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祭祖的抒情散文推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忙缅怀。飘零南国游子心,异乡遥祭已故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祭祖的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祭祖的抒情散文推荐:祭祖记
俗语云:叶落归根。根者,树叶之本也;祖者,人之本也!人之有生,不可忘本,此千古不变之理也!
壬辰年冬,余族叔辈公议祭祖,以追先祖之厚德,警训后世之来者:盖人秉五才,修短有殊,天地绵长,生死有时!既有生,则难免死。死生循环,长此以往,血脉延续,人遂共天地而生,未可绝也!然,死者既死,生者尚生。生者不忘其本,乃有列祖列尊之说也!观世代贤德之辈,未可忘祖,軋以冥币、牲畜以为祭品,缅怀先祖,由来者数千年矣!此祭祖之由一也。二者,以祭祖而祈求先祖庇佑,繁荣后世,光耀庭族!祭祖之由,莫不如此!余族张氏,乃天下之大姓,四海之内,遍布余族之后裔,亦荣耀事也!叔辈既定祭祖之事,莫有不欣然而往者!复请风水先生择定吉日,谨定壬辰年冬腊月十五日祭祖!
是日也,风和日丽,碧空万里!鹊鸣于门,宾满于堂,天和人喜,乃良辰吉日也。年长叔辈,叮嘱四处请奉先祖之灵位,归于一处,焚香袅袅,黄表引祭。族中诸人,皆跪地祭拜,继而以猪、羊、鸡三牲、水果等为祭品,共祭先祖之魂灵!祭奠既罢,族中诸人落座,杯斛交错,一时之间酒肉穿肠,四座哗然!
酒足饭饱,叔辈欢送众先祖之灵位。后欲前往先祖之墓地,焚纸祷告,再示祭奠之心。
及至先祖墓地,则黄土杯丘,恍然于野。鸦鸣四野,狡兔奔走,鼠洞茫茫,蝼蚁窃窃!墓碑幢幢,字迹历历,一丘一先祖,一祖一石碑。岁月倥偬,时光荏苒!及至吾辈,数十代人矣!同行余之兄弟姊妹,仅知祖父辈,而曾祖以上则全然不知!百年之后,恐吾等泯灭不存矣!叔辈闻之,不觉潸然泪下!此诚可悲也哉!
呜呼,天地悠悠,人生苦短!一杯黄土,朽骨成空!今世之人,或苟且于私利,或营营于生计,自己尚且不顾,先祖何可记也?!此先祖之悲,亦余辈之忧也。长此以往,则不知先祖为何许人也,竟与黄土一并泯灭矣!故而叔辈叔辈共议,为余族建立家谱,使余族传之久远,不致先祖泯灭,后辈无知!此议一出,莫不赞许!然立家谱之事乃恭圣之事,亦家族之伟业,非常人可为也!余三十而立,乃族中同辈之长子,叔辈遂提议由余编撰家谱,以传后世!余德才不备,落落无华,何可为也?!诚惶诚恐,难以复命!遂固请以辞!然叔辈叮嘱再三,恳切之情溢于言表,苦心一片,天地可鉴!余虽不才,倘能使余之家族由来,先祖名姓传之后世,免于泯灭,则余虽刀山火海,敢不效命?!遂以拳拳之心,许诺不负叔辈殷切之望!
如是云云,以此为记!
有关祭祖的抒情散文推荐:祭祖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口,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这种习俗早在秦朝之前就已经盛行了,到了当代,中国又将这一习俗作为民间的传统文化来弘扬,算是活着的人对已故人士的敬畏之情吧。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正如唐代诗人杜牧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前一天还一片明朗,今天就转为阵雨连连,似乎老天爷在这一天也会伤心落泪。
雨渐渐小了,形成了雨雾,于是人们开始穿行于烟雨弥漫的山野中,走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或三五成群,或扶老携幼,女人手上拎着供奉故人的祭品,男人带上割草刀,带上锄头,孩子们则一路兴奋地有说有笑,追逐嬉戏着。
此次的祭祖目的地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小乡镇,祭拜的地方离乡镇也不远,翻上一座小山就到了。三年前我慈爱的奶奶过世了,按乡里的习俗,三年里子子孙孙每年的清明都要回来祭拜的。父亲也常跟我说奶奶吃过很多苦,受过很多累,在从前的艰苦环境下硬是拉扯着六子妹长大成人,可即使这样也没让她的孩子们饿过一天的肚子,奶奶生前为人大方,总喜欢帮助别人,所以在镇里的口碑一直很好,过世的那几天镇上的男女老少都来帮忙,追悼的那天镇里更是挤满了人。在父亲的心里,奶奶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母亲,所以赶在今年的清明之前父亲便托人订制了一个三合一的功德墓碑,将奶奶和公公的墓合葬在一起,周围砌上瓷砖,前面做一个贡奉台、祭拜台,墓地的两边种上几棵长青的松树,这样有山,有水的地方,奶奶可以很欣慰地长眠于此了。
等亲人们都到齐后,祭祖就正式开始了。男人们用刀和锄头拔净周边的乱草,女人则将带好的祭品摆下(有肉,有糖,有水果),再斟上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将削好的竹棍上挂上白,挂上纸钱然后插在坟头上,接着便是炮竹声肆起,震耳欲聋,欲将在此长眠的先祖唤醒,告诉他(她)们亲人们来看你们了。祭祖仪式以长幼为序,手执香烛,子孙碑前轮流跪拜,托付虔诚之敬意,红烛落泪,香纸默焉,寄托深远之哀思......
