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节能领跑绿色发展黑板报

2017-01-1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节能领跑绿色发展的黑板报,欢迎参考借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绿色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将绿色发展放在了更高、更重要的位置。这是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也是中央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次统筹安排与战略布局。这一话题也成为今年“两会”上的焦点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认识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明确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将绿色发展理念与行动统一起来,为“十三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释放新动能。

一、绿色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承与深化

20世纪中期以来,在经历了大规模工业文明的洗礼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也日益尖锐,进一步引发了人类对发展模式的绿色反思。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布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经济不可能永远地持续发展下去,并给出了极端的“零增长”应对策略。同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通过人类第一个国际性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促进了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形成了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把可持续发展由理念层面推向行动层面。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通过了《千年宣言》,制定千年发展目标,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了发展的具体指标和落实时间表。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峰会通过的纲领性文件《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17个大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描绘了未来15年全球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实现消除贫困、保护地球、确保所有人共享繁荣的全球性目标和方案。

“绿色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一脉相承

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戴维·皮尔斯等人在其著作《绿色经济的蓝图》中,首次提出“绿色经济”一词,并将绿色经济等同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并从环境经济角度深入探讨了通过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启动了“全球绿色新政计划”,旨在使全球领导者以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认识到经济的“绿色化”不是增长的负担,而是增长的引擎,呼吁各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随后,200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绿色增长宣言》、2010年欧盟出台的《欧盟2020》,都将“绿色发展”作为提高区域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目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新的趋势和潮流。从短期来看,可以迅速拉动就业、振兴经济,还能有效调整经济结构,理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长期来看,更有利于可持续的、广泛的增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背景下逐渐兴起的发展模式

绿色发展以经济、社会、自然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价值理念高度一致,都是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兼得的发展模式,同样强调发展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发展性,二者的长期共同目标均可以理解为转变发展模式、增进人类福祉。但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相比仍具有差异性:第一,绿色发展更加强调发展而非简单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更加突出在持续性基础上的“可发展”;第二,绿色发展更加强调行动而非理念,更加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第三,绿色发展更加强调整体协调而非局部改善,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协同作用和政府、企业、公众等不同主体共同发展的过程,兼顾各方利益,促进发展的整体协调。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