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如何进行管理
导语:幼儿园班级如何进行管理?要想让批评收到应有的效果,批评者一定要保持理智,避免使用直接指向人的语言,这样的批评否认了人的能力,只会使被批评者产生无助的反应,而不能有效地让被批评者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了解怎样改善自己的行为。可以正面教幼儿如何改掉错误行为,因为幼儿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的行为,更不能很好地采取正确的措施。
幼儿园班级如何进行管理
一、教师应正确、公正、客观的评价每一个孩子。
在孩子的心里,老师就是绝对的权威,每个孩子都同样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但是不可否认很多老师还是会将私人感情融入到对孩子的爱中,那么爱的天平就倾斜了,对于孩子是不公平的。我就偏爱那些可爱乖巧、有灵气的孩子,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不过要尽量克服,至少不要太表露出来。在以上案例中,老师并没有主观的认定是军军干的,也没有因为其他小朋友的“证词”就认定是军军犯了错,而不听他申辩。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给予孩子公平的机会。
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幼儿,充分肯定每个幼儿的长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身为幼儿教师,应当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进步,捕捉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而不应以老眼光看待幼儿。更何况,老师这次处理事情的耐心可以让军军更加信任老师,也能让老师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慢慢的改掉缺点呢!我实习所在的班级也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具有攻击性行为,且上课不认真听讲,到处乱爬,但老师和阿姨尽量发现他的优点,用好话哄他,把任务交给他,让他自我约束,事实说明他也可以将自己管理好。
三、教师应有正确的教育评价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改变横向比较的方法
横向比较对于孩子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案例中的王老师没有拿军军和萍萍作横向比较,没有因为萍萍是班上聪明、能干、漂亮的孩子而认定一定是军军在撒谎。于是聪明的王老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利用医生阿姨的显微镜来查查是谁的指纹。王老师用这个科学的方法了解了事实的真相,让萍萍主动承认了错误。
在这里谁打翻了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撒谎是个严重的错误,老师在解决这个纠纷后,还应对萍萍进行教育,诚实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品质,打翻牛奶并不可耻。
幼儿园班级如何进行管理
1.从班级团结协作入手,构建三位一体合作关系
在一个班级中,虽然老师和保育员在某一工作中其“踩点”、“站位”不尽相同,但三个人的工作目标、方向是一致的,是三位一体的。 保教人员必须坚持保教结合、保教并重的原则,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真正将保教结合落实到一日活动之中,才有利于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我将这种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运用到班组管理工作中,本着“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原则,使班组成员在目标上达成一至,在观点上达成共识,在行动上共同承接责任。如:班里每次在组织大型亲子活动前,班组成员先共同讨论交流和活动有关的各项事宜并进行合理安排。即主班老师承担设计、组织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配班老师协助主班老师做好材料准备、观察记录等工作,保育员老师要全面了解活动的内容、目标,全面做好配合工作,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工作中我们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如:为配合老师培养幼儿不挑食的饮食好习惯,保育员老师常常有耐心地告诉幼儿挑食对身体的不利影响,长期挑食会给自己身体带来哪些危害,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这些知识,逐步改掉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正因为我们在工作相互协作,拧成一股教育合力,才使班级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
2.从环境创设入手,为幼儿营造宽松、温馨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
宽松、愉悦、温馨的家庭式氛围的创设,对班级孩子的常规形成十分重要。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才能让幼儿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更加热爱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以前很多老师都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觉得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从幼儿这一方考虑。如自由活动时,这本来就是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幼儿有自主选择权,这是幼儿一天生活中唯一可以自己做主的时间了,可老师们还是给剥夺掉了。幼儿有抵抗意识在所难免。现在自由活动环节,我总是会问幼儿想做什么,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权。如果意见不统一,我就会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决定。对于我这样的做法,幼儿都非常满意,在进行自主游戏时,由于是他们要求要进行的游戏活动,他们都能认真听我安排,按照我定的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3.从一日生活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教师应从幼儿一日生活基本要求入手,从幼儿身边的小事做起,有计划有目的地抓好班级常规培养工作。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入园、盥洗、进餐、午睡等。这些活动虽然很平常,天天如此,但是从这些琐事中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规定幼儿来园时间,并请家长配合做好这项工作,从而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作息制度习惯;吃饭时,要求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挑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讲话,不浪费粮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培养幼儿快速午睡和正确睡眠姿势,不趴着睡,不把头蒙在被子里睡,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上课时,要求幼儿认真倾听、积极举手发言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还可以选择幼儿比较熟悉喜欢的歌曲或律动做为男、女小朋友入厕、喝水、收拾玩教具的音乐,这样即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让幼儿在音乐中建立了常规意识。