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黑板报设计花边

2017-01-14

对于今日中国人来说,每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仍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洗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黑板报,欢迎参考借鉴。

从天上明月到人间情怀

“中秋夜,人们沐浴同一轮月光,共享象征团圆的月饼,品尝新收获的瓜果,分享亲情与友情,是中国人极为重要的精神需要。人月两圆的意境,自古就是中国人特别追求的美好人伦境界。圆润澄澈的中秋明月,给人一种精神提示,以天上的圆月来促进人事的团圆。”萧放说。

古代大多数家庭必须承担兵役或劳役,应征的人离家服役,如遇天灾人祸,或许永远无法回家。官员大多必须离开原籍任职,一定级别以下的官员不得携带家眷,或者因种种原因只能分居。求学的士人与商人也不得不离家。著名学者葛剑雄在研究人口史、移民史的过程中就发现,古时真正完整的家庭只有那些世世代代在穷乡僻壤生活的农民才能拥有。除此之外,几乎每家每户都会遇到佳节期间亲人不能团聚的情况。特别到了明清以后更是如此。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现实的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中秋节俗的变化更是明显。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成为民众生活中的重要节点。”萧放表示。

从当代社会生活看,中秋仍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传统中秋节俗的核心——拜月、赏月、团圆庆贺,依然有着符合民众生活需要的现实意义。不过,现代化与城市化显然正在消解古老的认知。天文知识令月宫神话失去吸引力,五彩霓虹灯使月光相形见绌,丰衣足食使月饼不再令人垂涎,即时通讯让天涯成为咫尺……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