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创业故事
摆地摊,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薄利多销,靠着骗人赚钱的勾当,但是认真去做,地摊也会带来巨大的创业财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摆地摊创业故事相关内容。
摆摊创业一天赚500元易实现
2元的地摊,练摊一天赚600
姨妈家的表姐,昨晚跟我QQ聊天,说了她最近的情况。表姐是大学本科中文系毕业的才女,毕业后上了两年的班,后来自学了计算机制图,但是并没去上班,她后来看人家摆地摊很赚钱,就毅然的辞职摆起了地摊。她的举动在老家人看来根本就是不可理喻,因为好不容易读到大学毕业,却摆起了地摊,这样子不是丢人吗?姐承受了很多压力,很多风言风语,有人甚至当面嘲笑她,这些她都忍了,她跟自己说,要努力做出样子给人看。
姨妈也不同意,但是没办法,姐下定决心去做,于是买了电动三轮车。一开始做的是小饰品,就在我们盐城当地的招商场进货,从一开始一天不开张,然后一天卖出6元都狂喜,到后来一天赚一两百,再到摆摊2年后的现在的一天平均赚600-1000。后来表姐看卖服装赚钱,就去常熟进服装,服装的利润比较高,一般都是一半以上的利润,但是也有风险,压货较多,后来去年,姐跟我说,她看人家卖2元店的很赚钱,她想全部把货清完,只做两元。
说做就做的姐姐,年后就把去年的货清掉,全心全意做起了两元摊。姐说,昨天两个摊位,一天卖了1400多,利润是百分之四十几,也就是昨天毛利赚了600.姐说,她想把她爸妈带出来,然后自己开家实体门面,到时候她要考虑生孩子的事情了。姐以前上班的时候一个月4000的工资,现在她说想去摆摊的时候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大概算下来一个月最少收入1万多。
我知道姐跟我说的是保守数字,但是摆摊没有她说的那么轻松。冬天的时候冷得要命,姨妈的脸上都是冻疮。夏天的时候,热的半死,姐从一个娇小姐,变成了一个黑黑瘦瘦的丫头。不管怎么样,姐坚持她自己的路,现在总算看出头了,姐在盐城买了房,去年也已经装修了。姐跟我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坚持下去,肯定有收获的。
贫困大学生从摆地摊到身家千万
十年前,他站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男生寝室楼门口,夜色越来越浓,回寝室的学生们开始变少,瞅着地上一摞摞袜子,他还是决定再等一等。站在雪地里两小时,浑身冻透,他差点儿就决定再也不受这份罪了!
当然他没有。他就是辽宁省创业典型——马孝慈,是多家公司的总经理、天使投资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创业导师。在绝大多数人眼中,马孝慈还是个神秘的新晋富翁。确实,关于他的消息少之又少,若不是7月22日,在皇姑区举办的创新创业报告会上成为报告人,恐怕没有多少人会了解年仅29岁的他,为了自己的创业,曾经闯过多少关,迈过多少坎。
家中贫困 亲戚凑钱帮上大学
河南兰考?
