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2017-06-26

导语:我们党最大的优良传统就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要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将其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如何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第一,基层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数量与质量稳步提高。城市基层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中最低的一层,是指在城市社区范围内,以城市居民为成员、以一定地域为活动范围、以满足其成员的不同需求为目的、由基层群众自主成立或参加的从事经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环保、慈善等活动,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独立性、志愿性、公益性、服务性及区域性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第二,基层社会组织的作用与功能不断提升。基层社会组织所具有的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志愿性、服务性等特征,使其在社区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是维护社会稳定。一方面,与政府部门相比,基层社会组织更加贴近民众,能及时发现民众的需求并作出回应,从而有效预防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如上海市中致社区服务社为社区中吸毒、刑释解教以及“失学、失业、失管”青少年提供社会工作帮教服务,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发展,降低了犯罪率,促进了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基层社会组织在社区矛盾调解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2009年,杭州市13个区、县(市)创新“枫桥经验”,在全国率先推行“和事佬”协会建设,以主动走访居民群众、主动调解社区群众纠纷为己任。当年全市社区(村)建成“和事佬”协会2900余个,主动化解和协助调解民间纠纷7880余件,使老百姓的矛盾化解在基层,承担了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部分职能。[3]

二是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是基层社会组织承接的重要政府职能,而实现承接该职能的主要方式是公共服务购买。例如,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上海市逐渐形成了“政府承担、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运作模式,范围涉及市、区县和街镇三级,并根据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服务项目。深圳市则是借助推进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实现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具体来说,则是按照“多种渠道、整合资源”的思路,实施“三个一批”的办法分类培育基层社会组织,并通过政府购买或特定委托方式,建立财政主导的基层社会组织服务购买机制。[4]

三是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在城市的各个社区,活跃着众多群众性艺术团、体育组织和表演队,比如社区书画社、戏曲组、合唱团等。这些活动团队大多归属于街道办事处,并由所在居委会管理,通过自发地组织文娱活动,极大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并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承接了政府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职能。

第三,基层社会组织面临功能再造。在多元管理的背景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基层社会组织意识到对组织功能的准确定位将深刻影响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基层社会组织的功能不应该仅仅是协助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或是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娱生活,而是应该以社区管理主体的身份与政府、社区协作互动,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中去。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基层社会组织正面临着功能的转变:

一是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管理职能。除了更多、更好地承接政府委托购买的社会服务项目之外,基层社会组织应该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承担起社区管理主体的责任,主动承担政府转移的社会管理职能,进而加快政府职能的转移和让渡,以实现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模式。以权益类的基层社会组织为例,要在参与社区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获得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认可,确立起在自身领域的权威地位,例如老年协会逐步承担起社区为老服务的职能,残疾人协会逐步承担起为残疾人服务的职能。

二是优化社区资源配置,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在城市社区中,沉淀着很多未开发的资源,比如有志于奉献社会的志愿者、社区中没有充分利用的硬件设施以及居民闲置的小额资金等。对于这些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政府往往应接不暇而社区居民又力量有限,而作为政府与社区居民间的桥梁,基层社会组织则可以以其深入的社会沟通、灵活的调整手段等优势,有效激活和促进这一过程。同时,基层社会组织通过对公共产品的分类,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合理分工,从而建立起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模式,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压力,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配合,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三是应社区居民之需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满足社区居民需求是基层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基层社会组织能够基本满足社区居民生活服务和文娱方面的需求,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结构分化,社会问题不断暴露,社区居民对于教育(例如早教)、卫生(例如专业陪护)和法律(例如老年人房产纠纷)等专业性服务的需求增长迅速,而基层社会组织具备覆盖面广、来自社区和反应迅速等优势,更是能够通过其灵活的体制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

如何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变“一条腿走路”为“两条腿走路”,培育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并重的理念。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同时,新的社会事务,如行业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管理等也大量出现。由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等造成的社会矛盾纠纷也大量增加,使得社会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光靠经济发展已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了,只有经济和社会管理同步、协调发展,人民才能共享发展的成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这不仅是实现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

变“管控”为“服务”,培育“以人为本、源头管理”的理念。

首先政府要从经济主体型和投资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入结构,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方面的投入,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其次,党员和干部要强化服务意识,变管压罚为关心群众、服务为先。要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联系群众制度,畅通、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用真心、真情做好群众工作。

变被动维稳为共同管理,培育“关口前移、源头管理”的理念。

切实扭转社会管理上的被动局面,必须树立关口前移、源头管理的理念,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处置转向源头管理。首先,着力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扎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群众从心底里增强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增强对社会的认同感,促进社会融合,从根本上逐步减少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其次,进一步完善利益保障机制。完善基本利益保障机制,是源头管理的根本。社会管理创新要对利益调整进行结构性改革,妥善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科学合理界定公共利益,不能假借公共利益侵害个人合法利益;兼顾和协调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统筹兼顾发展能力强弱、得益较多与较少、不同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和冲突。特别注意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等过程中保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

