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会节能绿色发展黑板报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历史任务,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基础上,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是顺应国际潮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新理论成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节能领跑绿色发展的黑板报,欢迎参考借鉴。
推动绿色发展:政策机制如何创新
十八大报告从考核评价制度、基本的管理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市场化机制、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等五个方面对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做出安排。这里我主要谈谈责任考核、法治建设、经济政策和市场化机制。
首先,强化责任考核。建立科学规范的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是确保实现绿色循环低碳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只有“问责制”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十二五”时期,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国家产业布局等因素,已将全国节能减排目标分解到各地区和重点企业。下一步,要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大考核结果的应用。与此同时,要加大力度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根据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制度,淡化GDP考核;建立领导干部任期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责任制和问责制。
其次,加强法治建设。尽快把实践中、改革中形成的有效措施和有益经验上升为法律,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走上法治管理的轨道。
二十五年前他提出“绿色工程”,他说“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十年前他提出“生态工程”,他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他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他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他就是我们的习大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绿色发展新理念
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
绿色经济理念。是指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它要求任何经济活动不仅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且要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另一方面,环保要经济。即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将维系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绿掘金”。要求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发展绿色经济强调“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强调“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2015年8月21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建议稿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任务,提出并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落实这些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直接奔着当下的问题去,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