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有什么康复训练方法 抽动症的训练方法

2017-02-28

小儿多动症是孩子非常容易患有的一种疾病,那么,孩子患上多动症后有什么康复训练方法吗?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抽动症的训练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多动症的原因

1、遗传因素

目前研究表明该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度为0.75-0.91,遗传方式尚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该障碍和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多态性有关。

2、神经生理学因素

该障碍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主要为慢波活动增加。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发现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减小、平均频率下降。提示该障碍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

3、轻微脑损伤

母孕期、围生期及出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轻微脑损伤可能是部分患儿发生该障碍的原因,但没有一种脑损伤存在于所有该障碍患儿,也不是所有有此损伤的儿童都患该障碍,而且许多患儿并没有脑损伤的证据。

4、神经解剖学因素

磁共振研究报道该障碍患儿存在胼胝体和尾状核体积的减小,功能核磁研究尚报道该障碍患儿尾状核、额区、前扣带回代谢减少。

5、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如经济过于贫穷、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当等均可增加儿童患该障碍的危险性。

6、其他因素

该障碍可能与锌、铁缺乏、血铅增高有关。可乐、咖啡、食物添加剂可能增加儿童患该障碍的危险性。

抽动症的训练方法

(1)充实生活内容:扩大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各种兴趣。如让他们参加游戏、泥工、绘画及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劳动,使注意对象变为儿童的行动对象,使之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有利于保持注意。家长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新鲜的环境中去玩,如到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未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物以及其他引人入胜的景观,或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注意力。

(2)生活学习规律: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学习、活动和生活习惯,克服任性、自私的行为。每天的学习、训练最好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学习和训练时不能做不相关的事情。养成学习、活动和生活规律,可以形成心理活动定向,即每当孩子在习惯的时间和地点坐下时,注意便条件反射似地集中起来。

(3)培养广博兴趣:兴趣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源泉,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注意力就越容易形成。可采取诱导的方式,如培养儿童的识字兴趣,开始可利用小孩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小孩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引发孩子的识字兴趣,然后用卡片、积木教孩子拼、认简单的象形字,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

(4)提出任务要求:要使学前儿童明确注意的目的和意义,提出的任务越具体、要求越明确,越容易引起幼儿注意力集中,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也就越长。训练时,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并注意训练使孩子听、看、想和做能初步做到协调一致。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训练孩子带着目的自觉地去集中和转移注意力。

(5)不同训练项目:注意力是在训练中、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根据不同年龄可采用不同的训练形式,如看图识字、学儿歌、写书法、讲故事、做手工、穿针、弹琴、拍皮球、掂乒乓球、跳绳、踢毽子、沿直线走等。训练时间和难度应与年龄相适应,从最短时间开始,要求专心致志,使注意力能保持5~10分钟,并逐渐延长。如开始穿针可用较粗的针,以后逐渐穿细针,规定时间和速度,既可训练注意力,也可使眼手协调功能增强。注意训练时家长最好在场观看,并做好记录,如孩子有进步或成绩提高,应给予鼓励和表扬。

(6)提高观察能力:孩子的观察力越强,注意力越高。首先要培养儿童观察的兴趣,家长应为儿童寻找使之好奇的事物进行观察训练,引导其细心观察,并掌握观察方法。让孩子学会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地观察事物,在观察过程中,向孩子提出问题,引导他思考,使他逐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如观察图形里隐藏的东西或找出两幅画的相同点、不同点等等。

(7)培养自控能力:要排除外来干扰,维持长时间的、集中的注意力,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家长可以从帮助孩子控制外部行为做起,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不能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又干那,如不要边吃饭边玩;在看书、绘画时要保持正确姿势、不乱动、不乱摸。还可以让孩子通过某项专门训练,如练琴、书法、绘画来培养自制力。

(8)培养儿童意志:所谓注意力,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的意志力,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成为主动注意的主人。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