐的一次,我一篇稿子连续改了20多天,每天晚上都能收到编辑反馈回来的不同建议,有时是角色刻画力度不够,有时是前后衔接上缺乏说服力,就连女主心理自白的尾处是以“句号”还是“省略号”作为结束语,都是我们讨论了整夜商讨出来的结果。
人的自我暗示,有时是很可怕的。
当时我和我的编辑还不算熟悉,曾经一度,我认为是她在故意刁难我。
出于赌气的心理,我反复克制着自己随时想要“撂挑子不干”的心理,想要证明给她看,我是有可以写出好故事的。那篇稿子,删删改改,最终放在了比预期还要晚一期的刊目上。
登出来之后,我拿了当月最受读者欢迎的栏目奖金。
“其实我是可以放在更前一期的,但当时稿子还没有打磨好,放上去,是对你的敷衍通过,也是对读者的不负责”,我的编辑说。
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感觉,那叫一个羞愧。
我为自己的玻璃心羞愧,为随意揣摩他人心思羞愧,为将一个为我着想的人当作假想敌而羞愧。时隔多年,当我自己开始组团队带新人,才发现,原来当你看到一个作品,仍存在着可优化、可进步的弹性空间时,你是无法抑制住人类天生的完美主义趋向的。
在工作中,要修炼成一名合格的职业人。除了天性之外,我们还要慢慢经受关于强大体力、精神储备、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密集训练。
要学会适当修剪自我。在之前的公司里,只有阿茶一个设计,她的工作就是由自己来审核和衡量,几乎不会有被别人提出质疑或卡顿的情况。长期的独裁主义工作模式,使得阿茶很难以前辈心态去和别人沟通,太敏感,太脆弱,又缺乏沟通的耐心,领导稍加要求便觉得整个世界要背弃自己,天崩地裂。
在工作中,没有不重要的事,任何分工,都是基于合理的存在。你看不到问题的重要性,不代表这件事就不重要。
不就是一篇稿子嘛,可对编辑来讲,这是内容输出的代言。
不就是一张图纸嘛,可对产品来讲,这是搭建框架的模型。
不就是一场活动嘛,可对传播来讲,这是企业文化的落地。
总把不适合当作逃避的接口,其实就是眼高手低。总把不擅长当作偷懒的理由,其实就是不愿动脑。总把领导分配不均当作业绩低的挡箭牌,其实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自己不够走心。
我们生存在一个团队里,就要承受这个团队的共运。在职场上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单单是你看到表面上标签化的固态存在,项目和项目之间,环环相扣,任何细节处的漏洞都可能造成满盘皆输。
对自己手下作品负责,就是对整个公司负责。对公司负责,就是对自己整个职业生涯负责。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花在那里,是可以看到的。如果一味沉浸在被找茬、被伤害、被孤立的意淫当中去,哪还有功夫,去潜心进步。
玻璃心,注定无法突出成长的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