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与信任》读书笔记

2017-01-13

《诚实与信任》是相辅相成,我们只有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才好开展工作。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诚实与信任》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

《诚实与信任》读书笔记篇一

今天第一节听了张秀华老师的《诚实与信任》受益匪浅,佩服之情油然而生。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老师管住了自己的口。35分钟的课堂,老师讲话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我估计了一下也就十句左右,句句掷地有声,如在关键处点拨、恰当地过渡等。

2、全面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两次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有两个小组的成员到前台汇报。从两个小组的汇报情况看,学生能比较大方地站在台上,组长能对本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学生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代替原来老师所讲的繁琐的一问一答式的话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如:“我们小组汇报完毕,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我来给XX同学补充。”“我来给XX同学提个小意见,希望下次你读书说话的声音能高一些。”“我想提问一下你们小组,为什么要留下字条?”“谢谢你的回答,我很满意。”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让听课的我都有想要发言的冲动。

3、前置性学习效果良好。听了张老师的课后,更让我感到前置性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学生把预习搞好,课堂上才有话可说,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可谓发挥地淋漓尽致。特别是在“字条该留不该留?”“交流关于诚实与信任的名言警句”“学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三个方面,学生敢于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感受,那种强烈的表现欲深深地感染了听课的每位教师。我想,如果学生没有做好前置性学习的话,这样精彩的课堂从何而来?

4、和老师们探讨个问题:

(1)学生在补充问题时,是在小组汇报完毕后补充,还是在小组某位同学汇报完一问题后补充?

(2)汇报时是否应侧重一下朗读?是否应该结合关键词句来体会?

赵春娟:

今天听了张老师的课,感到非常惊喜。没想到我们在星期天学的生本教育理念,张老师演绎的这么好。

一、前置性学习到位。

在周日的学习中,了解到生本教育的前置性学习,感到很不错。没想到,今天张老师班里就已经布置学习预习提纲。孩子们在预习题纲的引领下,有自学到小组交流,再到全班汇报。因为学生有了充分的预习,所以无论是小组汇报,还是全班汇报,都能有话可说,积极性当然很高。所以,前置性学习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二、小组合作任务明确。

在小组合作中,我发现,孩子们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特别是小组长能主动积极地分配任务,并有条不紊地指导发言、讨论。这一点,训练的不错,值得我们学习。还有分工后,孩子们能模拟回答,互相补充,真正做到先做再学。

三、先做再学,以学定教。

张老师不仅体现了先做再学的理念,在汇报中张老师还能善于捕捉孩子们发言的焦点。如在教学中,当学生提出“为什么环顾四周,没有人,还要留下纸条?”针对疑问,张老师再次组织二次合作“这个字条该不该留?”,做到以学定教。而这也是引发学生道德观的关键问题,适合探究。

四、真正放手,实现自主。

在教学中,我们明显看到,教师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整节课中没有繁琐的讲解,做到了少说不说。在教学环节上,也让学生讨论交流,自主创新。在最后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时,孩子们的发言也让我们感到惊喜。这就是自主课堂下的学生,真的给了我们惊喜。

改进的地方:1、汇报机械,不自然,没有内化理解。学生的回答大多比着课下的笔记念,很机械。2、小组汇报,形式不活泼,缺少与下面同学的互动。(当然,这是理想下的)3、生本教育下的课堂,需要教师很强的判断能力,及时作出判断,并引导学生讨论,捕捉探究的契机。

《诚实与信任》读书笔记篇二

今天,我们学了诚实与信任这一课。当我们学到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我非常敬佩作者,又有点疑惑,因为作者明明就可以趁这个大好机会偷偷溜走,但是作者却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留下了姓名和电话。如果换做是我,就算在有人的情况下,我也会偷偷溜走的。

这时,我想到了几个月前的一件事: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吃饭。有一道菜端上来时还在用火烧着,我就很好奇,我不停地用嘴去吹那个火,我越吹越好玩儿。就在这时,火突然灭了。我开始害怕起来,如果被人注意到,那我不是完蛋了吗?所以我没敢说。但最后,我还是安然无恙的走出了这家餐厅。我把我的经历和作者的比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学过了《诚实与信任》这一课后,我知道了诚实与信任是人多么重要的品格,我很羡慕作者那么诚实,那么值得被别人信任,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学生,要时刻记住:诚实重于珍宝!

《诚实与信任》读书笔记篇三

这是一个关于诚实与信任的故事,说的是在一个能见度很低的深夜,作者开车把一辆小红车的反光镜撞坏了,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作者在小红车上留下了可以联系自己的纸条,后来,小红车主自己把车修好并打电话来感谢作者的事儿。

读到这篇文章,我就想到昨天发生的事:事情是这样的,数学试卷发下来了,我一看全对,好开心,突然我瞥见同桌的试卷有一题错了,但他的答案却和我的一模一样。仔细一看,原来这题我也做错了,但老师没看见。于是我便举起了手,老师问:“什么事?”我说:“老师,我有一题批错了。”老师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