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文章,2016年大学生就业文章
相关话题
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决定一个高校的发展,牵涉到千家万户,是社会各界都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外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就成了大学生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就业文章:大学生就业, 高职比本科研究生吃香
“高级蓝领”是大学生就业的宠儿。截至4月1日的最新统计数据,我省高职(专科)就业平均签约率达到54.46%,比研究生高6.07个百分点,比本科生高21.62百分点。
“今年我省高校高职毕业生128999人,占毕业生人数的41.53%,与去年相当。到去年底,2013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2.24%,比研究生、本科生高出1至2个百分点。”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昨天说,“高职毕业生因定位准确,就业薪酬等期望值相对比本科生低,能吃苦,上手快,使用成本低,就业期望与社会期望吻合,只要技术好,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比较容易。同时,近年来一些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采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实习就业一体化等订单式培养模式,也有效促进了高职生就业。”
从近年就业情况看,高职工科学生就业好于文科学生,这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省教育厅2013年从全省282个高职专业中做过统计,就业较好的10个专业是,高速铁道技术、铁道通信信号、铁道机车车辆、医疗美容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检测技术和应用、电气化铁道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铁道工程技术。这些专业的平均就业率在97%以上。
该负责人指出,目前本科生签约情况低于高职,主要原因是今年本科毕业生人数多于去年,提供的岗位大致与去年持平,随着后期考研、公务员招考及特岗教师计划等国家就业计划的实施,整体水平会有较大提升。
大学生就业文章:大学生就业规划论文
如何能在强手之中脱颖而出,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怎样选择职业?怎样规划职业生涯?怎样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
我认为,只有做到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并拥有高度战略眼光和较强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才能在就业道路上走出一片天。
一 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辅相成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决定着求职的环境。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就是就业选择的方向。首先,一个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其次,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 再次,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选择职业。所以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如果个人的择业脱离了社会和市场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只有把社会需要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才有成功的希望!
二 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
调查显示,当代青年择业时更加重视自我发展机会和职业的前途。在调查中,许多大学生都认识到,“到一个前景不妙的企业工作,意味着今天就业明天便失业”。他们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如果一个企业前景不佳、缺乏后劲,即使工资收入暂时丰厚,也不能让员工有稳定感。而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说, 大学专业不一定成为你职业选择的方向。我认为,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职业是为了个人生存、生活,获得持续活动的一个必要途径,职业的选择需要在社会上不断地磨练,慢慢选择的。职业内涵是没有高下贵贱,对社会有用的就可以,没有优劣之分。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时度势,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切忌“病急乱投医”,对待就业问题要更加理性。
三 实力与努力并重
要在事业的领域里飞翔,我认为,需要有一对翅膀——哲学和文学艺术。为什么呢?哲学给我们睿智,文艺给我们灵感。这是两种不同的智慧,哲学智慧是一种理性的智慧,文艺智慧是一种直接的智慧。有这两种智慧,我们就不怕不成功。 人文教育是人格塑造的工程,哲学和文艺是人生起飞的两个翅膀。,我认为,个人的发展是可以选择的,知识的储备决定了以后的发展道路。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历史性地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的教育阶段,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能在就业这条窄道上越走越宽?毫无疑问,实力与努力是你成功之路的领头兵。一个人只有实力而不努力,这个人太懒;一个人只会努力而没有实力,这个人太蠢。当一个人实力与努力并重时,成功之路也就离你不远了。
大学生就业文章:“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衡量标准
与就业率等就业数量指标不同,就业质量包含就业岗位、薪酬、职业发展等内容。使用就业质量作为评价大学生就业水平的主要标准,可以帮助各级政府部门、学校更为客观有效地反思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对大学毕业生而言,就业质量的高低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工作本身。即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安全和工作稳定性,还包含专业对口情况。劳动强度过大、工作时间过长、安全性和稳定性过低的工作,就业质量就会偏低;专业的对口情况不好,也会拉低大学生就业质量水平。
薪酬福利与社会保障。包括薪酬福利水平和社会保障的提供情况。薪酬福利的水平和社会保障状况与就业质量都呈正相关。
工作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文化环境和劳资关系。物理环境包含地域和办公硬件等,文化环境包含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等,劳资关系主要是指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劳动者保证。这些方面越好,就业质量就越高。
职业发展与培训。这关涉就业者的职业成长和能力成长。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就业是人生的起点,应充分考虑未来发展,更多考虑通过能力的提升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
在评价就业质量的高低时,我们要把以上四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评价,而不能只看某一个方面。
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路径
以就业质量为支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水平,需要从国家、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层面共同努力。
国家层面。好的就业,就业率是基础。国家要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大量就业机会。针对就业质量而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升工作满意度和薪酬水平;要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设计就业质量提升机制。
例如,建立一个较为统一的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中可包含就业岗位情况、就业满意情况、就业去向和就业率四大指标,以该指标体系为基础对各级高校和职业院校进行考核,促进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
学校层面。要把各自专业的就业质量作为主要参数来调整招生指标,以出口调整入口,以入口调整倒逼所属学院进行学生培养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实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完善培养模式。就高等院校而言,应用型学科要建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模式,第一课堂教学中重视案例教学法、行动学习法等实践教学方式的使用,同时也要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对职业院校而言,在培养模式上需要更多考虑学生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产教融合。
总之,以就业质量为支点,可以帮助大学更好地去检视和修正自己的培养模式,进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此外,还应重视就业服务,做好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和咨询辅导体系建设,完善就业信息与校园招聘服务体系,高质量完成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就业手续办理等。
社会层面。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多种手段,在就业方面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和社会观念,引导整个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树立公平公正的就业观,改变就业中的学校、性别、户籍、民族、年龄等方面的歧视问题,改善就业中靠“拼关系”找工作的情况,让自身能力成为广大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参考指标。要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尤其要重视失业保障体系建设,让大学生无论在哪里就业都能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个人层面。大学生首先应通过刻苦学习和课外实践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未来高质量的就业为目标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要更多强调未来的就业岗位质量而非就业率,通过提升自身能力提升就业水平。同时,应向大学生集中强调基于就业质量的就业观。在择业过程中,除考虑薪酬、稳定性等因素外,还要更多考虑职业发展、工作环境与氛围、专业对口等更多因素,不能一味强调获取的薪酬福利等物质因素,要树立成就自我、服务社会的高质量就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