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note毕业论文格式
相关话题
毕业论文是对某项经验进行总结,并上升的理论高度写成的经验报告,而论文格式是为了凸显内容,让人更容易了解内容的要点,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endnote毕业论文格式,谢谢你的阅读。
endnote毕业论文格式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
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用endnote写的运营论文范文
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策略思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在话音/短信业务、数据和流量收入、内容服务、营销模式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受到的冲击,探索如何将传统的电信营销模式与互联网营销模式有机结合,依据电信运营商拥有的良好数据资产及开放基础电信能力、运营能力,深度参与到表层流量的经营中,并通过PaaS的合理能力开放,构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以运营商为主导的能力生态圈。
【关键词】运营商 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营销 云计算 表层流量经营 能力生态圈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网络革命,2.0成为了互联网领域革命的代名词,iPhone的到来带来了终端的2.0时代,社交网(SNS)的成熟标志着互联网2.0时代的到来,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则开启了电信由通信服务到信息服务的移动互联网2.0时代。技术发生变革,行业壁垒被打破,电信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电信运营商的角色正在由原来的通信服务商逐渐转变成信息服务商,凡是与信息服务有关的都有可能成为运营商的盈利点;其关键在于运营商如何整合行业中的上下游资源,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1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的冲击
1.1 对语音、短信业务的冲击
语音和短信业务一直是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今,互联网巨头、终端生产商正联合起来蚕食鲸吞这块蛋糕。在国内,米聊官方公布,截至今年7月底,米聊注册用户1700万;今年3月29日,微信注册用户过一亿;至今,新浪微博用户数超过1亿。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双向、即时、低流量、免信息费,有的还具有更强大的功能,如显示实时输入状态和Lbs信息、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等。在国外,谷歌之音(Google Voice)和FaceTime也正以VoIP的方式在传统话音领域强劲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视频、话音和短信在许多领域取代并旁路了电信运营商传统的语音、短信业务,并且往往只会消耗少量的网络流量。
1.2 对数据接入、流量收入的冲击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运营商数据接入比例及数据流量的大幅提升,但是所带来的数据接入及流量的价值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整体价值中的占比却呈下降趋势。
以中移动为例,2010年数据量同比提升112.3%,而接入收入仅增长49.4%,量收失衡带来巨大的成本及网络负荷压力。而中国电信2010年宽带流量是2004年的41倍,宽带接入用户数是2004年的4.9倍,宽带接入业务收入则仅是2004年4.6倍。这都表明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中正在日渐被“管道化”、边缘化。
1.3 对内容业务的冲击
移动互联网为内容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内容服务收入占比越来越大,而在该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运营商正面临来自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巨头和终端制造商的强力挑战。互联网巨头谷歌(Google)通过向手机厂商和内容开发者提供开源的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内置自身丰富的互联网应用,构建“免费移动互联网+广告收入”的后向收费商业模式,打造移动互联网的产业联盟。
终端制造商依靠“终端+OS+服务”而成为整个产业链的关键,在应用商店的数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所构建的“前后向收费模式”,使得在产业链中除运营商之外各方的利益都得到均衡和保障,成为应用商店(AppS)成功的基石。而运营商正因对内容服务的失控而离原有的产业链主导地位愈来愈远。
2012年1月中国应用商店应用数量及增长情况见图1:
1.4 对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冲击
移动网和互联网的结合,给用户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单一的语音交互发展到无时不在的个性化的信息交互;因而也导致了移动互联网业务模式的变化,业务不再是单一地提供网络能力,而变成“网络能力+信息内容+服务”。运营商无法再独家完成业务的提供,必须将自身的能力开放出来与第三方合作才能形成完备的业务全流程,“用户+运营商+信息服务提供商”将构成相互渗透的双边乃至多边的市场模式。运营商的收入也不再仅由用户规模来决定,而是与信息服务息息相关。
1.5 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的主要服务模式包括:
(1)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如:Amazon;
(2)PaaS(平台即服务),如:Google App Engine;
(3)SaaS(软件即服务),如:Salesforce。
在云的模式中,计算能力资源放在云端,资源具备弹性化、池化、虚拟化和分布式共享等能力,用户由客户端或界面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源或实现信息交互,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付费。
移动互联网的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正在按云的模式部署,许多业务也正在按云的模式实现,用户透明地调用各种能力资源成为可能,技术变革的结果导致运营商正在成为提供底层流量传输的“管道提供商”。
2 移动互联网的运营策略
2.1 营销模式和商业模式
传统媒体的价值链大致为:信息—内容—广告—商品—消费,互联网营销的价值链中,这个链条被大幅缩短或替代。传统的电信营销模式是以实体渠道为主,而互联网营销模式正以其低成本、随时随地、高速、更加规范和易于统计、互动性、海量以及私密性等特点在众多商品市场上尽显风骚,短时间内涌现出大量成功的模式,如病毒式营销、博客/微博营销、SNS社区营销、团购营销和秒杀营销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需求信息化、社会化,电信运营商应放低姿态面对信息服务的合作者,以通信需求为基点向外有序延伸,将传统的电信营销模式与互联网营销模式有机结合,按互联网的营销模式设立专门的营销机构,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信营销模式。
与此同时,电信运营商应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前后向收费商业模式,结合电信的前向收费特点和优势,构建灵活的前向、后向、前向+后向的商业模型及对策,通过深度挖掘用户数据,分析个性化需求,开放电信能力,为信息服务从业者提供基础数据和服务能力,以此来形成自身的信息服务生态圈,通过标准化约束,形成成熟的双边乃至多边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 2.2 经营策略
在移动互联网数据日益占据统治地位的背景下,收入与流量逐渐失去关联性,高价值的表层流量为信息服务提供商所控制,运营商要避免“管道化”就要主动进军表层流量的经营。运营商具有网络、信息业务、渠道、客户和终端的一体化运营能力,基础网络运营能力(计费、接入管理、鉴权、定位信息、呼叫控制、用户状态)是其所独有的能力,是构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而覆盖范围广、服务质量高的渠道和客服资源(收费能力、推广能力、售后、认证、关系维系、用户数据采集)则是其所独有的资源。所有这些,包含了用户全方位的数据轨迹,具有可感知、深度个人绑定及真实性,并可实时干预而产生新的价值(图2)。
电信运营商应以上述数据为筹码进军表层流量的经营:
(1)进行深度数据挖掘。据此分析用户行为,为业务开发提供指引,提供开发者需要的数据。另外,运营商的BOSS数据是独有的,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对开发者有天然的吸引力,可以利用来产生价值或作为合作的筹码,从而介入业务生成的各个环节,进行表层流量经营。
(2)开放基础电信能力、运营能力。以适当的方式向开发者提供这些能力,从而将电信能力嵌入信息服务的流程中,深度参与到表层流量的经营中。根据Mariana Group对开发者进行的调研,开发者最需要开放的电信能力中,排名前三的是计费信息、位置信息和用户配置文件数据,见图3:
(3)利用位置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在移动互联网的价值体系中,运营商处于不可或缺的核心位置。其一,可以发挥位置优势,聚集多领域的资源和能力,整合各种信息、内容和应用,将不同的主体提供的各种业务和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提供给客户,从而满足客户泛在化和一体化的需求;其二,利用位置优势加入到平台标准的制定和建设中去——该平台用以聚合业务以打通个性化需求识别、个性化产品生产和个性化匹配/分发三个环节;其三,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加深与互联网内容/应用巨头以及第三方应用/内容/游戏开发商的合作。
2.3 能力生态圈
电信运营商应以云计算为突破口,构建能力开放PaaS层,以PaaS能力开发为核心,提供ICT能力开放,构建产品资产库,形成产品孵化环境,通过融合IT和CT两类能力,服务开发者、信息服务运营商和最终消费用户,打造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以运营商为主导的PaaS能力生态圈,见图4。
PaaS的能力定位如下:(1)提供统一应用部署、管理监控平台;(2)提供统一的业务开发、测试、导入平台;(3)提供标准化的IT/CT基础能力、技术组件;(4)集成针对行业特征的中间件和数据库能力平台。
3 结论
移动互联网时代,业务需求信息化、泛在化,行业壁垒被打破,终端商、互联网巨头相继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的焦点由原来的电信运营商之间变成运营商、互联网巨头、终端商相互之间,而且后二者来势汹汹。运营商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提升流量经营的价值,全面布局,以更开放的手段打造个性化的业务平台和双边商业模式,整合行业中的上下游资源,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韦乐平. 漫谈智能管道的发展[EB/OL]. [2011-08-23].
[2] 李高广,吕廷杰.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8,10(3).
[3] 王利杰.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行动启示录2011——蝴蝶效应V1.2[EB/OL].
[4] 侯宏. 流量经营与运营商的未来V1.2[EB/OL]. [2011-08-21].
[5] 雷源. 移动互联网改变商业未来[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