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知识题库
随着地震灾害发生的频度不断上升,应对地震灾害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成为政府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防震减灾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防震减灾知识题库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防震减灾知识题库
一、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错)
正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
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对)
3、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对)
4、《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于2008年3月30日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正。(错)
正确:《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于2011年3月30日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正。
5、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防震减灾标准。(对)
6、对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防御为主,预防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错)
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8、防震减灾规划一经批准公布,应当严格执行;因震情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对)
9、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妨碍、破坏防震减灾工作的行为有制止和举报的权利,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对)
10、《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错)
正确: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主管部门负责专业建设工程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和施工的监督管理。(错)
正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等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专业建设工程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和施工的监督管理。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对)
13、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的。(对)
14、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联合制定的。(错)
正确: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的。
15、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对)
16、地震烈度区划图是以地震烈度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区域的图件。(对)
17、我国新建的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扩建与改建的建设工程不必按抗震设防要求建设。( 错)
正确: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必须按抗震设防要求建设。
18、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以地震动参数(如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区域的图件。( 对 )
19、地震小区划是根据地震区划图及某一区域(场地)范围内的具体场地条件给出抗震设防要求的详细分布。包括地震动小区划和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等。( 对 )
20、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 对 )
21、对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中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先行审批通过。(错)
正确:对于项目可行性论证或者项目申请报告、工程设计中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有关主管部门不得审批。
22、地震安全性评价指对具体建设工程地区或场地周围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活动性、地形变等的研究,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按照工程应采用的风险概率水准,科学地给出相应的工程规划和设计所需的有关抗震设防要求的地震动参数和基础资料。 (对)
23、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按照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错)
正确: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24、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震烈度复核、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地震动时程曲线)、地震小区划、场区及周围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场区地震灾害预测等。 (对)
26、经过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可以作为该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对)
27、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进行抗震设防。(对)
28、因为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别负责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设计和施工,所以建设单位不需要对抗震设防要求的设计施工负责。(错)
正确: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29、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要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防。(对)
30、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地震小区划图都可以用于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对)
31、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该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向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提出确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申请。(错)
正确: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该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向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提出确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申请。
32、对项目可行性论证或者项目申请报告、工程设计中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有关主管部门不得审批。(对)
33、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根据可能发生的地震破坏程度和强地面运动参数的大小所做的地震区域划分。(错)
正确: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址和场址周围的地震活动与地震地质环境的分析,按照工程设防的风险水准,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
34、平面和竖向结构均不规则的建筑工程必须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来确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对)
35、四百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的门诊楼和住院楼必须要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来确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错)
正确:五百张以上床位的综合性医院的门诊楼和住院楼必须要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来确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
36、长度为九百米的地下隧道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错)
正确:长度大于一千米的地下隧道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37、位于边远地区的建设工程,由于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因此可以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错)
正确: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差的边远地区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38、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单位已经取得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核发的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后,开展业务工作不需要到县级以上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进行业务登记。(错)
正确: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单位应当在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进行业务登记,并接受管理和监督。
39、已经建成的学校教学楼,虽然没有采取抗震设防措施,但是因为其建成时间较早,没有必要采取抗震加固措施。(错)
