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事求是的毛概论文参考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实事求是的毛概论文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实事求是的毛概论文参考篇一
《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实事求是观》
摘要:在宣传报道上,毛泽东始终强调宣传报道必须真实,要根据事实说话,反对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宣传。要做到宣传报道的实事求是,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在新闻报道中,既要做到实事求是,又要注意报道的灵活性和策略性。
关键字:毛泽东,新闻思想,实事求是,调查研究
实事求是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新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强调报纸虽是有阶级性的,但实事求是却是报纸的生命和灵魂。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真话,宣传真理,这是毛泽东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基本要求
1 实事求是是取得人民信任的基础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多次强调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取得人民信任的基础。毛泽东说:“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一切工作,我们的各项计划,从根本上来说,都不过是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只有我们为人民疾苦着想,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早在1959年,毛泽东同志看了新华社关于广东水灾的内部参考材料后,给胡乔木、吴冷西写下批语:“广东大雨,要如实公开报道。全国灾情,照样公开报道,唤起人民全力抗争。一点也不要隐瞒。……工业方面重大事故灾害,也要报道,讲究对策。”这反映出毛泽东对新闻报道要讲真话、要如实报道新闻事实的要求。
2 新闻报导要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
毛泽东同志深知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他主办的报刊和撰写的文章中,特别注意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1919年,毛泽东对改进《湖南通俗报》发表意见说:尤其要根据事实说话,不可专谈空洞大道理。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指出:“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哄’。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在这里,毛泽东反复强调“用事实说话”,并把它作为《政治周报》的工作原则,实际上也是所有革命报刊的工作原则。
毛泽东强调报刊工作必须求真求实,以此作为报刊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1931年,毛泽东对《时事简报》怎样做到尊重事实、维护真实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他说:“严禁扯谎,例如,红军缴枪一千说有一万,白军本有一万只说一千。这种离事实太远的说法,是有害的。《时事简报》不靠扯谎吃饭。”。真实是新闻的根本,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在新闻报导上的一贯主张。1942年2月,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对于报刊工作者,毛泽东要大家“力戒空谈”,要“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之叙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对于反革命派宣传的辩论。”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提出“各地打仗缴枪,缴一支讲一支,不报虚数。我们曾经有一个时期分对内对外,内报一支是一支,外报一支是两支。现在我们专门发了这个通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支为一支,两支为两支,是知也”。毛泽东这一讲话成为党内外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准则。
3 要全面正确地报道事情的真相
实事求是要求报道出来的东西是真实可靠的,不是胡编乱造的。
实事求是要求报道准确无误。概念、判断和推理都要恰如其分。毛泽东十分注意事实的准确性,在延安时,他曾发现新华社编发的一稿中有误,便立即去信,指出某名流“似在渝不在沪。是否有错,请加考查。”。对于数目准确与否问题,毛泽东更是极端重视。对报纸文字差错,他建议:“报上有了错字,就把全报社的人员集合起来,不讲别的,专讲这件事,讲清楚错误的情况,发生错误的原因,消灭错误的方法。要大家认真注意。”
实事求是地进行新闻报道,也是新闻本身的要求。1919年12月,毛泽东在北京筹建了“平民通讯社”,从当月22日起,通讯社开始向京、津、沪、汉等各地报馆发稿,每日发m新闻稿件多达150余份,毛泽东要求每份稿件都要做到真实可靠,符合实际,还亲自撰写或审定。“平民通讯社”的新闻稿件迄今保存的有10篇,均为当时重大事实报道。正是因为其事实确凿,才对湖南“驱张”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平民通讯社”极其珍贵的原始稿件也因之成了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
4 实事求是是对每个共产党员的要求
在1945年4月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指出:“讲真话,每个普通人应该如此,每个共产党人更应该如此。”他说“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什么是偷、装、吹呢?毛泽东解释为,“偷”就是偷东西,叫做抄袭,是不诚实的表现;“装”就是装样子,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道不要紧,知道得少也不要紧,知道多少就是多少:“吹”就是吹牛皮,“不要吹,就是报实数,‘实报实销’。”毛泽东还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讲真话,不说假话。他说:“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的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
二、调查研究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最好方法
毛泽东认为,在新闻报道中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认真地做调查研究。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观点。他指出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必须如实反映客观实际,而调查研究则是认识和了解实际的必由之路。因为新闻报道是调查研究的结果和产物,离开了调查研究,新闻报道就容易出现主观性、片面性,甚至歪曲事实,产生错误,贻误革命工作,从而把群众引上邪路。毛泽东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他历时32天,走了湖南5个县实地调查的结果。1930年10月,毛泽东利用战斗间隙,进行了“兴国调查”。后来因为敌人的进攻,有些本来要调查的内容,如儿童和妇女状况、交易状况和物价比较、土地分配后农业生产状况、文化状况没有来得及调查,所以说“我们的调查会只得结束。”
对于新闻工作者,毛泽东要求他们要“迈开两脚”,学孔夫子的“每事问”,要扎扎实实地做调查研究。1958年1月15日,毛泽东在对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谈话中说:“报社的人应该经常到下面去,呼吸新鲜空气,……下去又做工作,又当记者。不要长住北京,要活动一些。要经常到外边跑一跑。”他还曾尖锐地指出,跑衙门是跑不出名记者来的。他还提醒记者下去采访“不能人家说什么,你就反映什么”,更不能“看到好的就认为全好”,“看到坏的就认为全坏”。要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事物,避免人云亦云。1942年2月。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不调查、不研究,提起笔来‘硬写’,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他反复叮嘱:“记者头脑要冷静。”对遇到的问题要有分析,要有正确的看法和正确的态度。调查要面向实际,面向群众,不能“唯书”、“唯上”,防止片面性。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闻事实进行符合实际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分析选择,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从而做到实事求是。毛泽东对调查研究的多次强调,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的具体体现。为此,《解放日报》还专门发表了《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社论。1942年3月8日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毛泽东的这一题词,为《解放日报》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打下了基础。
