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精选4篇

2016-12-01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一: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文章真挚感人,读后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我上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 我把“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以下是我教《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反思:

(一)教学思路体现了“一条主线,两个场景”。条理清楚,令人一目了然,突出了教学重点。“一条主线”就是感悟父亲的了不起。“两个场景就是”:一是别人劝阻父亲别挖的场景;二是父亲奋力挖掘38小时的场景。

(二)充分引导了孩子们读,让同学们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时有层次感,有目的性。例如在重点段12自然段中,我先引导孩子们读出父亲的累,然后通过想象写话,让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读出感受。接着当学生明白父亲之所以能坚持,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永恒的承诺,有希望,又要同学们带着希望去读。在课堂上我采取了多种方式读,有评价读、范读、想象画面读、引读,齐读等形式,在层层推进的朗读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从学生的朗读中我可以感受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在不断升华。

(三)注重了学生的自读感悟,我让学生边读边写批画;抓住重点词语,重点段落去理解课文,渗透了学法的指导。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进行句子的对比,体会写作特点等语言文字训练,使课堂教学比较扎实有效。

(四)贯穿了读写结合,给学生们练笔的机会。在这节课中,我进行了“想象写话”,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们更深地走进父亲,情不自禁地感动于父亲的了不起。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了我的不足:

(1)教学时间紧,学生自学时间偏短,写话时间、交流感悟的时间也偏少。

(2)在教学中,我面带笑容,与文章那分深沉的基调不太协调 。

(3)课堂气氛不太活跃,学生的情绪没带动起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二:

听后隋老师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在深入的研究了教材后,今天我也上了这节课。

课堂上我引领学生体会这对父与子的“了不起”。学生能从其他父母的表现中体会到这位父亲的伟大和对孩子深沉的爱。在5——11节的学习中,我让学生在想象,补充父亲和有些人,消防队长,警察的对话。通过这一活动的设计学生初识非逻辑对话在表达中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父亲救子之心的急切和忘我。

在体会救人艰难时,我又引导学生想象三十八小时这一时间有多长,平日里我们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作什么,而父亲在这三十八小时里做了什么——他只是用手不停的挖,不曾喝水,不曾睡觉,不曾休息,不顾一切的,只有一个念头支撑着他——“儿子在等我!”。通过这一联系生活实际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正式这样一个信念让他有了惊人的毅力,有了非凡的举动。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对这一父亲更加钦佩,对父爱感受也更进一层。

结尾处我有引导学生选择文中一角色对父与子说点什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三: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是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

课前备课时,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和重点,对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精挑细选,对所教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提问。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子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课堂上讲课时,我力求提出的问题围绕课文重点,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段落,重点是课文的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体会38小时有多长,平时这么长的时间,人们都干些什么,而父亲的38小时只是在干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快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说儿子了不起,我让学生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到了什么,在老师的讲述下,引导学生体会年仅七岁的阿曼达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食物,没有水,只有恐惧与危险的情况下,苦苦等待父亲的救助,但他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在出去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子不起。这时,我又提问:“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是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波澜。是有效提问。

这节课上完后,我及时的反思了本节课上的提问是否是有效提问,我觉得本节课能抓住课文重点精心设计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是有效提问。但我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还是有不足之处,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却忽略了其他细微的地方。这样是不够全面的,例如在教学“劝说”父亲部分,没有强调指出,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当时的情势是那样的危急。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