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山路十八弯的散文
山路七拐八弯,像蛇扭来扭去一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山路十八弯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山路十八弯的散文:山路十八弯
都知道山路十八弯,山路也的确不好走,尤其是下了雨,泥泥泞泞坑坑洼洼。
荣仔今年十三了,上小学四年级,家住在一座大山的脚下,学校在另一座山头上。他每天都要三点钟起床,翻过那座山,走上二十几里的山路。因为隔得太远,荣仔中午都是不回家的,阿姆会在他的布包里揣上两个窝头和一截咸菜。
荣仔啊!放了课不要在路上玩,早些家来。早上临走前阿姆跟他说,镇上的人传着这两天要下雨,咱得搬个地方。
阿公去得早,荣仔是阿姆一个人带大的,死了男人的女人被喊成寡妇、扫把星,没了爹的孩儿就被叫做野杂种,早些年荣仔和阿姆还住在镇子上,后来是实在住不下去才搬进山脚下来的。
荣仔回头看了看那勉强被树杈子支得立起来的破帐篷点了点头,是该换个地方了,要是下了雨,山脚下这个地方的确不咋安全,先不说会不会有泥石流,就是山上冲下来的水就足够把这个破帐篷没了顶。
中午的放课铃一响,学生一哄而散,荣仔走出教室随便找了个树墩坐下来,从布包里摸出那两个窝头,细细的啃着。
阿公没了以后,阿姆带着他也没再嫁,一个女人起早贪黑的上山刮树脂、背干柴,养活他还供他上学也是不容易的。
荣仔想,下午放了学快点赶回去,兴许还能帮阿姆背担柴。
啃完窝头,荣仔站起来抖了抖身上的碎面渣子,低眼的时候看见树墩旁边那一串黑压压的蚁群,想了想,抬脚将他们踩的支离破碎。
午后的天晴了没多久就阴了下来,荣仔坐在教室的座位上,屁股不自在的挪来挪去。教课的老头喊了他几次才稍微老实了,可荣仔的心里依旧不踏实,眼睛时不时的瞄着门外。
直到轰隆一声,天边紧跟着打了一个大大的闪,雨瓢泼似地下了起来,荣仔才从座位上腾地一下子站起。
老师同学都看着他,那么多双眼睛,荣仔脸色发白,捏着布包的手都在抖。
他的喉咙里发出个单音“啊——”却是什么都没‘啊’出来。
老头朝他挥了挥手,然后转过身不再看他,面向着黑板,拿着粉笔刷刷的写着什么。荣仔抖着身子走了两步,眼泪唰的落下来,布包一扔,发疯般的冲进雨幕里。
有关山路十八弯的散文:山路十八弯
很多人都有过“办证求人”的经历,对此深有感触的张先生说,自己曾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都没有办下来一张郑州市的居住证,后来托人找关系,从申请到领证不过花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8月28日河南商报)
张先生为办居住证,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换了3个派出所,也没能把证办下来。可谓办证路上荆棘坎坷、九曲回肠,怎么也走不到终点。无奈之下,张先生选择了中国社会办事习惯做法“求人”,只是熟人一句招呼,峰回路转,居住证很快就办下来了,不可谓“朝中有人好办事”呐。
对于普通人而言,办证需要繁琐的手续和各种证明材料,人在证途前方俨然山路十八弯。而对于有“熟人”的人而言,一句话的功夫,办证又能坐上直达车,分分钟搞定。对于张先生而言,好似一人分饰两角,既演绎了一般办证过程的苦逼窘境,又诠释了“熟人社会”的无奈法则。
有数据表明,人的一生常用的证就要办103个,年初,广州市一位政协委员更公开展示了一幅长达3.8米的《“人在证途”图》,并感叹:中国人不是在办证,就是在去办证的路上,一时间引发人们感叹和吐槽。
相比于证件多,更让民众吐槽的则是办证难。办证为何难,如果在网络一检索,各种论坛、贴吧吐苦水的声音不绝于耳,办证有多折腾和麻烦,各家有各家的哀愁,但是基本离不开几个要素:如工作人员态度生冷,不一次性告知流程;部门之间不协作,感觉办证就是“无头苍蝇”;证明材料要求多而繁;办事程序死板僵化不人性等等。
张先生办理居住证的事例就是如此。有些程序是否显得很多余,比如要求房东带上房产证赶到现场?又如还要求,房东提供全部租户的信息。而有些麻烦的引发则是因为工作人员不告知清楚,比如张先生是否可以在单位开证明的问题,以至于张先生作了无用功。而这些看似合理合法,又被严格要求的程序最终在内部人员一句招呼下碎了一地。
当然,笔者不是提倡办事都去找关系,毕竟这是法所不容的。要解决办证难,不能仅靠托熟人,更不能只是办事群众单方面想办法,最重要是服务部门采取有效举措,既要“简政放权”,下放和精简审批权力权限,又要在作风转变、行政效能、服务流程上不断优化和提升,始终把群众的权利置于首位才是治本之策。
有关山路十八弯的散文:山路十八弯
这是入职以来第一次与众人一同旅游,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总体来说,有欢乐,也有遗憾。这次游玩和我结伴的是关系较好的两位同事,也可以说是新朋友,俗话说:“相聚是缘”,三人行,不亦乐乎!