2004年,18岁的马孝慈刚考进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老师瞅着这地名问“贫困县?”答,是的。
你家条件怎么样?爸妈都是农民,家里除了我,还有三个弟弟……实情,马孝慈需要通过勤工俭学来解决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挺乐观的,马孝慈不讳言自己的贫苦出身,马孝慈家中兄弟四人,高中就是他勤工俭学读下来的。
当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时,父母百感交集,他们必须得低下头向亲戚借钱才行——马孝慈清楚地记得,5天里父母亲询问了多位亲戚,共借到3000元。没银行卡,马孝慈把这借来的3000元钱纸包纸裹,绑在身上,坐上火车,奔赴沈阳。
为免费餐 早起去小餐店打工
大学附近有很多物美价廉的小餐馆,马孝慈刚入学就发现了一家,每笼小笼包卖2元钱,吃得很饱,很受学生欢迎。
马孝慈跟老板商量,每天早上来帮忙,把他吃的那笼免单就行。老板同意了。
此后马孝慈每天早上比其他同学早起两个钟头,来早餐店跟着忙活。眼看着小店坐不下顾客,马孝慈跟老板商量,你每天早上把小笼包打好包,我往寝室送,你看行不。
那必须行啊。双赢,老板1.5元一笼卖给马孝慈,马孝慈往各个寝室送,给同学们送到嘴边,卖2元,同学们更加方便,还省得走路了。每个早上马孝慈都赚个几十元钱,刚入学就能解决自己的生活费了。
从点到面 覆盖所有高校网络
2004年冬天,是马孝慈从河南兰考来到沈阳念大学的第一个冬天,他的右耳被冻伤了,至今有时冬天还会发作,耳朵上留着明显的印记,但他说那天卖出20元钱的袜子,觉得很值。
这是马孝慈在沈阳的初始版,一个河南来的大学生,早上卖小笼包,晚上在食堂门口,寝室楼门前摆地摊,卖日用品,赚取生活费和学费。
等顾客上门太被动,马孝慈决定背着袜子,一间间寝室推销,销量的增长立竿见影。而且,他一些学生也想跟着他卖袜子。
马孝慈顺势在每个寝室楼,选一个寝室,作为一个经销点,他负责配货,这个寝室负责该宿舍楼的销售……每6双袜子原本才赚2元多,但迅速覆盖航空航天大学每个宿舍楼,到2007年前后,马孝慈的“袜子经销点”已覆盖沈阳每所高校的全部宿舍楼,马孝慈俨然是个批发商了。
买车买房 促成2万人次兼职
上了大三,大四,同学和老师们,都逐渐看到马孝慈的小成就,在大三时,他买车,大四就买了房子。大学期间促成2万人次兼职。但马孝慈也遇到了困难——从1个人,到团队。管理团队的问题很棘手,难以解决。
有了团队,事情不像自己单干时那么简单——这期间马孝慈认为获得了最多的成长,“开学时带领团队卖日用品,放假时带领团队卖东北特产,平时卖U盘,队伍壮大了,问题也来了,有的人驾驭不了,我提出的思路人家不赞成……”在这期间马孝慈完成了关于“合作”的深刻思索。
转换身份 主动给别人“打工”
2008年,也是大四那年,他的电子商务商业创业项目顺利经过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审核,拿到YBC创业扶持资金,成立了沈阳尚沃商贸有限公司。
可谁也想不到,2011年,在圈里小有名气的马孝慈又转战到一家知名地产公司去做董事长的秘书,马孝慈解释到:自己还是缺乏在大公司打磨的经验。
从2011年到2014年,马孝慈先后得到机会,在两家知名上市公司做高管,年薪收益近百万元。
都以为他能满足于丰厚的年薪,2014年,马孝慈又不干了,原来他又嗅到了“物业”的商机。
目前,他主导的创业公司纳税共计300余万元,带动就业1000多人次。
新浪程序员转行摆地摊,月入数万
新浪PHP程序员转行卖水果,征途游戏程序员转行卖烧饼,北京五道口西少爷肉夹馍……越来越多职场人士转行,去卖水果、烧烤摊、夜宵摊,据说都是月入几万,走上人生巅峰。
而这行的真实状况究竟如何?
家里亲戚做早餐摊和夜市,我对于这行有一些了解。
表哥和表嫂属于进城务工人员,一开始在大学食堂工作,后来机缘巧合进入“黑暗料理”界。由于我们关系很好,所以我比较了解他们的业务模式。
业务范围:
1.早上卖油条,包子和粥,顺便带着茶叶蛋。
2.晚上卖炒饭。
经营地点与客户:
大学周边,主要客户群就是大学生们,
夜里就是卖给网吧的包夜屌丝们。
人员配备:
表哥(主厨),表嫂(收钱,送外卖),姨妈(打杂)
营收情况:
大致在25W左右一年。
由于属于“流动大军”,一直被城管“追缉”,后来时间长了,和地头方面混的比较熟以后,每年“上贡”2W,获得了固定摊位。(有些摊位会和一些店铺签订协议,每月交一些管理费,租用店面前的空位。)
都是家人,所以没有工资。
真实情况
异常辛苦
一开始,家里做早市和晚市。早上四点多必须起床,因为需要蒸包子,做早市的准备。因为要炸油条,夜里必须起床发面,连续睡眠时间基本不超过4个小时。早上6点出摊,早上10点半收摊,回家以后可以睡到下午,然后还要去菜场进货,为晚上的炒饭做准备(烧饭,剁菜,洗菜)。后来实在扛不住了,就放弃了早市,改做中午和晚上两顿,但也是辛苦非常。
真的赚钱?
