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论文

2017-06-08

初中阶段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更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中学时期的他们更是一群叛逆孩子,种种的因素使得大部分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论文篇一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解决的对策》

摘 要:初中阶段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更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中学时期的他们更是一群叛逆孩子,社会竞争的激烈性、父母的过高要求、自身愿望的难以实现,这种种的因素使得大部分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怎样调节他们的心理,使他们慢慢走出困境,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生 心理健康 问题 成因 对策

在生活中,每个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健康。感冒了,发烧了,家长会十分操心地叮咛孩子吃药,如果严重了,会毫不迟疑地听从大夫的建议……打点滴!直至完全康复。然而,在学校中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还出现厌学、暴力倾向等这样那样令老师家长头疼的问题呢?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还包括躯体和生理的完美性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具体地说,健康包括躯体、器官等生理方面的正常发育,也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与人格特征以及社会适应等心理方面的正常发展。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统一起来,才是完整的健康。”

依据上述标准,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调查结果显示,真正符合健康定义、达到健康标准的人群只占5%,有约20%的人群是需要诊治的病人,其余75%的人群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其实是心理疾病。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公布的对全国中学生的多年调查结果,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在最近一次对北京市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查中,结果显示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一是学习压力感;二是偏执,总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任,自以为是;三是敌对,经常与人抬杠或者有暴力倾向;四是人际关系敏感;五是抑郁,认为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六是焦虑,心里烦躁;七是自我强迫现象,明知没必要做还要做;八是适应不良;九是情绪不稳定;十是心理不平衡性,对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而感到不平。

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思想品德教学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之一。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学校来说,应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和放大以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中学生的审美观、审美标注在悄然变化着:他们认同运用知识改变命运,通过自己的奋斗追求高品质的时尚生活;他们也喜欢告别用“飞吻”着装求“另类”,呆着耳机很轻狂的走在大街上,嘴里有无数的“网络词汇”,总觉得这样的派头才叫“酷”。美在当代中学生的身上体现的很多元。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可以花大把的时间去引导学生讨论和认识:着装仪表的美、内在气质的美、道德品质的美,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美……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的审美,要求学生在“美”中绽放自我。

2.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腾飞,有很多人在抱怨:“钱多了,情淡了”。由此,折射出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们对爱的呼唤、对情的渴求。而孩子们又会表现得怎样呢?

生活中的父母关心、呵护着孩子不断长大,而当父母阻挠孩子的某些要求时,有很多孩子会拿自己的“命”来要挟父母,无奈的父母摇头、叹息。甚至,有报道称,一中学生因父母阻挠其上网玩游戏而心生忌恨,竟在饭菜中投毒,害死父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瘾”危害了无数的孩子,据报道:一中学生在网吧玩暴力游戏时,与同伴发生口角,激动的他拔刀取其性命后,依然沉浸在网络游戏中,浑然不觉。近日,有这样的一则报道:一13岁的少年,将一个3岁的孩子从电梯口骗回自己家中,百般折磨后,将其从16楼的窗口扔出。然后,竟若无其事地帮3岁孩子的奶奶寻找孩子……

这一幕幕血的教训带有偶发性但它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无尽的、深刻的。是什么让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变得如此残暴,如此丧尽天良!每一个惨剧的背后都有着纷繁复杂的具体原因,但由于爱的缺失、爱的教育的缺失,是最关键的社会根源、社会因素。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就应该从正面大力的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爱”?怎样去“爱”?要求学生不仅仅要爱自己,还要爱父母、爱老师、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懂得“爱”的博大。

3.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坚强意志品质教育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响亮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口号的本意是唤起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对孩子成长的关注。而今天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很多家长一味地宠孩子、惯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儿苦。结果,导致孩子形成怕吃苦、不吃苦,甚至认为不能吃苦、不能受委屈的不健康思想。有些学生会因老师严厉的就闷闷不乐好几天;有些学生因考试失利而意志消沉;有些孩子因陷入早恋的误区无力自拔而自甘堕落,任学习成绩一滑再滑。甚至,在某中学还发生了这样的事:一女生因同学冤枉她偷钱了,竟选择从五楼跳下,以此证明自己的清白。

如今的青少年真是太脆弱了。与此同时,现在的孩子因接受的信息丰富,自我意识强、认识水平普遍较高。比如,在一次“我长大了干什么?”的问卷调查中,许多孩子都选择从事高、尖、新的科研工作、考古工作、设计工作等,而选择像老师、医生这样的大众职业的很少,原因是不甘平庸。有豪情壮志却未必有为实现壮志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吃苦耐劳品质,而这种心理和现实的落差,如果解决不好,就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的道理,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挫折,以合理的方式应对挫折。主动在生活中自找“苦”吃,增强抗挫能力,做意志坚强的人。

4.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的思想教育

加强合作与交流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不善于合作,就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不会合作,就必然会处于孤立和被动的地位。而现如今的青少年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强调自我,与人相处时易冲动、易偏激。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强化认识合作的意义,要求学生宽容他人,理解他人,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就显得重要而实用。

参考文献

[1]《家教》(赵石屏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第二版)

[2]《家庭教育热门话题》(刘元璋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3年2月第一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