正确:已经建成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型场所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40、农村的建制镇、集镇规划区公用建筑必须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对)
41、各级人民政府对于农村民居等建筑,应当制定相应政策,采取建设示范点、免费提供设计图纸等措施,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对)
42、建设工程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可以对建设单位处三万元以上五十万以下的罚款。(错)
正确:建设工程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可以对建设单位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43、建设工程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可以对建设单位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
4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和专业队伍建设,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对)
45、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根据地震活动趋势,提出确定和调整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对)
46、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加强地震监测工作,制定中长期预报方案,建立震情跟踪会商制度,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错)
正确: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加强地震监测工作,制定短期与临震预报方案,建立震情跟踪会商制度,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
4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加强对地震活动与地震前兆信息的检测、传递、分析、处理和对可能发生的地震地点、时间和震级的预测。(对)
48、一次齐发爆破用药相当于四吨梯恩梯炸药能量以上爆破作业,公安机关应当在办理审批手续后,及时告知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并在爆破作业七日前向社会发布信息。(错)
正确:一次齐发爆破用药相当于四吨梯恩梯炸药能量以上爆破作业,公安机关应当在办理审批手续后,及时告知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并在爆破作业三日前向社会发布信息。
49、地震监测台网建设,由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
50、全省地震监测台网,由省级地震监测台网和市、县地震监测台网组成。(对)
51、市、县地震监测台网的中止或者终止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提出申请,报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对)
52、核电站、水库大坝、特大桥梁、重要发射塔等重大建设工程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强震动监测设施。(对)
53、重大建设工程设置的强震动监测设施的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由地方政府承担。(错)
正确:重大建设工程设置的强震动监测设施的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
54、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对)
55、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造成危害。(对)
56、《江西防震减灾条例》第17条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核发选址意见书时,应当征求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的意见。(错)
正确:对国家规定的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核发选址意见书时,应当征求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的意见。
57、省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统一向社会及时发布地震预报。 (对)
58、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散布有关地震的谣言;对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的有关地震谣言,当地人民政府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澄清,消除影响。(对)
59、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必须及时核实、上报地震异常信息。(对)
60、在紧急情况下,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四十八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同时向省人民政府及其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对)
61、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建设的要求,组织实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建设,为地震灾害发生后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和重要工程设施的紧急自动处置提供依据。(错)
正确: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建设的要求,组织实施省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建设,为地震灾害发生后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和重要工程设施的紧急自动处置提供依据。
62、坝高100米以上、库容5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应当由地震部门负责水库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错)
正确:水库建设单位负责水库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具体工作可以委托具备相关能力的单位承担。
63、《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第18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散布有关地震的谣言;对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的有关地震谣言,省人民政府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澄清,消除影响。(错)
正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散布有关地震的谣言;对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的有关地震谣言,当地人民政府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澄清,消除影响。
64、依照国家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市、县两级人民政应向社会及时发布地震预报。(错)
正确: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在紧急情况下,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同时向省人民政府及其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
65、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经过研究后可以发布地震预测意见。(错)
正确:任何单位和个人根据地震观测资料和研究结果提出的地震预测意见,应当向所在地或者所预测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书面报告,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书面报告,不得向社会散布。
66、在紧急情况下,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三个月之内的临震预报,同时向省人民政府及其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错)
正确:在紧急情况下,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同时向省人民政府及其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
67、重大建设工程设置的强震动监测设施的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对)
68、坝高50米以上、库容5亿立方米以上,且可能诱发5级以上地震的水库,应当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错)
正确:坝高100米以上、库容5亿立方米以上,且可能诱发5级以上地震的水库,应当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
69、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分级发布制度。(错)
正确: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70、人员密集场所,如医院,应当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错)
正确:人员密集场所,如医院,应当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备案。
71、地震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对)
72、地震预报意见发布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预报的震情可以宣布有关区域进入临震应急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地震应急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应急防范和抗震救灾准备工作。(对)
73、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地震震情和灾情等信息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不可以越级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错)
正确: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地震震情和灾情等信息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
74、国家鼓励、扶持地震应急救援新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调运和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装备,提高应急救援水平。(对)