幼儿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比较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不怕反复的练习,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4.从安全教育入手,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的条件下我们才可以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幼儿园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的能力、身体活动能力、自理能力以及识别危险物品和防御能力等方面都较差。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有时不仅难以避免所面临的危险,甚至会不知不觉地制造危险,这就需要成人的精心照料和保护,既要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又要逐步地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教育和能力培养。如:在幼儿盥洗、午睡、进餐等一些细小环节上,让幼儿能从教师简单易懂的要求中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如提醒幼儿在盥洗时不要拥挤,以免发生摔伤事件;午睡时被子不要蒙在头上以免发生窒吸。平时还进行安全自查工作,及时地对班级里的桌椅,午睡室的床铺等进行检查,发现情况立即处理。利用幼儿爱听故事的心理,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问题编成简短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积极进行正面引导,用榜样的力量教育、感染幼儿,使安全变成幼儿的自觉意识。
5.从家园共育入手,激发家长的主人翁意识
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只有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协作,孩子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在家园合作中,我们认识到: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平等的合作与互动,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愿望会更高,态度会更积极,参与活动也会更主动。所以,虚心听取、尊重家长的建议和意见,接受合理、科学可取的教育方法,让家长感受到自己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才能激发家长的主人翁精神。例如,我们在班级,给及时完成家庭教育作业的家长粘贴小红花;也有班级组织亲子活动时,让家长参与活动的策划、准备。在家园共庆的欢乐气氛中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是如何寓教于乐,怎样组织指导孩子活动的,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同时也让家长有主人翁的感觉。只有家长体会到自己在家园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愿意接受教师提出的要求,积极地配合教师的工作,从而班级工作质量也就会得到提高。
幼儿园班级如何进行管理
1、小班生活常规管理的常用方法
(1)示范、模仿法
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取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
例子:学习抹椅子的常规时,教师先用对比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抹椅子的兴趣,出示两张椅子,一张干净,一张脏,问幼儿:“你喜欢哪一张椅子?怎样使椅子变干净呢?”然后,教师示范抹椅子,让幼儿掌握抹椅子的方法:“拿一块抹布放在椅子上,将抹布对折后再对折,变成一个小正方形。小手抓牢抹布,先抹桌面,从外向里抹,再抹椅背椅腿,最后抹横档。”(强调要蹲着抹,抹布的一面脏了可换另一面。)然后请幼儿来练习抹椅子。
(2)文学作品的妙用
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可以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也可以利用故事、图片、木偶等文艺作品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进行生活常规的管理。
例子:在洗手的时候,我们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甩三下,一二三,关好水龙头,擦干手指头。”这样儿童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任务。
(3)在游戏中学习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
例子:开学初,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在各种图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标志图做朋友,并贴在茶杯和毛巾架上,使幼儿很快的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茶杯和毛巾。
(4)红五星的作用
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可在班里开辟“宝宝学会了”专栏。把每个小朋友的照片贴在专栏里,并根据一个阶段的生活常规教育要求进行评价记录。如小朋友学会了自己吃饭,不挑食,就在吃饭那一栏里画一个五角星,如小朋友能遵守睡觉的规则,就在睡觉那一栏里画一个五角星等。这样,既记录了幼儿的表现,同时鼓励了幼儿上进,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小朋友为了争做好宝宝,努力认真地遵守着各项常规。
(5)个别教育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影响遵守规则的原因和幼儿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异,而情绪、经验、疲劳或环境则是构成破坏规则的因素。教师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的进行教育。
2、中班班生活常规管理的常用方法
(1)榜样示范法
它是指通过树立榜样并引导幼儿学习榜样以规范幼儿行为,从而达成管理目的的方法。榜样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使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也可以使文艺作品中的,可以是同伴的榜样,也可以是成人的榜样。其中,教师必须注意自身正面榜样的建立。
例子:吃中饭的时候,孩子们正津津有味的吃着,班上的两位老师也分别从教师餐厅打来了饭菜。他们坐在小朋友中间,和小朋友一起进餐。其中的一位老师对小朋友们说:“大家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自己却和另一位老师唧唧呱呱的边说边吃,还把碗里的大葱一根根的挑出来放在桌上。不难想象,在这位老师的“言传身教”下,班上的幼儿能培养安静进餐和不挑食的好习惯吗?