什么样的调查才算合格的调查呢?1941年9月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的讲话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就有同志要问:‘十样事物,我调查了九样,只有一样没有调查,有没有发言权?’我以为如果你调查的九样都是一些次要的东西,把主要的东西都丢掉了,那么,仍旧是没有发言权。”这里,毛泽东不但强调了“调查”与“发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而且指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条客观认识事物的路线,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认识事物要有科学的、正确的方法。调查研究实际上也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过程。记者通过采访,掌握了大量材料,然后再经过头脑的加工制作,就是对事实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主观认识过程。我们常说“能否抓住新闻”,实际就是能否抓住主要矛盾及构成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反映事物本质的新闻才是符合真实性的。所以,没有调查、或者没有深入的调查,就不会有准确可靠的报道。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为我们今天新闻工作者的调查研究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三、实事求是报道中的灵活性和策略性
毛泽东非常重视新闻的真实性,但作为政治家,他深知同一事实,不同的新闻选择,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所以,他主张通过报道真实的事实来形成于己有利的舆论,以服务于现实斗争的需要。1946年9月,毛泽东在《宣传一定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一文中指出:“在解放区军民中,目前的中心问题不是对美蒋的幻想问题,……是能否胜利与如何取得胜利,尤其在失了一些地方之后大家很关心。因此我们的文章与新闻立论之重点,不是说敌人如何压迫,如何凶狠,而是要解释敌人虽有二百师兵力,虽有美国援助,虽已经占去一些地方与还可能占去一些地方,但是有种种条件我军必胜,蒋军必败。”从而指明了报纸行动的方向,《解放日报》等报纸也因而起到了澄清群众中的悲观思想、鼓舞军民斗志的作用。
毛泽东还多次强调,新闻报道要根据客观情况,不同时间、不同历史阶段宣传的内容、倾向应有所区别。切不可千篇一律,以不变应万变。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就曾指示我党的新闻工作者,“描写美蒋怎么厉害,怎么凶,这在七月以前是必要的,七月以后则不但不必要,且有副作用了。”也就是说,时间变化了,形势不同了,宣传的内容、调子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1946年,国民党与中共签订停止军事冲突的协定后依然蓄意发动内战,不时制造军事磨擦,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指示“从23日起,磨擦消息暂行停止广播,惟报上仍可登载一部分。”后来和平无望,便要求“从现时起,凡各地蒋军向我进攻之消息,均请发表,并广播;因蒋口头说停战,实际在作战,我应发表新闻予以揭穿。”从而彻底揭穿敌人阴谋,取得了争取民心、对敌斗争的主动权。
所以,新闻报道工作不是“有闻必录”,而应选择事实以传播新的信息,宣传党的主张,为人民、为革命服务。
关于实事求是的毛概论文参考篇二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
摘要: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共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但科学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本文主要是就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邓小平,实事求是,继承发展
作者简介:方官印(1983―),男,河南濮阳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共党史专业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及其规律研究。
一、毛泽东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我党在指导方针上转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表明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也标志着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初步运用。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P801)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国化的新创造。通过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把全党思想真正统一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才有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此在全党得到确立。
但是建国后,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仍然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以及毛泽东的认识错误,林彪、“四人帮”这些野心家的别有用心,我国爆发了“文革”的十年内乱,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文革”结束后,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强烈地要求认真进行拨乱反正,而最根本的是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为彻底清理和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是当时党中央的主要负责人却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在这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紧要关头,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远见卓识和伟大气魄,最早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2](P114)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真理标准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就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思想路线作了准备。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其中,邓小平的突出贡献就是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把它纳入党的思想路线之中,并强调从解放思想中去实现实事求是。邓小平深刻地阐明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统一性,即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三、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由于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1980年2月,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完整的科学概括,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3](P278)同时他又强调指出:“我们贯彻这条思想路线,就要反对教条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离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没有根,没有方向,也就谈不上贯彻党的思想路线。”[4](P278)邓小平非常重视党的思想路线要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他认为,有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我们党就能够制定和贯彻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制定和贯彻对于党的命运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党的十二大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如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实践标准”作为思想路线的一个新的完备的理论形态。
虽然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探索是没有尽头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唯有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有所创新,有所作为,也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业绩,从而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加民主更加富强的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
[2][3][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