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政府工作报告

2017-06-05

中山市位于中国华南,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属于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山旧称“香山”,因境内五桂山多奇花异卉而得名。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山政府工作报告,希望可以帮到您。

中山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的五年,是宁海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资源要素严重制约,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团结奋进,克难攻坚、主动作为,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并圆满完成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323.2亿元,年均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连跃30、40、50亿元三个台阶,达到50.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6亿元,年均增长21.8%;固定资产投资120.6亿元,年均增长1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亿元,年均增长18.6%。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从71位上升至61位。获得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称号,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省旅游经济强县、省科技强县、省文化先进县和省体育强县。特别是经过十年努力,成功申请设立“5·19”中国旅游日,宁海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大力实施工业创业创新翻番工程,工业经济综合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全市首位,工业总产值从308亿元跃升至705亿元。加快培育大产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6+6”产业快速发展,拥有国家级产业基地4个,3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5个。加速发展大企业,产值上亿元企业达到83家,20亿元以上企业3家,50亿元以上企业1家,两家企业成功上市。加快构筑大平台,着力推进“二区八园”产业基地建设,五年来实现开发面积6.2平方公里,入园企业212家。谋划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制定海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宁海三门湾区域开发上升到市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提升行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8%,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家,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64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19项,成为全国县域商标发展百强县。大力实施服务业提升发展倍增计划,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达到105.4亿元,年均增长12.1%。物流园区、城市商圈等服务业集聚平台加快打造。汽车4S店、总部经济、会展节庆、楼宇经济、科技信息等一批新型业态加速涌现。金融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从36家上升至72家,人民币贷款余额从135.4亿元跃升至445.8亿元。休闲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景区景点开发扎实推进,旅游要素逐步完善,宁海温泉、前童古镇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景区,旅游总收入从9.1亿元增加到62.8亿元,年均增长47.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全省率先成立“土林地银行”,60%以上的土林地实现流转,培育形成7个万亩以上特色农产品基地,海水养殖面积保持全省第一,农业增加值达到34.6亿元,年均增长5.6%。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获得中国蛏子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和浙江枇杷之乡等称号。

城乡统筹成效显著。启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切实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大手笔推进中心城区建设,2011年城市建设总投入61亿元,累计达到186.8亿元,是前五年的2.6倍,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56%。加快推进城市六大功能区块建设,一批填补宁海城市功能空白的项目相继开发,金融中心、科创中心、会展中心等项目扎实推进,世贸中心全面建成。大力度推进旧城旧村改造,2011年完成城市拆迁63.5万平方米,累计达到156万平方米,是前五年的4.5倍。建立“先建设、再安置、后拆迁”城市改造新机制,启动建设30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形成较为完备的城镇规划体系,编制完成新城市中心区规划,修编完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深入开展“两违”专项整治,启动实施“排堵保畅”三年行动计划。大格局推进区域统筹,交通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甬台温铁路投入运行,枫槎岭隧道提前通车,甬临线改建工程全线推进,农村公路网基本形成,“一环八射三纵七连”大交通体系加快构筑。水利建设切实加强,全面启动五大溪流和山塘水库整治,全面完成蛇蟠涂围垦,基本完成下洋涂围垦,推进3座中型水库改造,日集中供水能力从15万吨增加到24.5万吨,全县35万人喝上网供优质水。城乡电网加快建设,新建扩建11座110千伏以上变电所,成为全市首批省级新农村电气化县。大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巩固提升“两化”活动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两美”行动,着力推进农房“两改”,大力开展新农村示范带动、中心村培育、村庄整治活动,累计建成93个市县级全面小康村,环境整治村实现全覆盖,新建改建农村住房面积109.3万平方米。大幅度提升生态建设水平,累计投入97.9亿元,开展50个生态环保工程建设,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17个。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八大专项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和有序用电,完成“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和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同时,随着城乡建设的全面加速,建筑业得到长足发展,2011年产值达到54亿元,是2006年的3倍。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创新完善园区开发、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体制机制,推进西店卫星城市改革试点工作,完成公务用车改革,全面推行公务消费卡制度。着力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全面实施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建立完善阶梯式水价、差别电价制度。着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导入BT、BOT投融资模式,建立总金额达2亿元的创投基金,成功发行12亿元城投债。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探索推行“四权一房(船)”抵(质)押贷款,农村金融指导员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着力推进民生事业改革,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义务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成立国有公交公司,全面推行公交IC卡。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文具示范基地,2011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2.8亿美元,年均增长18%。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欧洲、香港等地专题招商活动,组织首届海洽会宁海专场,实到外资累计达到3亿美元,高端研发项目、服务业项目招商取得重大突破。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国际友好交流城市达到3个。实施返乡创业工程,大力开展乡情乡谊联络,推动产业回归、技术回流,共引进回归项目50个,总投资近30亿元。

