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级自主管理论文

2017-04-06

为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培养其自主管理能力也是一个途径。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班级自主管理论文,仅供参考!

班主任班级自主管理论文篇一

班主任视角下的班级自主管理

摘 要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对其班级有着不同角度的认识,为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培养其自主管理能力也是一个途径。

关键词 班主任 班级 自主 管理

一、班级自主管理的意义

对班级自主管理的轻视是不应该的,对其实施效果的怀疑是没有必要的。在中学班级管理中实施自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有二:

第一,班级自主管理是中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壮大,市民社会正在我国的城市渐显端倪,社区与村民自治已在全国各地迅速推行,自主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的不二选择。自主化的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较高的自主意识和较强的自主能力,而班级的自主管理恰好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升自主学习、自主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的绝佳平台,进而为其更早、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班级自主管理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促进其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而要推动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仅依靠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寻找锻炼的机会,班级的自主管理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锻炼的平台。班级的自主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之首��领导力,还能无形中促进学生观察与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团结精神与集体意识的形成,而这些能力和意识无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二、班级自主管理的策略

1、成立学生自主管理机构

每个教学班的学生结构参差不齐,能力表现各有特色。学校应召集班主任集体研究,制定一个调查表,对学生的能力、特长爱好进行调查,请学生实事求是填写。班主任根据调查表反映的情况,结合自己长期观察的结果,将教学班的学生分层次分成N个小组。在这里分层是将有各项特长的学生按能力从大到小分出来,这样对每个组相对公平。将综合素质最高的N个同学抽出来,再由这N个同学通过抽签决定本自管小组成员。各自管小组组长在班主任召集下,协议值勤管理的顺序和时间。

2、勤跟勤导,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除了在各项班级活动中放手外,还要在平时的常规管理中,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逐步摆脱了依赖思想,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班级的管理,使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培养了他们较强的自理能力。由于学生正处于发育期,阅历少,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特别是管理方法,还显得比较简单,这和新时期人才具备的素质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为了让学生健康地成长,班主任在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能力锻炼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工作方法的指导,做好学生的领路人,特别是常规管理,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我采用了“勤跟、勤导、协调”六字常规管理教育法,管理效果良好。

勤跟。就是及时获取自我管理中的各种信息。纪律、卫生、安全要常抓不懈。经常查看各种记录,组织小组交流,定期座谈,个别谈话,走访科任教师等。这是主导工作的前提。

勤导。就是对实施过程的指导,实行程序、层次、质量、内容和形式上的宏观、微观控制。这是指导工作的难点。

协调。就是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比如,学生与学生、干部与干部、干部与学生、学生与科任教师、班级与学校、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社会之间出现的问题,必须由班主任来协调,这是对工作的深入,同时也在协调中锻炼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

3、时刻体察细微,对学生要求到“点”上。

在班级管理中,要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需要体会“画龙点睛”和“点石成金”的内涵。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善于运用教学的“点金之术”,不但要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时刻体察细微提要求,更要把要求具体到“点”上。

自觉是指学生能够在没有负担和压力的情况下自主地根据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来选择一定的规范和准则,并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自身的方式进行实践。“无人监督的自觉才算真正的自觉”,而对于中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达到自觉,是很难的。所以教师不能只是采用批评的手段来要求学生,批评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抑制学生的过错行为,更重要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良好行为。为使批评教育行之有效,要从善意出发,对学生时刻体察细微,不要提一些大概的要求,要把要求提到“点”上,采取提醒或指明出路的教育方法,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发挥示范教育的作用,探索自我评价