75、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应当配备相应的装备、器材,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能力。(对)
76、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在实施救援时,应当首先对倒塌建筑物、构筑物压埋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对)
7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协调配合,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和医疗救治队伍快速、高效地开展地震灾害紧急救援活动。(对)
78、地震灾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外国救援队和医疗队开展紧急救援活动予以支持和配合。(对)
79、县级人民政府应保持地震应急预案的稳定性,不予修订。(错)
正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根据情况变化适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80、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受灾群众的就业工作,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就业。(对)
81、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并提供物资、技术和人力等支持。(对)
82、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一般不给予补偿。(错)
正确: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83、地震灾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保护典型的地震遗址、遗迹,作为防震减灾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基地,并列入灾区的重建规划。(对)
84、地震发生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特殊地区,可根据需要适当提高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级别。(对)
8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和捐赠款物的监督检查制度,并及时受理投诉和举报。(对)
86、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错)
正确: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87、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地震灾害。(错)
正确: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88、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5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错)
正确: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89、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对)
90、地震三要素分别是:发震时间、地点、震级。(对)
91、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中。(错)
正确: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92、震中距是指从地面上的一点到震中的距离。随着震中距越大,也就是离发生地震的地方越远,地面造成的损失越小。(对)
93、从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叫震源。(错)
正确:从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叫震中。
94、震源到地球表面的垂直距离叫震中距。(错)
95、震源深度在50公里以内的称浅源地震,在50~300公里的称中源地震,在300公里以上的叫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小。(错)
正确:震源深度在60公里以内的称浅源地震,在60~300公里的称中源地震。
96、我们通常用经纬度表示震中位置。(对)
97、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对)
98、通常情况下,随着震中距越大,也就是离发生地震的地方越远,地面造成的损失越小。(对)
99、地震时,地面遭受破坏的程度叫强度。(错)
正确:地震时,地面遭受破坏的程度叫烈度。
100、地震观测:对地震活动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形变动等相关现象的观察与测量。(对)
101、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横波和纵波。(对)
102、地震时人多半会先感觉到先上下震动,后左右震动。因为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要快。
103、地震速报:对已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等的快速测报。(对)
104、地震预报包括4种类型:地震长期预报、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对)
105、地震部门专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向社会发布他作出的地震预报意见。(错)
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除发表本人或者本单位对长期、中期地震活动趋势的研究成果及进行相关学术交流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
106、任何一个科学家或地震台站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错)
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除发表本人或者本单位对长期、中期地震活动趋势的研究成果及进行相关学术交流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
107、救人原则:先救远,后救近;先救难,后救易。(错)
正确:救人原则: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
108、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诱发地震。(错)
正确: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诱发地震是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109、遭遇地震时应当就近躲避到窗口和外墙边。(错)
正确:遭遇地震时应当就近躲避到开阔地带。
110、根据地声的特点,能大致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一般说,如果声音越大,那么地震也越大;反之,地震就较小。(对)
111、当得知地震预报消息后,应及时清理杂物,把杂物放到门口、楼道。(错)
正确:当得知地震预报消息后,应及时清理杂物,保持安全通道畅通,做好随时疏散准备。
112、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对)
113、我国地震灾害严重,主要原因是我国国土面积大,地震分布并不均匀。(错)
正确:我国地震灾害严重,主要原因是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建筑物抗震性能差等。
114、应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工作及时、高效、有序的开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对)
115、在室内避震身体应采取的姿势是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对)
116、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对)
117、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结构物的地震破坏。(对)
118、解放后,我国发生的灾害性地震,如邢台、海城、唐山都在东部地区,所以我国地震分布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多。 ( 错)
正确:两者无必然联系。
119、按地震成因分,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诱发地震。(对)
120、在天然地震中,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的地震是构造地震。 (对)
121、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对)
122、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塌陷地震。(错)
正确: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火山地震。
123、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火山地震。(对)
124、由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称人工地震。(错)
正确:因岩层崩塌陷落而形成的地震,如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称塌陷地震。
125、由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人工地震。(对)
126、地震应急活动只是政府的事,与任何组织和个人无关。(错)
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八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127、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没有按抗震设计进行设防,建(构)筑物建在活断层上、建(构)筑物位于软弱地基上、抗震设计不合理、不按标准施工。(对)
128、我国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建的地震观测台是1950年建立,位置在南京。(错)
正确:北京鹫峰地震观测台。
129、动物异常的原因很复杂,很多时候与地震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在观察它们的变化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对)
130、震前地下水发生的异常变化是一种很重要的地震前兆现象,因此震前地下水发生的异常变化是目前预测预报地震的重要手段之一。(对)
131、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科学家称它们为前震。(对)
132、根据地声的特点,能大致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一般说,如果声音越大,声调越沉闷,那么地震也越小;反之,地震就较大。(错)
正确:根据地声的特点,能大致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一般说,如果声音越大,声调越沉闷,那么地震也越大;反之,地震就较小。
133、防震减灾的重点在农村。(错)
正确:防震减灾的重点在城市。
134、我国大多数地震为浅源地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