初春的第一缕朝阳轻抚着我们的脸庞,坐在旅游大巴上,轻轻拉开窗帘,欣赏沿途的风光,穿梭于狭窄的乡间公路,途经皖南地区,进入浙江境内,几经周折,四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临安。这一刻,我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瑞晶石花洞,一朵奇葩】
(介绍: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洞内岩溶景观繁多、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色泽洁白,晶莹剔透,呈花瓣放射状生长,各厅琳琅满目的石英钟乳景观数不胜数,维妙维肖。专家们评论说:“瑞晶洞有七星岩之宏大;庐笛岩之绚丽;瑶琳洞之离奇;灵山洞之幽静;集天下名洞于一身”。)
汽车急速行驶在狭长的小路上,路旁村庄残旧,却依然能够看见怡然自乐的村民,我特别注意到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放置着一堆柴火,想必这里的人们习惯薪火煮食。路旁有一些木材加工场,门面不大,却颇为喧嚣。举目四望是连绵的群山,不高却葱翠,山坡上的小屋鳞次栉比,如春花般次第展开。也不知道这里属于山区还是丘陵,放眼望去,让人心胸异常开阔。山涧流淌着涓涓溪流,像趵突泉般涌动,湍急而清澈。透过车窗,我可以清晰的看见溪水底部的岩石,硕大无比,有些裸露的石头上还隐约布满了青苔。小溪沿石壁直下,不见尽头,车行水走,若近若离。
半个小时后,大巴终于抵达山脚下,抛下厚重的行囊,一行人争相上山,沉醉在暖阳下。山路陡峭,我们交错而行,也许只有经历过漫长,才能够见到最美的绮丽。进入石花洞,扶旋梯而下,洞内景观精致震撼,那些钟乳石经过历史的沉淀,积聚在一起,形成形态各异、让人浮想联翩的造型,或“瑞狮迎宾”,或“仙鹤翩舞”,或“百舸争流”,或“金鸡报晓”,或“三潭印月”,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支悬挂在石壁上的“神来之笔”,生动而高大。洞壁四周巨大的石幔,似色绸织花,云屏漫卷,有些石柱,基如磐石,直径达5米,高20米,可谓让人惊叹。还有高达10米的石瀑,一泻千里,十分壮观。
洞内流光溢彩,有种阴柔之美,因在洞内,所以温度很低,还不时的有水滴落下,打湿了我的太阳帽。此次共参观了5个岩洞,每一个洞与洞之间连接之处或是向上的窄梯,或是向下凹凸不平的石径,我们小心翼翼的走着,就像导游说的:“向前不看路,看景不向前”。
老人蹒跚而行,小伙子们相扶而入,我们打闹嬉戏着,拍照留影,一时还真的有些忙碌。偶然间仰望悬顶上的石花颇为漂亮,有透明的、也有乳白色的、还有些青绿色的斑迹点缀在此,据说是苔藓。花开朵朵,这绽放,那娇艳,真可谓多彩多姿。如秋菊,如春华,如夏草,如冬雪,近观团花锦簇,远看星河闪烁。
穿过“水帘洞”,终走出洞穴,见一八角雅亭,还有清泉环绕,倚靠实木雕柱盘膝而坐,任凭春风轻吻我们的年少,骤然感叹“青春真好”!
