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肛运动中医养生之道_中医提肛运动的养生方法
提肛就是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运动.是中医养生的方法,不妨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提肛运动中医养生之道,欢迎大家的阅读!
关于“提肛运动”
人们提到“提肛运动”时,常常与治疗痔疮、脱肛等肛肠疾病联系起来,总是在肛肠术后才主动或被要求的去做提肛运动。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提肛运动不仅仅能治疗痔疮等肛肠疾病。
提肛运动辅助治疗内痔的原理是通过使肛门周围的肌肉及软组织一张一弛的运动,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和肛门、直肠部位的抗病能力。此外,还有关于按摩会阴穴加提肛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子宫脱垂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痔、脱肛患者都适用提肛法治疗,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大家:内痔急性发炎或脱出嵌顿、肛周脓肿等患者不宜使用提肛运动疗法。同时,提肛运动只做为辅助疗法,并不能取代医学上的治疗,因此,得了肛肠相关疾病,还应及时到医院确诊治疗。
“提肛运动”的本质:
株洲强生肛肠医院肛肠专家提醒:提肛运动不仅能治疗痔疮脱肛、帮助术后康复,还能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子宫脱垂,但是它的作用并不仅仅只是这些,其养生作用、健身效果更是超乎想象。
“提肛”顾其名是在于对肛门的提落,而窥其真正含义,并不在于提肛,而是在于对“会阴穴”的提松和升降,此功法的真正奥秘就在于此——会阴穴是任脉、督脉、冲脉所起之处,任脉主阴,督脉主阳,会阴穴通过任、督二脉可以总领人体诸阴脉和诸阳脉,所以会阴穴是养生最关键的部位。随着会阴穴的升降与跳动,引元精自尾闾关沿脊椎督脉上升入脑,然后再循任脉下降入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周天循环。小周天一开,诸经诸脉则能畅通无阻,经脉通畅则百病难侵。所以“提肛术”看似简单,但它却是使任督二脉周行全身的强身大法。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人的“天门要常开,地户要常闭”。所谓“天门”即百会穴,“地户”即会阴穴,往上提会阴穴就等于把地户关闭,而百会穴由于督脉的冲击而打开。会阴穴松降则开,开使周身散乱之气得以归元。一提一降之间,使人降低消耗、激活心脉、培植真气,增进健康。所以有人将“提肛术”称之为“回春术”、“保龄功”。常练此功可以会使肾脏和生殖系统转弱为强,进而增强人的精神和活力,延缓人的心理、生理、身体包括面部的衰老。
中医养生提肛运动的方法
提肛的具体做法很简单,主要有三步:
①在吸气的时候将意念集中于会阴;
②然后用力上提肛门,连同会阴一起向上提;
③这时,肛门会紧缩。持续一会,随呼气放松肛门。
经常提提肛门,对防治脱肛、痔疮等疾病非常有效,而且,这种方法所花费的时间也不过是一两分钟。每天做十余次即可。
养生之道——提肛
当然,提肛还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它对治疗女性阴道松弛、男性早泄、阳萎、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等也很有效果。以前,我治疗过这种朋友,40多岁的中年女性,半年来,尿失禁让她痛不欲生,经常以泪洗面。她见到我的时候,说:“我不敢哭,不敢笑,甚至连咳嗽都会引起尿失禁。唉,要不是孩子正在上大学,我真想死了算了。”
于是,我把提肛养生法教给她,让她在家里坚持做,并且鼓励她要对自己有信心。两个月后,她的尿失禁已经完全好了,她感叹说:“我总算又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了!”
养生之道——提肛
前面提到的提肛养生法侧重讲它的治病功效,其实,它保健的作用要比治病大多了。
督脉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人体上的阳经。人身上的六条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都归督脉管。因此,它有“阳脉之海”的美誉。我一直认为,督脉就像是一个专门生产煤、石油等能源的基地,有了它,就有不断的能量产生,人才可以生生不息。
督脉运行的线路图是怎样的呢?《素问·骨空论》中记载:督脉始于小腹内,然后经过会阴往后走,经过肛门,沿着脊柱一直往上走,由风府穴进入脑内。另外,它也可以一直走到头顶,然后往下走,沿着额正中直至鼻子的下方,也就是上牙龈的正中间。
养生之道——提肛
提肛配合按摩穴位
提肛配上按摩几个穴位,效果会更好。
督脉与任脉、冲脉相通,又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相合,连着心、肾、脑等器官。经常做提肛运动,不但可以温补肾阳,还可以醒脑提神。在这里,我简要地提一下督脉上的几个重要穴位。大家在做完提肛运动后,再按摩一下这几个穴位,效果会更好。
命门: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是养生保健中一个很重要的穴位。
经常按摩命门穴,能起到壮阳益肾、强腰壮膝、固精止带、疏经调气的作用。对四五十岁的朋友来说,这可是一个能解决难言之隐的最佳穴位。
灵台:灵台穴位于第六胸椎棘突下。灵台穴具有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老年朋友经常照顾它,就不怎么需要家人来照顾了。
大椎: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我们把脖子向下弯,最高处下的凹陷就是大椎穴的所在了。这个穴位有解表清热、疏风散寒、熄风止痉、肃肺宁心的作用。如果你有多汗、怕冷、头痛、咳喘等症状,可以多按一按这些穴位,不适感很快就缓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