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引导学生参与美术作品评论的有效途径论文

2016-11-10

美术评论是以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作的评定和价值判断。美术评论是美术欣赏的深化,就是在感受的基础上,以理性的分析揭示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美术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制约,美术评论有时有很大的局限性。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引导学生参与美术作品评论的有效途径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析引导学生参与美术作品评论的有效途径全文如下:

美术作品评论是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以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所作的理论分析或价值判断,揭示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美术评论具有沟通、协调创作与欣赏者关系的功能,凭借个人经验进行的一种直觉反应辨别美术作品真伪,以提高美术创作质量和观众审美素质。美国现代著名美术教育家艾斯纳认为现代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审美学、美术评论、美术史和美术创作四个方面相互渗透,提出“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的教育理念,通过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引导教学方式,提高他们创造视觉艺术形式以有效地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美术作品评论,对美术教育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引导学生参与美术作品评论在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美术学学科建设需要突出美术评论

美术学作为是艺术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评论三大部分。。美术理论主要是指美术基本原理,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评论理论也是美术理论的组成部分;美术史是由美术史学家和历史考古学家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美术作品、美术文献、美术遗迹进行发掘、研究、探讨,客观地揭示美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的科学;美术评论理论和美术评论活动相对的独立性,因而美术评论和美术理论常常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进行探讨。

美术评论与美术史、美术理论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三者构成美术学的基本内容。美术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就是美术评论,通过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与原则,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内容、题材、思想和风格进行品析、评判,从而揭示其价值,分析其优劣,或者对美术思潮、美术现象、美术活动、美术流派进行分析评价,揭示其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可以说,美术评论也是一项操作性、现实性比较强的创作实践活动。加强美术学科化建设,加强批判对艺术教育、普通教育的渗透,强调美术评论和普通教育、大学教育、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让美术评论在艺术教育中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已是当务之急。

(二) 美术教学需要强调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

追求“技术至上”是我国美术教育长期一直难以改变的现状,教师过于“重技轻道”,或者是理论家们的“重道轻技”,对现代美术教育根本特性与终极目标缺乏认识。而美术评论除了对美术创作有准确的判断外,促进美术实践的正常、健康发展,对美术创作以及社会的价值取向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具有监督、促进机制功能。有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自由进行审视评论,挖掘自身创造潜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现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培养其自主意识、独立人格和创造才能。美术教学中,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论,一般分为美术欣赏和美术批判。

美术欣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其主要特征是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获取多种功用,美术批判渗透着学生的主观意识,但其目的却不是单纯地表述学生个人的具体的审美感受,而是要学生在主观感受的基础上理论分析、揭示出作品或美术现象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如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一方面要有丰富变化笔墨,另一方面要需要表现着特定的内容。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批评沟通与协调创作与欣赏的关系,发挥美术评论的鉴别真伪、祛邪扶正的作用,并以此提高美术创作的质量和社会的欣赏水平,有效促进美术教学上新的水平。

二、构建学生参与美术评论的有效途径

(一)提倡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自主评析,以提升创造力

经过笔者的多年教学经验,通常情况下,学生对自己的作品看久了,会产生审美上的“陈旧”之感,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倾听他人对自己作品的评论,借鉴别人作品的独到之处,用新的视觉形象来补充自己。通过美术评论,往往会碰撞出学生的思想火花,突然萌生的创作灵感。在一些发达的国家,美术教学常常会把培养学生的评析能力当作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法国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从幼儿园开始就逐步培养学生评论自己作品的能力,到中学毕业,学生基本可以使用艺术的专门用语,去评价同学的作品,并能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这就是为什么法国在美术史上曾产生众多举世闻名的艺术家和流派的原因了。美术教学不能把美术课单纯地作为一门纯技术的课程,而应当注重通过观察、实践、评论等手段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去评论徐悲鸿先生的画,可以从让学生评论为什么画中的各匹马与我们画的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为什么我们画的画就不能像徐悲鸿先生描绘得栩栩如生呢?通过评论,可以让学生懂得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从而使他们知道,好的作品必做要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美术创作。这样一来,既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又可以加深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以引导自主评析为手段,丰富学生的多元知识

自主评析中常常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如历史、宗教、文化、美学、文学艺术等等,不仅反映着学生综合素质,也体现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观察和发现问题,在评析中就有独到的见解。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知识和体验,从正面肯定他们探索的精神,使学生在自主评析过程中,集思广益,时刻处于积极的探究之中,逐渐理解作品。例如在教完一单元山不画,可以通过画展的方面,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们的作品进行评析,对一朵花、一只鸟的寓意、背景都加以研究。当学生感动自己作品不足时,也会从别人的作品得以启发,在评析中总能带给人很多新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三)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方法,提高对美术作品评论能力

众所周知,每件美术作品都使用了美术素材,而美术作品素材及其作用是观众理解美术作品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应当从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笔触等方面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掌握一定的美术形式的原理,以便于理解作品的思路。在一门特定的艺术领域里不断训练,不断观察和鉴赏一种特定类型的美来提高或改善审美方面的能力。美术艺术的独特牲力就在于它能够鲜明生动地表达情感,美术艺术善于表“情”,善于表现人的喜怒袁乐等各种各样的情感。

而欣赏美术作品时对美术作品所能表达的情感有所体验、体会,即需要从大多数美术作品中感受到这些作品的大致情感类型,欣赏美术作品时不满足于对美术作品的悦目与情感的体验上,而是把美术作品中得到的情感体验与某些现实事物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联系在一起,通过理性品味的方式理解美术作品。这种欣赏方式对美术作品评论起到积极作用。学生掌握了美术欣赏方法,在评论过程中,能说到作品的点子上,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论能力。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要认识到学生参与美术作品评论的重要意义,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作品的时代背景、画家生平、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形象、内容等进行介绍,但一定要适当而有节制,对美术作品的讲解不宜过多、过细,正确引导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活动,应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使学生能正确领悟到美术作品内容。在深化美术教育改革的今天,引导学生参考美术作品评论,实现探究性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