常务班委和值周班长成员是班级的骨干分子,他们是在服务的基础上实行管理的。他们的示范服务是一种无声的管理、无形的激励,正是这种无声无形的管理和激励使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有声有形的班风蔚然形成。在这种风气中,班级管理工作通过一种示范激励的途径使学生将自己与他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自己之间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5、重视评议,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重视对学生身边榜样力量的挖掘既是很好的行为导向,又能消除学生心中的畏惧情绪,认为管理高不可攀、可望不可即的心理。所以,我们组织全体同学每周对照管理职责,对自我工作进行评价,然后互相评议,自荐和推荐“管理责任大明星”上墙表彰,在期中和期末还认真评选“老师的好帮手”、“集体的小主人”,发给奖状,通报表彰。大造认真为集体服务光荣,不尽责任羞愧的舆论。集体舆论的多种形式反映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引起集体成员情绪的体验和思想上的共鸣,对责任感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彰和激励,能强化因履行职责而引起的积极情绪体验和因未尽职责而产生的羞愧和自责感。但针对初中生而言,为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对集体的热爱感,应该以激励为主,给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老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点滴努力,承认他们的细微贡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增强他们的管理信心,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

班主任班级自主管理论文篇二

班主任视角下的中学班级自主管理

摘要:自主管理是当代中学班级管理的方向,然而,其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却令人堪忧。对自主管理的误读已经成为中学阶段全面推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强大阻力。针对这种情况,文章从分析班级自主管理意义出发,简要剖析当前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理论化和庸俗化错误倾向,最终提出应从平等意识的培养、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班级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合理文化的构建等四个方面促进班级自主管理的建议,以期为自主管理困惑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自主管理;自主意识;自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9-0065-03

班级是中学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单元,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平台,更是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载体。班级管理的方式与质量直接决定了班级的发展,班级管理的方式与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个体的成长、教师教学的效果,乃至学校发展的整体水平。班级自主管理是以发展学生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学生自主参与和管理班级事务的教育活动。它是现代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学阶段班级管理的理想方式,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较高的推广价值。然而,班级自主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不令人满意。比如,一些学校和班主任总是担心班级自主管理会产生不良后果,而另一些却因采用的自主管理方式失当,进而对班级和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等。针对上述种种现象,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班级管理的实践,从班级自主管理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实现的策略等三个方面粗浅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期为众多同行们的班级自主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一、班级自主管理的意义

对班级自主管理的轻视是不应该的,对其实施效果的怀疑是没有必要的。在中学班级管理中实施自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有二:

第一,班级自主管理是中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壮大,市民社会正在我国的城市渐显端倪,社区与村民自治已在全国各地迅速推行,自主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的不二选择。自主化的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较高的自主意识和较强的自主能力,而班级的自主管理恰好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升自主学习、自主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的绝佳平台,进而为其更早、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班级自主管理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促进其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而要推动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仅依靠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寻找锻炼的机会,班级的自主管理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锻炼的平台。班级的自主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之首――领导力,还能无形中促进学生观察与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团结精神与集体意识的形成,而这些能力和意识无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二、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班级自主管理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其在实践应用中的效果好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很多同行对班级自主管理的运用存在失当之处,总体上,可以将其归纳为两种不良倾向:

第一,理论化倾向。这种倾向也可称之为“过于洋化”,主要表现为班主任常将现代组织管理概念与相关理论生拉硬套于班级自主管理之中,而忽略了这些理论的实用性,更没有认识到管理对象――中学生的特殊性,最终使班级自主管理由概念走向概念,而无法有效地进入中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比如,一些班主任没有考虑到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完整,其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不去预先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管理能力,直接把企业中的“放权理论”或“学习型组织理论”套入班级管理中,其结果非但没有培养出学生的领导力,反而使班级管理一盘散沙,秩序大乱。由此可见,要想做好班级的自主管理,班主任应首先理清所用理论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同时,更应清楚班级管理对象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主要特征。

第二,庸俗化倾向。这种倾向俗称“换汤不换药”,主要表现为班主任对班级自主管理的认识不清,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误将传统的班级管理手段冠之以班级自主管理之名,最终使班级自主管理虚化。比如,一些班主任总喜欢按照自己的固有经验向班干部发号施令,根本不顾及班干部在想什么、做什么,并美其名曰“学生管理学生”。固然,在班主任的精心策划下,这种管理可以取得短时的“好效果”,然而,这种“老师动脑想管理,学生动手做管理”的强势管理模式无疑违背了自主管理的原意,打击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管理创新能力,这不是班级的自主管理,而是 “班主任的自主管理”。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班主任必须要搞清楚班级自主管理的本质,必须要解放思想,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而非越俎代庖。