一直都有很多传言说,这些生意非常赚钱,几年买房,几年买车。我想说的是,这个行业相对于这些城市打工者收入来说,的确是赚钱的,但是赚的真是血汗钱!而且简单的把账单细分下来看,其实收入和付出也不一定能够成正比。
家里这个小摊子,表哥和表嫂加上姨娘,一共三个人,划下来,每个人一年的收入在8W左右,这个收入水平,在社会上来说,只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更加重要的是,这个收入很不稳定,基本年年都要看政策,说不定哪天城管大军就直接把家伙就端了。(还有一段时间传言,提供主要客源的那个大学,居然要把这个校区卖了,搬到郊区去了。)这样的生意,是很难看到前途的,最好的结局就是存一笔钱,然后盘一家店,做正经生意去,但是知易行难。所以基本就是做一天看一天的节奏。
隐形付出
姨妈已经做过两次手术了,都是由于劳累过度,胆囊出了问题。由于属于进城务工人员,前几年都没有医保,身体出了问题都是自己负责。个人也没啥 意识去买保险。
作为一个淳朴的农村女性,她一心想帮儿子打理事业,即使手术后医生嘱咐不要过度劳累,她也还是继续每天起早贪黑的给儿子媳妇打下手,就为了省一点人工费,也不想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白吃白住。
嫂子也由于劳累过度,做了手术。表哥的衰老程度,也是基本可以用肉眼看得出来的。
也会有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比如和另外的炒饭摊子为了抢生意发生身体冲突。别的摊子雇佣社会闲散人士(多为老乡),打砸我们的摊子,表哥头上缝了5针。
所以我真心觉得,世上什么都是有价值的,任何生意,总的来说都是等价交换的。不要只看到隔壁的农民小伙,做了生意,买房买车,其实背后他们交换了很多外人看不到的。
早市,夜市这样的生意,对于本来收入就不是很高的进城务工人员来说,算是一个很好的工作。但是,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现拥有一份稳定收入的广大在职员工来说,也许并不是那么容易玩得转的。
暴利神话,从何而来
江湖上,摆地摊的暴富神话不绝于耳,难道只是路人艳羡后的盲目猜测?还是这些“富”了的小老板们的自我宣传。别人我不太知道,但是我从我表哥一家的案例,倒是可以窥知一二。
话说,表哥赚钱之后(相对于以前在大学食堂每月1500的工资),就给家里买了房子(是我另外一位姨娘转手给他的,半卖半送。)整个人都精神了,有自信了。以前一大家子里,就数他们这房收入比较差,但是自大做了生意以后,他们开始主动的“显示”自己的财富(我想这可能是出于其多年的压抑之后,他的一种反击)。这种心理非常微妙,但也无置可否,我们都很理解他,人之常情么。
表哥表嫂姨娘回老家的时候,特地给姨娘打了金耳环,带了金手镯。回到老家以后,姨娘常常有意无意的说起他的儿子在城里做生意,赚了钱,每年能够落十几二十万。(这个时候,所有的收入都算在了表哥的头上,嫂子和姨娘其实都没有工资,每天就是吃点摊子上的东西过日子。)
写到这里,相信大家都能够脑补到,当同乡们听到这个数字以后的心理躁动和渴望。于是今年,听家里人说,老家的几个远方亲戚也都准备来这里做地摊,希望表哥帮衬一二。
做地摊的人,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较低,在进入这个行业,得到一笔财富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心理,希望得到周围别人的认可,这和大多数人在成功之后希望跟别人分享的心情一样。他们不会计算什么叫做隐形付出,什么叫做 “闷声发大财”,很多时候他们反而会带着跟多的“小伙伴们”,进入这个行业。这种现象,产生那样暴富的传言,也不足为奇了。
摆地摊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1.摆地摊创业故事两篇
2.两个摆地摊创业致富故事
3.退伍回校的学生摆地摊创业故事
4.摆摊成功创业案例分享
5.一个业务员成功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