(2)行为练习法
行为练习的目的在于强化幼儿正确的道德认识,使幼儿正确的道德行为转化成良好的习惯。行为练习可以分为两种:自然生活环境中的行为练习和特意创设环境中的行为练习。行为练习法也可以渗透到游戏中去。
自然生活环境中的行为练习例子:在教幼儿叠衣服的方法和顺序后,可以马上组织全班幼儿开展叠衣服比赛,看谁叠得快,叠得整齐。发现不符合的现象,教师可让幼儿反复练习。
特意创设环境中的行为练习例子:户外活动后,许多幼儿多脱了衣服,教师随机创设了一个把脱下来的衣服乱七八糟堆放在一起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从而体验不愉快的情绪,然后去手动收拾整理,让幼儿体验愉快的情绪,这种对比鲜明的情绪,将促使幼儿自觉地把脱下来的衣服整齐叠放在固定的地方。
(3)及时补强法
补强法是美国哲学博士詹姆斯Ÿ多伯森提出的。他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他认为如果要让补强发挥最大的效用,就应该在令人满意的结果出现后的短暂时间内提供奖励或表扬,如果时间拖得太久,补强的作用就会淡化、减弱或消失。在幼儿出现满意的行为时,成人应给予及时的补强,做出及时的奖励或表扬,这种奖励或表扬可以是物质的(小红花、小贺卡),也可以是精神的( 微笑、亲抚)。
(4)图示图表法
图示图表法由图示和图表两部分构成。图示就是将抽象的常规要求用一幅直观形象的画面展示出来,并注上简单的文字提示。图表是记录幼儿表现的各种表格。如:幼儿进餐情况记录表
姓名
常规项目
选择图示
奖励标志
×××
吃饭一份饭菜
贴图示
其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收集奖励标志,讨论设定什么标志奖给哪种好行为。如小猫咪奖给午睡表现好的幼儿,小白兔奖给爱清洁、讲卫生的幼儿等。这种图示图表每人一份,所含内容是一样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周评比一次或两次,幼儿展开比赛。这种图示图表法,直观形象,幼儿一看就懂,很感兴趣,对常规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大班生活常规管理的常用方法
(1)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
生活常规的内容涉及健康、社会、语言等许多领域,因此,教师可将生活常规的内容通过正规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付诸实施。以直观生动的方法,让幼儿理解生活常规的内容,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帮助幼儿练习巩固,形成动力定型。
例子:为了让幼儿懂得保护牙齿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老师设计健康活动《小熊学刷牙》,通过故事《小熊拔牙》、出示牙齿模型,再进行实际练习,不仅让幼儿明白道理,还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在日常生活中随机教育。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情况。而这些情况中就蕴含着教育的内容,随机教育的契机最多。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有效的教育时机,及时实施随机教育。
例子:有个孩子因挖鼻子使鼻子出血,于是,老师抓住这一机会告诉幼儿鼻子的作用及挖鼻子的危害,告诉幼儿以后当鼻子发痒的时候应该怎么办。这样,教师利用这一情况让幼儿接受了一次很有实效的健康教育。
幼儿生活常规建立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帮助时必不可少的。因为教师的肯定评价可以提高幼儿遵守生活常规的自觉性,教师的帮助可以提高幼儿遵守生活常规的行为水平。同时,教师还要对已建立的生活常规进行监督和评价,防止有反复的倾向,坚持一贯一致的教育。
例如洗手这一卫生习惯,从小班刚入园教师就开始要求,到了大班依然不能放松要求,做到经常检查、监督,对于个别随便的幼儿要给予个别帮助,对坚持要求洗手的幼儿要给予表扬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