变“一元”为“多元”,培育“全民参与、自我管理”的理念。

尽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有所提高,参与渠道有所拓宽。但是,总体而言,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仍然不高,缺乏有效的参与平台;公共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公民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参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要培育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文化氛围,从而激发多元化的管理意识,提高群众和社会组织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改变群众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的冷漠、埋怨心态,让参与社会管理成为群众和社会组织的生活习惯甚至生活方式。要像当年实行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那样来鼓励社会探索创新,尤其要通过社会创新来推动基层党组织以及各类群众性组织去“官僚化”,来更有效地整合社会利益诉求。

如何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一要坚持将以人为本作为社会管理的核心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核心是人。国内外的社会管理实践表明,只有把人民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把人民的参与热情激发好,社会管理才能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我们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将群众路线和观点作为推进工作的根本方针,摆正“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鲜明立场,把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社会管理的突破口,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同时,要不断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和公共事务民主参与渠道,有效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聪明才智,引导和推动人民积极投身社会管理,以此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二要坚持将深化改革作为社会管理的动力源泉。

改革创新是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还存在着许多与客观实际不相适应的地方,唯有靠深化改革才能打破思想理念的束缚、利益固化的藩篱和陈旧制度的障碍,在国家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推动社会管理现代化。我们创新社会管理,尤其需要依靠改革的力量推动社会管理理念的飞跃,摒弃以往“靠强制、重管理”的旧有观念,树立秩序与活力并重、服务与管理并行的全新理念,不断开阔改革创新的管理思路;必须依靠改革的力量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整合机构职能,强化行政服务,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必须依靠改革的力量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机制的重构,充分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蓬勃热情,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承载政府职能的转移,推动社会共治的有效实现。

三要坚持将法治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保障。

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只有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明晰政府、社会、公民的权力边界,从而保证社会管理的有序推进。我们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将法治作为各类管理主体的理念先导、行事规则和监督框架,努力推动社会管理工作沿着法治化轨道不断前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真正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决策要求落到实处,推动权力装进法律制度的笼子。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要坚持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强化程序意识和行为规范,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内容和渠道,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努力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事项和案件的办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强全民普法教育,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树立全社会对法治的信仰和尊崇,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四要坚持将基层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发展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管理的基础就实了。社区是最基层的组织载体,也是与群众联系最密切、交往最频繁、服务最有效的基层窗口。只有把社区做实做强,才能更加有效地服务群众,同时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形成“管理和服务”的良性互动。我们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要紧紧抓住社区这个平台和窗口,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推动社区管理体制的“扁平化”和“单向性”,强化机构职能整合,尽可能地把人员、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另一方面,要完善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发挥居民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拓宽居民参加社会管理的范围和途径,丰富居民参加社会管理的内容和形式,让居民能够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促进政府管理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五要坚持将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的参与主体。

创新社会管理意味着管理主体由一极变为多极,社会组织就是实现协同共治的多极力量之一。国外实践证明,没有发达的社会组织,就难以推动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更加无法承接相应的职能转移。我们创新社会管理,应当着眼于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使其发挥释放管理压力、缓和社会矛盾、提供高效服务的重要作用。要改革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加快政企分开,推动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实现四类社会组织的直接登记,从政策上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松绑”。要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通过设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方式,提供启动资助和政策指导,加大社会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发展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从环境上为社会组织的发展“造势”。要发挥政府购买服务的引导作用,制定指导性目录,建立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成的综合性评审机制,对购买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从资金上为社会组织的发展“输血”。

六要坚持将文化引领作为社会管理的内在精髓。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代表了一个国家、地区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浓厚情感,发挥着凝聚价值共识、促进社会认同、增进社会和谐的独特作用。实践证明,每当文化昌盛的时候,社会管理往往就会井然有序。如唐朝初期,汉唐文化广播四方,贞观之治下的社会实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状态。我们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的渗透性和感染力,为实现社会管理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内生动力。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对公共道德的良好遵循,提升社会整体文明程度。要用积极向上、友好互助的和谐文化观念,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对政社共治的社会认同,推动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共筑和谐家园。要“为民务实清廉”的周恩来精神,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干部对群众路线的深刻认识,牢固树立“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理念意识,真心实意地投入到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行列中去。

基层管理相关文章:

1.基层管理者怎样做好

2.如何考察出合格的基层管理者?

3.基层管理者要避免哪些危机

4.怎样才能做好基层管理者

5.如何进行基层管理者管理技巧

6.做好基层管理者的技巧

7.如何做好一个基层管理者

8.基层管理者的职责

9.如何做好一名基层管理者

10.如何做一名基层管理者

11.如何做好基层管理者

12.怎样做好基层管理者

13.基层管理者要具备哪些能力

14.基层管理者管理技巧

15.基层管理者具备的能力

16.基层管理人员的职责包括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