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500例护理体会

2016-11-11

【摘要】目的 总结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5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以洛美沙星250ml+替硝唑200ml进行盆腔灌注治疗,同时给予灌注前后精细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5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患者良好配合,灌注前后未发生因护理原因产生的并发症。结论 加强慢性盆腔炎患者盆腔灌注治疗前后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盆腔灌注 慢性盆腔炎 护理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多发病症。是女性盆骨内组织器官的炎性改变。我院自2007年元月开展了盆腔穿刺灌注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症,效果较为理想,现将临床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2007年元月至2010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诊治盆腔炎患者500例,年龄在23—50岁,平均年龄31.5岁,病程3—6个月。临床表现为慢性下腹隐痛,反复发作,子宫附件区压痛。

1.2 诊断标准

参照第七版妇产科学,临床症状有下腹部坠胀痛,腰骶困痛,月经期及性生活后加重,肛门坠胀,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宫外孕史或不孕史等。查体: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妇检:阴道充血,见多量浓性分泌物,后穹窿可有触痛(未婚者行肛查),宫颈充血,水肿,举痛,摇摆痛明显。宫体增大,饱满,压痛明显,活动度受限。附件:增粗,增厚或有包块,压痛阳性。辅助检查:血象白细胞级中性粒细胞增高,B超提示:输卵管增粗,盆腔有积液。

1.3 治疗方法

药物:洛美沙星250ml+替硝唑200ml,或生理盐水200ml克林霉素0.6g+替硝唑100ml。灌注前微加热以减少灌注后腹膜刺激症及胃肠道副反应。灌注后TDP理疗15—20分钟。灌注方法,常规消毒后选?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为穿刺点,嘱患者排空膀胱后平卧位鼓气,以BD16G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垂直进腹,有落空感后快速拔出针芯,将输液管接至留置导管,向腹块快速灌注上诉抗生素液体,灌注完毕拔除导管,碘酒消毒穿刺点,用纱布覆盖穿刺点,胶布固定8小时后取下纱布即可。灌注后嘱患者注意变更体位以利药物吸收,以疼痛侧卧位为主。灌注一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3-5天,进行第二疗程灌注治疗。以利于药物充分吸收。次月月经干净后3—7天复查妇科检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临床诊断治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血象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血象接近正常。无效:症状。体征无缓解或改善,血象仍高。

盆腔灌注疗效显示

例数 显效时间 治愈 好转 无效

500 1天 300例 170例 20例

1.5 一般护理

取半卧位休息,利于炎症局限,加强营养,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交叉感染,避免不必要的复查防止炎症扩散。

1.6 会阴部护理

保持局部清洁,嘱患者勤换内裤,防止局部感染。阴道分泌物多及阴道流血者垫消毒卫生巾,禁盆浴,性生活,阴道灌注等。

1.7 盆腔灌注的护理

向患者讲解盆腔灌注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取平卧位。穿刺侧可适当垫高,避免盆腹腔内脏损伤,放液不畅时,穿刺点移动。穿刺成功后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穿刺完毕后嘱患者休息,观察10到25分钟。

1.8 盆腔灌注副反应的护理

少数患者灌注后,有腹泻或便秘,嘱患者灌注后忌食辛辣及生冷饮食,给腹部热敷。盆腔灌注过程中有轻度下腹痛,腹胀,恶心,大多数患者于次日症状缓解。个别患者有腿部不适,为灌注液刺激腹膜所致。嘱患者灌注后变换体位,给腹部及腿部TDP理疗后,症状多会自行缓解。

1.9 健康指导

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信任和满意,便于双方沟通,告知患者盆腔炎易反复发作,且多来自产后,刨宫产,流产及妇科手术操作后及经期不洁等。因此预防极为重要。做好避孕措施,注意经期卫生,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平时多注意运动,多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心清愉快是预防的要点。

2 讨论

盆腔灌注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能够明显提高抗生素的局部血药浓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使病灶部位迅速吸收药物,促进粘连受损组织修复,促使增生组织吸收,有效改善炎症所致的盆腔淤血状态,达到消炎止疼,缩短病程,彻底解决附件炎,盆腔炎易复发的问题。同时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静脉用药治疗盆腔炎,患者花费时间多,药品及治疗费用高于盆腔灌注,停药后易复发,好转慢,同时药物副反应持续时间长。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操作简易,深受患者欢迎,故应推广。

参 考 文 献

[1]护理与康复:2009年5月宫腹腔镜联合术后行盆腔滴注治疗不孕症的护理.

[2]当代医学:2009年15卷15期氧氟沙星,甲硝唑等联 合盆腔灌注配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

[3]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9.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