人民生活较大改善。每年提出并办好民生实事工程,着力推进统筹城乡的“新五网”建设,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改善,累计完成民生投入86.6亿元。立足于“学有所教”,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累计投入6.9亿元新建正学中学、星海中学等9所学校和修建改建101个校舍项目,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减免中等职业教育学费,全面实行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初升高比例、高等教育录取率分别提高到98.1%、89.9%。立足于“劳有所得”,成功创建充分就业县,大力发展农村来料加工点,城乡居民收入逐年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3045元、14757元,年均分别增长12.4%、13.5%,高于GDP增速。立足于“病有所医”,扩大卫生资源总量,建成妇保院迁建工程,开工建设第一医院住院楼迁建工程,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基本形成城区10分钟、农村20分钟的医疗卫生服务圈。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扩面提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5%、98.3%。立足于“老有所养”,切实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养老制度全覆盖,逐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建立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制度,92%的社区和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兴华老年公寓和甬家乐养老养生俱乐部。立足于“住有所居”,在全国率先建立“六房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建成全市首个限价房项目,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27.5万平方米,解决1551户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大力发展文化体育计生等社会事业。文化建设成绩斐然,被评为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中国婚嫁文化之乡,十里红妆婚俗、泥金彩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前童、许家山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完成8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连续两年举办国家级体育论坛活动,启动运行全国首个县级休闲公共自行车系统,建成全国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总里程数达到500公里。人口计生工作切实加强,出台“1+7”政策措施,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扎实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

社会管理全面加强。深入推进“平安宁海”建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拳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全面建成公共安全动态监控系统,成功破获全国首例全环节“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开展打击整治“日日会”专项行动,民间非法融资得到有效遏制。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建立重大事项维稳风险评估制度和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妥善处理群众信访问题,“老何说和”成为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十大样本之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建成基层安监站所,三项指标逐年下降。重视权益保障工作,扎实开展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启动“六五”普法工作,顺利完成两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

自身建设扎实推进。切实提升政府服务发展能力,积极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1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制定落实一揽子政策措施,连续开展一线服务企业系列活动,累计为企业清费减负达13.1亿元。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建立担保转贷机制,大幅度提高县担保中心注册资本金,累计为企业提供担保和应急周转资金46.6亿元。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认真开展“三思三创”、“学余慈、争进位”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深化政府“谋划、策划、规划、计划”的“四划”理念和“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的“四实”作风,大力推进模拟审批、联合审批,建成运行企业信息信用共享平台。坚持主动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重大事项,实行政府领导领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和听取意见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健全反腐倡廉惩防体系,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五年发展的成就来之不易、令人鼓舞,发展的经验弥足珍贵、影响深远。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争创新优势,在严峻挑战中实现新跨越!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全面,举措更加有力!只有坚持敢闯敢拼、勇于担当,才能战胜各种困难,破解各种难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的各项决策才能得到群众的公认拥护,各项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配合支持!只有坚持目标一致、团结干事,才能不断形成强劲的发展合力,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不断推向前进!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不仅成功应对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保持了经济向好趋势和社会和谐稳定,而且危中奋进,取得了转型发展的重要成果,提升了宁海的地位和形象,凝聚了可贵的民心和民力,为今后的发展增强了后劲、奠定了基础。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县人民、外来客商和广大创业者,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一直关心关注宁海改革发展的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向驻宁部队、武警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宁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经济运行质态还不够优,资源要素瓶颈制约进一步凸显,集聚集约发展水平亟待提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紧迫而艰巨;城乡区域间发展还不够均衡,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仍需加快,城镇建设水平有待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中山政府工作报告: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宁海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转型升级的全面攻坚期。经过“十一五”以来的快速发展,宁海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资源优势不断彰显,尤其是海洋资源得天独厚、优势明显,三门湾区域开发开放其势已成、其时已至,这为我们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强劲动力。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和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增大,对宁海发展可能带来的潜在的、滞后的甚至是直接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加速把阶段性优势转化为长期性优势、现实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局部优势转化为整体优势,全面开创宁海科学发展新局面。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以及市委“六个加快”战略,紧紧围绕县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滨海生态县、打造人居幸福地”目标,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突出转型升级、城乡统筹、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和谐幸福,把宁海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城乡宜居、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幸福美丽新家园。

新一届政府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超过64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9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和1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7%。中心城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3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61%,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要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出“五条新路”,力争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创造新经验:

一是坚持走出一条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积极构筑转型升级新板块,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品牌效益农业,大力推进产业向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以技术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以集群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搭建转型升级新平台,“二区八园”产业架构全面成型,企业高度集聚、快速发展并形成集群效应,服务业“十大平台”初具规模,金融体系成熟完备、商贸会展兴旺繁荣、现代商务竞显活力。积极注入转型升级新活力,深化开放强县战略,大力推进招商选资,深入实施返乡创业工程,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天南地北宁海人”与“合心合力强宁海”的有机统一。积极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全面推进宁海三门湾区域开发,科学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切实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二是坚持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区域联动的新路子。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城市六大功能区块建设、六大节点改造、六大提升工程,建成新城市中心,基本完成旧城旧村改造,实现城市有机更新,打造一批地标性城市功能项目,全面完成“六城联创”,初步建成生态型宜居宜业现代化中等城市。深入实施“东崛起、北跨越、西统筹、中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发展规划共描共绘,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中心镇由“镇”到“城”的转变,推进小城镇综合开发、错位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风情小镇、经济强镇。