三、班级自主管理的实现策略

思想能够指导行动,但不能替代行动。班级的自主管理仅靠弄懂几个理论,搞清几个概念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应更多地去尝试在实践中寻找构建班级自主管理的最佳途径。依据经验,本人认为,要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班主任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重视平等意识培养,形成自主管理的基础。平等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基石。班级成员在管理班级事务过程中应拥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只有有了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学生的管理主体地位才能发挥,而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动性才能够充分调动。然而,要实现这种平等并非易事,其关键是要有良好的班级制度作支撑,而在形成良好制度之前,班级成员的平等意识培养至关重要。如何培养班级成员的平等意识?笔者认为班主任应首先关心和了解每一位学生。正所谓“知人才能善任,善任方能兴班”,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去组织他们参与班级的自主管理。了解学生的途径是多样的,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查阅学生的入校登记信息、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关心学生的课外活动状况、直接与学生面对面地谈心交流、关注学生的博客、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等。其次,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尝试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尊重他们的看法;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要充分赋予学生平等的班务知情权和管理权,要逐步构建平等、宽容的班级制度,要不断营造平等、和谐的班级文化,让平等意识深入人心。此外,班主任还应重视班干部平等意识的培养,要经常性地开展班干民主思想教育,及时纠正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错误做法,强化其班级管理的服务意识,避免其受社会上官僚习气的浸染。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平等意识的出现并不等同于自主管理意识的产生,班主任还应善于捕捉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闪光点,经常性地赞扬学生,使其在鼓励中形成管理自信、在被欣赏中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激发其热爱班集体的情感,进而不断涌现班级自主管理的“冲动”。

2.利用适当干预手段,提升自主管理的能力。自主管理能力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必要条件。然而,家长的过分疼爱、过重的考试压力、错误的教育观念和威权的管理模式等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形成的基础。如何提升中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现有条件下,仅靠学生个人努力显然不现实,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班主任的科学干预。班主任如何干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善于利用各种交流平台,比如家访、个别约谈、家长会议和QQ群等,适时向家长传递现代教育理念,规劝个别家长减少对孩子的溺爱,并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学生的家务劳动,使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学会自立、自强。②善于挖掘学生的管理潜能,抓住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管理才能。对生性怯弱者,鼓励其多发言、多参加集体活动,锻炼其胆量;对遇事急躁者,督促其多长跑,勤练字,锻炼其耐力;对心高气傲者,多分配其高难度的工作,多打击,多挫折,磨平其锐气;对患得患失者,强化其励志训练,多表扬,少批评,鼓励其行动。③积极创设管理场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班级管理机会。比如,班主任可以尝试分解班级的日常事务,将其细分为不同的工作岗位,并为每一个工作岗位提供详细的任职说明,而后,以责任承包的方式将岗位分包给每一位学生。④及时纠正学生管理中的错误。纠错是培养学生管理能力不可缺少的一环,离开了纠错,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无从谈起。对学生自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提出中肯的意见,但不能因过度批评而挫伤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也不能因一味迁就而失去纠错的意义。纠错一定要讲求策略,一定要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比如,尽可能避免当众批评学生,或先肯定成绩而后提出建议等。

