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八方线”分解

2017-03-22

太极“八方线”的关键功法是“轻扶‘八方线’,主旨是轻扶,一套拳从起势至收势,要轻扶不断,手脚不离“八方线”。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太极“八方线”分解。供您阅读!

太极“八方线”分解(一)手松方可轻扶

修炼太极拳不能跟生活中的身形手脚一样。生活中的身形手脚是有力的,而太极拳要求修炼者处于无极状态。所谓无极状态,就是尽可能全身放松,各个大小关节松开且节节贯串,松肩,垂肘,舒松手腕,空松腰、胯。虚灵双膝,绝对不要着力,松弛脚踝,双脚平松落地不要踩力,手松而且要净。一时难以松净,练拳时手上不着力,久之手上自然松虚净下来,最理想的手是“妙手空空”。身形手脚符合要求后,在练拳时心脑安静,这叫“澄源清流”。练拳站在“八方线”中央,实脚为“八方线”中心点,行拳时手尽量不着力,以净手食指轻轻扶着“八方线”行拳。请注意轻扶“八方线”行拳跟平时练拳相同,似行云流水绵绵不断,不同的是,实手、食指有一种感觉,也就是意念,这个意念成为一个“点”,行拳轻轻扶着意念点,循拳套路路线运行,势断而轻扶不断。尽管套路虚实变化多端,但实手轻扶的意念点不变,变化的只有阴阳虚实,不变的是轻扶“八方线”。轻扶的关键一要轻、二要扶,扶住不断更不能丢。轻扶习惯了、熟了,自然意动神随。行拳自然轻扶,身上各部位就会松下来,没有僵滞不爽之处,有一种圆活趣味,这时离盘拳轻灵圆活也就不远了。

太极“八方线”分解

太极“八方线”分解(二)再论松腰、空手

关于太极拳的松功,从脚往上,脚、踝、膝、胯、腰、肩、肘、腕、手周身上下九大关节,节节放松。拳论有“行气如九曲珠”之明旨。腰是九颗珠子中间最大的一颗,起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必须空松。如果腰部僵紧,势必截断上下之通路。为了保持全身松通,必须学会周身放松。首先放松腰部,腰紧全身僵,上下八个关节松,腰自然空松,九个关节,放松有关联。如何操作习练有难度,请试练以坐姿站立,以站姿坐下,如此经常演练也许会摸到松腰的拳法。为了习练全身自然松柔,不妨以起床穿衣服系纽扣,吃饭拿筷子的手轻松自如来往于餐桌上,像女性织毛衣轻灵的手去找感觉,平时注意松柔周身大小关节以及随意肌和不随意肌的肌肉群。

拿起物品时,不要想着去拿东西,能不能找找用手轻轻扶东西的感觉?具体操作并不难,在家中方便的地方挂上一件衣服,经常扶推,或是扶推窗帘、挂着的毛巾等物。在室外扶推弹性好的树枝,也是出功夫的好办法。

太极“八方线”分解(三)轻扶

轻扶“八方线”,一要真扶,在看来似乎没线的地方扶出“八方线”来,这要看你是否能坚持住。在盘拳时站在“八方线”中心点上,身前身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也确确实实有“八方线”。开始练功手上有拙力本力不要紧,日久拙力本力会退掉的。二要扶住,行功走架扶住不要断,势断意不断,经常想扶着,断了很快再扶上。

盘拳轻灵圆活无二法门,只要认准了这种太极功法,不疑不动摇,久之自有不可言状的兴趣。“轻灵圆活”这句拳中术语,如果拆开讲可破解一谜。在太极拳修炼中唯有轻,手上方可退去本力,手才可以松净;只有松才可以扶“八方线”。轻扶日久,手上自然知晓阴阳变化。重手、力手难以达到轻扶的效果,太极功夫无缘上身。唯有灵,各个大小关节方可虚灵,气血才畅通不僵不滞。有了轻和灵,方能将拳盘圆,只有将拳盘圆才可能得到太极功夫,周身上下从表及里全部活了。所谓活,也就是开合,身上灵活,也可以说全身开啦。周身大小关节松开,随意肌和不随意肌群也统统放松,肌肉全松开。谈到开,有心神意气开,有肢体开,开也是阴阳变动行拳轻灵,胸中不滞周身不僵,一动周身轻灵,没有走不开的地方。再深究一步,一动,周身大小关节都是圆环,也就是螺旋劲出现。如果较技揉手(推手),轻轻扶上对方来手,对方发不出劲来,脚下发飘,丢掉重心,也就失去了进攻能力。

当初,杨禹廷老拳师改进教学,是为了使教与学更符合太极拳轻灵圆活的规律。因而“八方线”理论从此诞生了。一个新的理论问世,创造时并没想其功效如何,但经过半个多世纪,两代拳人的实践证明,“八方线”是培养太极拳人才的最佳拳法。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