三是坚持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以生态标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施生态文明行动计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把宁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低碳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典型,促进产业共生互促、资源集约高效。开拓绿色市场消费需求,积极打造“大森林、大景区”,深入推进“千百十”工程,倡导形成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四是坚持走出一条文化强县、创新驱动的新路子。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相统一,积极构筑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坚持宁海服务人才与人才服务宁海相对称,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幅度增加人才工作投入,切实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创新引才用才留才机制,促进人才与产业紧密对接,把宁海打造成为区域性人才洼地,使人才成为宁海转型发展的核心优势。坚持自主创新与创业发展相促进,推进创投基金、创业基地、科技孵化、招才引智联动发展,实现创业成本最小化、创业效益最大化、创业配套便利化,以创业推动发展,人才牵引产业。

五是坚持走出一条富民惠民、和谐幸福的新路子。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民生事业发展布局,有效增加民生事业投入,办好衣食住行医教保等民生大事,着力解决上好学、就好医、出好行等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社会和谐程度,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县人民,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中山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承上启下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和宏观政策的新动向,准确把握宁海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稳中求进谋发展,进中求好促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考虑发展趋势和目标导向,建议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达到370亿元,增长 1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9%;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实现今年发展目标,要把握全局,突出重点,主要在以下八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一)转变发展方式,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更大进展

着力增创工业经济发展新优势。坚持实业兴县、工业强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规模上台阶、创新能力新突破、新型业态增活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550亿元,增长13.5%。大力实施“抓大壮小扶微”企业培育工程,推动民营经济素质提升、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不断增强内生动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优化企业扶持政策,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重点培育一批领军型、总部型企业。启动建设八大创业基地,大力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引导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做大做强、做精做优。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全力打造“二区八园”产业基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企业入园步伐,投入运行精品文具园,实质性启动生物医药园,加速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完成园区平台建设投入13亿元。加大工业投资力度,下大力气抓好技改有效投入,全力破解要素制约,开工建设50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工业投资40亿元。完善科技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公共服务三大体系,切实提升企业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能力,投入运行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加快推动国家“863”计划模具云制造服务平台重点项目建设。

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新亮点。深入实施服务业提升发展倍增计划,加快搭建“三主六副多点”服务业集聚平台,着力壮大“十大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1.5亿元,增长10%。全力打造旅游经济,放大中国旅游日发祥地效应,加快大温泉旅游度假区、上金国际商业文化广场、天河度假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精心办好第十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等节庆活动,完善旅游功能设施,进一步提升旅游的运动、体验、养生等功能,打响宁海休闲旅游品牌。积极打造物流经济,突出抓好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建设汽车4S店集聚区、进口设备集散中心和再生资源交易等一批专业市场,引进建材家居城、吴中汽配城等一批大项目,加速物流企业的培育引进和改造提升步伐。着力打造会展经济,抓好会展中心建设,谋划和举办好特色会展活动,培育引进专业会议、展览中介机构。继续大力推进金融产业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新引进银行机构2家,新建小额贷款公司2家,新增人民币贷款8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着力彰显现代高效农业新特色。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实现农业增加值39.5亿元,增长3.5%。推动产业布局向基地化转变,建设1个现代农业综合区、3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和9个现代农业精品园,完成1.1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化建设。加快打造“海洋牧场”,积极推进蛇蟠涂综合开发,大力开展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推动发展业态向经济生态一体化转变,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加快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推动经营模式向组织化转变,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物流平台,深化农超、农旅、农展、农餐对接,整合优化农业品牌,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营销体系。

(二)抢抓战略机遇,在海洋经济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

加大重点功能区块建设力度。按照“一核两湾十区多岛”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构筑海洋经济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宁海三门湾区域开发建设,形成较为完备的规划体系,谋划推进陆海联动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制定投资导向目录,提高准入门槛,在大项目建设、大框架拉开、大产业集聚上取得突破,开工建设1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联动推进宁海湾循环经济示范区、滨海新城和旅游度假区建设,构筑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基本建成游艇俱乐部。加快海岛保护开发,规划建设一批旅游岛、生态岛,推进岛屿深水岸线开发前期工作。

加快培育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启动海洋经济“蓝色引擎”,择优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扶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海洋服务业,巩固提升海洋渔业,全县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175亿元,增长14%。推动发展滨海旅游业,积极做好国家海洋湿地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启动三门湾旅游休闲度假区及胡陈港区域旅游开发工作。以创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为抓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深化潮汐能、太阳能和抽水蓄能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茶山风电场。

下一个页更多关于“中山政府工作报告”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