【大明山,巍峨壮丽】
(介绍:大明山位于临安西部顺溪镇,古称“日月山”,别名“千亩田”,素以“一泓碧湖,十里幽谷,百丈飞瀑,千亩草甸,万米岩洞,群峰啸天,林海无边”而独步江南。)
下午,我们背起登山包,戴着墨镜,头顶遮阳帽,中餐后的卡路里激起了我们的登山豪情。
这里山峦叠嶂、空谷幽深,四围黟然若黛,宛如国画中的水墨丹青;飞流直下的瀑布,激荡着嶙峋的怪石,我从未触碰过飞瀑之水,这不,还不趁机掬起一捧品尝。山路崎岖蜿蜒,仰望高处,令人神往,我们爬上一小段,腿若灌铅便休憩几分钟,然后悠悠忽忽、战战巍巍的移过悬空铁索桥再继续前进。铁索桥下是湍泷的龙门飞瀑,忽然想起那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不禁慨然。
我们站立于水中磐石,感受着激荡的凉风和湍濑之流,惊险、刺激、恐惧已抛之九霄云外。攀至半山腰时,深感力不从心,我们相互鼓励,要坚持登上峰顶。
我们沿途而上,迎面走来一群鹤发童颜的老者,油然生出一种尊崇之情,环顾我等,便再没有放弃的理由。
翻过山峦,越过峭壁悬崖,穿梭于山洞之间,行走在悬空栈道,一路艰险,一路高歌,曲折回荡,铮淙缓流,看山明水秀,品绿荫葱葱。终于到达山顶,山高人为峰,一览众山小,漫山遍野的“千亩田”映入眼帘,据说夏季时,这里幽兰吐馨,杜鹃盛开,色彩缤纷云蒸霞蔚,美轮美奂。转眼是著名的明妃奇峰,如削如切、如诗如画,这七峰分别是广袖、湘愁、玉筝、羞月、福冷、剑媚、落雁,峰如其名,神态各异,风姿绰约,仪态万方,雨雾相拥便一洒成墨,艳阳当空则立社擎天,不是黄山甚似黄山,岂不叹之。
我们俏皮之余也不忘拍摄美丽壮观的景色,特别是从上而下俯视时,那种对自然的畏惧和对景物的欣喜。仰望山之威严,俯视山之卓越,不禁感叹:“人们啊,请珍爱自然”!
站立山顶,才体会到那种征服感,感慨大自然之壮美,会觉得人之渺小,坚持的人总能看到绚丽的彩虹,就像一路追溯飞瀑的源头。
高处,人人都向往,登临高处,并非人人皆可!
【天目山,大树华盖闻九州】
(介绍:天目山位于杭州临安城北,因东、西峰顶各有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由此得名。其地质古老,山体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的燕山期,是“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地貌独特,地形复杂,被称为“华东地区古冰川遗址之典型”;峭壁突兀,怪石林立,峡谷众多,自然景观优美,堪称“江南奇山”。其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
翌日7点30分左右发车前往天目山,一路颠簸,惊扰了我们的睡梦。
到达天目山风景区的大门后,转专车沿盘山公路而行,历经286个弯道,逶迤盘旋至山腰处。沿途目睹重峦迭嶂,树繁叶茂,景色别致。
天目山历史悠久,更有许多珍稀植物,其幽邃奇妍的景色,赋予天目山璀璨的历史文化,更赋予了它文人墨客般的气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唐代李白、白居易、宋代苏轼、元代的张羽,都留下了优美的诗章和传世之作。
我们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聆听导游关于古树的传说,有一棵古树印象颇为深刻,誉为天目山的“大树王”。在碑文上有这样一句话,我觉得意境深远:
“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这首为六祖慧能所作,此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此心境皆凡人不能领悟,却使凡人向往而追求。此境界皆非凡人所能如愿,却使凡人意会而非言传。
青石板路曲折而下,游人熙熙攘攘,当烈日当空之时,便是我们下山的时候了。
猜你感兴趣:
1.关于古代游记散文
2.最优美的时光
3.有关小城印象的优秀散文
4.古代优秀散文欣赏
5.关于沧桑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