有关祭祖的抒情散文推荐:祭祖
改变能改变的,
忘记该忘记的。
——题记
今天是阴历二十八,离牛年春节还有三天。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我这老头子也在糊棚。尽管老屋破旧,纸糊的棚直掉土,但是,我还是往棚上粘新纸,换换新也是农家人的习俗。
嘀嘀——,突然轿车的笛声传到老屋。我感到很奇怪,因为在偏僻的老屋很少能听到汽笛声。我还是忙我手里的活,旧桃换新符吗。
嘀嘀——,轿车的笛声再次打断我的思绪,我停下手里的活,转身下地,刚开门,从外面进来一串人。我先是一愣,茫然中我认出,原来是我的侄儿和侄媳等人。他们手里拿着一束鲜花,提着不少礼品。
我急忙把他们让进屋。我的妻子一边接过东西,一边给侄儿扫身上的雪花。说:“看看,这该咋说呢,来看看你叔叔就行呗,还拿这么多东西干啥?”
侄儿解释道:“这花是给爷爷上坟用的,这东西是给爷爷上供的礼品。”
我点点头。哦,原来不是来看我的,是给他爷爷上坟用的。我心想:侄儿在外多年,工作也忙,打拼也不易,多年没回家上坟也是情有可原。现如今回家上坟也算尽孝。到底是读过书的人,知书达礼,知书达礼!
妻子一边倒热水,一边说:“山子,快坐快坐,我给你们烧火做饭去。”说完,还把侄媳往炕上让。
侄媳穿的是高皮靴,狐狸围脖里冒着白汽。她见是土炕,用手擦一下,见有灰,没有坐下。据说:侄媳是教师,大户人家子女。父亲是哪个大学的教授。母亲也是省医院的官。书香门第吧。人家娇生惯养也在情理之中。
侄儿是个苦孩子。我哥哥把一切希望都花在他的身上,上学没少花钱。如今总算出人头地了。听说当上了什么总经理。穿的是西服革履。一米七八的大个,真有甩头。这是我的亲侄,哥哥的儿子;我的亲侄子。我高兴的不得了。因为,他血管里流的我们家的血脉;尽管我沾不上什么光,但是,要个名声也好听。
我洗过手,准备和他婶子做饭。但是,侄儿说不在我家吃饭了;要赶忙去坟地。多年没去爷爷坟地,现在忘记了。我用异样的眼神望着侄儿,好像我们之间有一堵墙了;这墙虽然透明,近在咫尺。彼此的心灵已经存在了隔阂,好像陌生的过路人。这其中是金钱的魔力,还是地位?我不解。
妻子抱来柴火,扎上围巾。刚要下厨房,可是侄儿拽住婶子的手,说没有时间在这吃饭,上完坟马上赶回去。他还要给什么官儿送礼。妻子有些木然。让我很不好意思,因为这是我的侄子。几年不见,竟然变成这样。看来世事变化的让人陌生。世态炎凉,尘世起伏,竟然让人隔阂的如此陌生。我对这个世道很是担心。
雪越下越大,好像棉花从天而降。我们来到父亲的坟地,扫开一块空地。侄儿跪在他爷爷的坟前,一边叩头,一边祷告。说:“请祖先保佑。如果爷爷在天有灵,保佑他升官、发财。去年开车出事,赔了几十万。今年千万牛气冲天,平安无事。
我看到侄儿激动的样子,很是感动。因为他毕竟知道尽孝了。但同时,我和侄儿的心都在互动。他的磕头是为了祈求上苍的神助;而我的磕头是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在神灵面前,我们是不同的。
雪花旋舞,伴着北风,侄儿的烧纸很旺,那化灰的纸钱伴着雪花在坟上旋绕,旋绕。突然,一股旋风在烧纸处上升。把那簇鲜花旋到天上,分辨不出哪是雪花,哪是纸钱,哪是那束带来的鲜花?这空中飞旋的有红色的玫瑰;黄色的菊花;蓝色的是芍药;白色的是百合花;紫色的是牡丹;再加上雪花、纸钱,纷纷扬扬升到了天空。
我是不信神灵的。我信奉的是良心。因为父亲在活着的时候告诉我说:“在家敬父母,不必远烧香。”我心想:什么神啊,佛的,只要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父母,中间对得起良心就可。
侄儿先是一愣,后来慌乱。他的风衣不知什么原因被火点着了。侄媳赶忙救火。我让侄儿赶快在雪地上翻滚。这样火灭了。可是,他的风衣碎片就像花蝴蝶一样旋绕在坟茔的上空-------
回来的路上,汽车在土路上颠簸。我的心也在颠簸。我的母亲还在炕上苦痛着。八十多岁的老人常常喊着他大儿子,我的亲哥哥的乳名,还常常回忆她老人家不舍得吃一块糖,嘴里含着怕化了,给我的侄儿。但是现如今我的哥哥,以及我的侄儿,可能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事都忘了。人心都在变,世道也在变------
我忽然想起哪位哲人说过的一句话: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但是,不该忘记的,人们是否不能忘记;能改变的一定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