3.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构建自主管理的框架。民主制度建设是形成班级自主管理的关键。科学民主的班级制度可减少强势管理主体的过多干预,大大降低自主管理运行的成本。科学民主的班级制度能够使班级成员在自主管理中获得公平的待遇,进而增强班级成员对自主管理的信任,并激发其自主管理的热情。科学民主的班级制度还可以有效约束班级成员不合理的管理行为,无形中提升其自主管理的能力。然而,班级民主制度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总体上看,需要班主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实施班级委员会制度。鉴于中学生所处的特殊心理发展阶段,班干部的选拔不能依靠直接海选来实现,而为了避免打击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班主任直接任命班干部更不可取,较为科学的做法是实施班级委员会制。班级成员可通过海选方式选出8名班级委员(班主任自动升级为班级委员),成立班级委员会,班级委员会对所有班级成员负责,任期半年。班级委员通过招聘或选举的方式在班级成员中确定班长,班长全权任命班级管理人员,班级管理人员对班长负责,班长对班级委员会负责。班级委员原则上不能任职班长和班级管理人员。②推动班级公约的制定。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公平与效率,班级公约的制定应由班级委员会负责。班级委员会应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参考,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起草班级公约草案。草案一旦形成,班级委员会应及时召开班级会议对具体内容进行讨论、修改和表决。原则上,草案内容只有班级成员三分之二同意方能生效。③建立班务公开听证制度。班务公开听证是保证班级成员知情权的重要手段,是确保“班级事务人人有责,班级管理人人参与,班级权力人人平等”的有力武器。班务听证会由班长主持,每月定期举行两次,如有重要班级决策,则可择机召开。在班务听证会上,任何一个班级成员均有权质疑班级的管理决策和班级管理者的管理行为,面对质疑,班长及其下属管理团队必须做出合理解释,任何听证决定应提请班级委员会表决,只有班级委员会全员通过方能生效。④完善自主管理评价制度。评价是管理的矫正器,班级自主管理离不开评价制度的建设。当前班级自主管理的评价多采用计分制,即对班级每一位成员的管理行为量化打分,这种评价制度可以直观地反映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状况,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管理者只知道自己得分较低,而无法知晓得分偏低的原因。因此,笔者建议,班级自主管理的评价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比如,在实施管理行为计分制的同时可考虑试行班务效能评价日志制度。

4.营造正确班级文化,巩固自主管理的成果。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正确的班级文化可使班级自主管理充满生机,错误的班级文化会让班级自主管理的成果荡然无存。能否营造好班级的文化已经成为考验班级自主管理成败的重要指标。所谓正确的班级文化不是一句口号或者一个标语,而是一个建立在班级教育教学基础上的,包括班级成员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和班级制度设计等内容的科学体系。如何营造正确的班级文化?应从五个方面努力:①确立好班级的共同愿景。班级共同愿景是班级建设的共同目标,也是班级自主管理的主要方向。班级共同愿景是每个班级成员个体目标的有机组合,它的确立并不能由班级某个管理者的好恶而定,确立班级共同愿景需要班级管理者深入了解每一位班级成员的愿望,并在反复的协调与整合中,促使班级成员的个体愿景与班级发展的总体目标趋于一致。②把握好班级的舆论方向。班级舆论是班级成员情感态度的某种表达。这些表达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面对积极的舆论,班级管理者应合理引导,不断扩大其影响,使其对班级文化产生正向影响。面对消极的舆论,班级管理者应及时疏导与纠正,将其消弥在萌芽之中,以免对班级的建设造成伤害。③确立好班级的共同价值观。班级的共同价值观是建立在班级共同愿景基础之上的,内化于每个班级成员世界观之中,表现于每个班级成员行为模式上的持久共同信念。班级共同价值观不仅影响着班级成员对他人管理行为的判断,还深刻改造着每一位班级成员的管理行为习惯。班级共同价值观不是办办板报,唱唱歌曲就能形成的,它需要班级管理者从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着手,用合理的班级制度去不断强化。④制定好班级的制度。班级制度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好的班级制度可以将“坏”孩子转化为“好”孩子,坏的班级制度也能让“好”孩子蜕变为“坏”孩子。由于前文已对班级制度的建设做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⑤培育好班级的风气。班风是班级精神面貌的集中表现,良好的班风可以增进班级自主管理的效能,进而极大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班风形成于班级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它需要班级管理者善于把握班级的舆论,积极营造班级的共同愿景与价值,更需要班级管理者多倚重班级制度和道德宣传的力量,从根本上夯实班风形成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刘伟,张旭.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科学,2011,(1):72-76.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