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号返回地面心得体会观后感 神舟11号返回心得感想

2017-05-14

为使神舟11号飞船返回着陆的机会尽可能地多,着陆场应选在飞船运行的船下点轨迹尽可能多圈次通过的地域,阿木古郎草原也符合这样的条件。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神舟十一号返回地面心得体会观后感。

神舟十一号返回地面心得体会观后感 篇【1】

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中国踏上航天新征程。载人飞行、探月工程、空间实验,新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人用一次次突破,远征浩瀚星辰。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短短视频,记录了中国航天征程的节点,也共振着国人欢呼雀跃的心跳。“如果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个人如此,国家更是如此。“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从古人的浪漫追梦,到今天我们不断圆梦,有梦想又脚踏实地的中国前途无量。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16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

武平表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

我国在轨卫星数量仅次美国,发射频次和数量近几年爆发增长。

卫星数据方面,截至2016 年9 月11 日,全球共有1535 颗卫星在轨运行,其中我国在轨卫星数量为173 颗,仅次于美国。“十二五”期间,我国共计发射中外航天器138 颗,其中2015 年全年发射45 颗,卫星(航天器)发射频次和数量均呈现爆发增长。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年均发射数量将达到30 次。

神舟十一号返回地面心得体会观后感 篇【2】

“各号注意,1分钟准备,50秒,40秒,30秒,20秒,10,9,8,7,6,5,4,3,2,1,点火”。听着洪亮的倒计时,我的心激动得一直不能停下来,终于神舟十一号起飞了,在2016年10月17日17时38分,神舟十一号在13亿中国人的期望中顺利地起飞了。

我和爸爸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望着屏幕,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经过四次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目标飞行器与火箭分离)等步骤,神舟十一号终于进入对接轨道,它将与在9月份发射的天宫二号对接,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太空。

听爸爸说,神舟十一号只是一个步骤,一个中国建立太空站目标的必要步骤。神舟十一号一个小型简易空间实验室,以交会对接技术为核心任务,由于在轨时间较长,也将承担一些观测等方面的任务。“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那时他们重点突破再生式生命保障、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等关键技术,同时开展一定的科学应用,2020年前后发射的中国空间站定为“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我们想想看,南极咱们有3个站了,北极咱们要有一个站了,深海咱们7千米深潜器已完工,月球的大家都知道,火星的研制中,可能和俄罗斯联合搞吧……一个都不能少!存在就是利益,这都是为子孙后代争夺未来的生存空间!所以神舟十一号的发射成功,是为中国之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中国将在这些基础上更加进步,繁荣。

神舟十一号意义非凡,这是中国人飞天梦想的继续延伸。“神舟十一号”已成为另一个象征,表明中国通过几十年经济繁荣的财富积累,国力提升,能集中力量发展航天事业,在一度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技术领域开始缩小差距。

无垠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在人类探索太空的事业中,中国理当有自己的贡献。中国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获益的是全球。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同时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更多科学知识,将来有机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神舟十一号返回地面心得体会观后感 篇【3】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早晨7点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神舟十一号”飞船主要任务为:

一、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二、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三、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的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