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哲理散文精选三篇

2017-03-29

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经常阅读一些哲理的散文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经典的哲理散文精选三篇以供大家参考。

经典的哲理散文精选篇一:老人与树叶

住33号那会儿,左邻32号是个老人。

老人一生相当坎坷,多种不幸都降临到他的头上:年轻时由于战乱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一条腿也丢在空袭中;“文革”中,妻子经受不了无休止的折磨,最终和他划清界线,离他而去;不久,和他相依为命的儿子又丧生于车祸。

可是在我的印象之中,老人一直矍铄爽朗而又随和。我终于不揣冒昧地问:

“你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和不幸,可是为什么看不出你有伤怀呢?”

老人无言地将我看了很久,然后,将一片树叶举到我的眼前:

“你瞧,它像什么?”

这是一片黄中透绿的叶子。这时候正是深秋。我想这也许是白杨树叶,而至于像什么……

“你能说它不像一颗心吗?或者说就是一颗心?”

这是真的,是十分肖似心脏的形状。我的心为之轻轻一颤。

“再看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

老人将树叶更近地向我凑凑。我清楚地看到,那上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孔洞,就像天空里的星月一样。

老人收回树叶,放到手掌中,用那厚重而舒缓的声音说:

“它在春风中绽出,阳光中长大。从冰雪消融到寒冷的秋末,它走过了自己的一生。这期间,它经受了虫咬石击,以致千疮百孔,可是它并没有凋零。它之所以享尽天年,完全是因为对阳光、泥土、雨露充满了热爱。对自己的生命充满了热爱,相比之下,那些打击又算得了什么呢?”

老人最后把叶子放在了我的书桌上,他说:

“这答案交给你啦,这实在是一部历史,然而更是一部哲学啊。”

如今我仍完好无损地保存着这片树叶。每当我在人生际遇中突遭打击的时候,我总能从它那里吸取足够的冷静和力量,不论在怎样的艰难之中,总能保持一份乐观向上的精神。

经典的哲理散文精选篇二:生死之门

在南太平洋岛屿上,生存着一种小鸟,叫莺鸟。莺鸟以一种叫蒺藜的草籽为食,但这种草籽浑身是锋利的硬刺,果肉被一层深深的内核包裹着,莺鸟要啄食到里面的果肉,可不是一件易事。它必须先把草籽顶在地上,又咬又拧,然后顶住岩石,上喙发力,下喙挤压,直到精疲力竭才能把外壳弄掉,吃到果肉。许多啄不开草籽外壳的莺鸟被活活地饿死,只有少部分的莺鸟顽强地生存下来。

科学家对这种莺鸟做过研究,只有喙长达到11毫米的莺鸟,才能啄开草籽的外壳,求得生存;而喙长10.5毫米以下的莺鸟,因无法啄开草籽而活活地饿死。

塬来,莺鸟的生死之门,相隔仅仅是0.5毫米!

这使我想起“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句成语,人生的命运和成败也是由细微差别决定的:一位考生,差0.5分,可能由此而落榜;一位运动员,差0.5秒,可能由此而与冠军无缘。

如果说,莺鸟的喙长是与生俱来的,但人生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增长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既然我们知道生死之门有时相隔仅仅0.5毫米,我们何不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使我们的生存之“喙”长一点,再长一点。它改变的,可能就是我们的一生啊。

经典的哲理散文精选篇三:自控力强者为人杰

自控力,就是自觉抵制排除干扰影响志向的有害事物,克服各种放任、散漫、无恒心、无决心的言行,使其不能侵蚀灵魂而发生作用,从而掌控住自己的良好行为去达到某种目的。

中华成语中有一条管宁割席的成语,说的是汉朝末年管宁和华歆年轻时在一起求学的故事。两人原本是同窗好友,并且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一天,两人正在学堂聚精会神的读书,私塾门外传来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的吵嚷声,随着马蹄声门口走过一辆挂着帷幕达官显贵乘坐的豪华轿车。自控力极强的管宁,纹丝不动地像原来一样读书,而华歆却经不住外面的诱惑,丢下书本奔出学堂看热闹去了。管宁立即用刀子把两人同坐的席子一割为二,对看热闹回来的华歆说:“咱俩的志向和情趣不同,从今以后你再也不是我的朋友了”。后人把这条成语喻为朋友之间,因志向不同意见不合而绝交。

鞭策力与自控力是一对孪生兄弟,鞭策力虽然有外因的督促,但是鞭策自己的鞭子永远要握在自己心里才起作用,握在别人手中的鞭子,怎样去“抽打”也不会起作用,正像俚语所说:“没心眼的人肚里不长牙。”在古代典故中有一个鞭刑皇帝的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文王,由于先王给他留下了坚实的基业,所以他就沉迷于狩猎和享乐女色荒淫无度的生活,一年不上朝听政。大臣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推举他的师傅太葆申去劝谏文王,太葆申按照先王的训诫应该对他的行为施以鞭刑,大臣们都说是皇帝犯错就免了鞭刑吧,在太葆申的一再坚持下,楚文王只能爬在席子上让太葆申施以鞭刑。太葆申跪着把荆条做的鞭子放在文王背上,然后再拿起鞭子反复做了两次对文王说:“你可以起来了。”文王说:“我已经有了受鞭刑的名声,索性你就真抽我一顿吧。”太葆申说:“我听说对于君子犯错,要使他的心中感到羞愧;对于小人犯错,要让他的皮肉感到疼痛。如果让君子感到羞愧仍不能改正错误,那么让他疼痛又有什么作用呢?”从此以后,文王励精图治精心治理国家,并亲自指挥军队冲锋陷阵,数年时间兼并了三十九个国家,扩大了楚国的疆土,楚国日益强盛称霸于春秋时期。

“做官即不须发财”的典故,是吉鸿昌前辈的父亲在病危时留给他的父训,旨在鞭策约束他的私心杂念,提高他的自控力,所以他能够做到“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

“封坛责子”的典故,是陶侃母亲湛氏,封住儿子送来的鱼坛子,写信责备儿子不应该拿公家的鱼来孝敬自己,鞭策敦促儿子为官要自我约束,这样才能做个廉洁奉公的清官。

控制力就像是一匹难以驾驭的烈马,又像是一个潜伏着巨大能量的引擎。掌控这种力量,需要极大的勇气、恒心与毅力,因为驾驭它需要时刻严格鞭策自己的一言一行。燕雀之志之人,正如俚语所说:“没心眼的人肚子里不长牙。”他们都惧谓勇气、恒心与毅力,所以他们都放弃了对控制力的掌握。控制力是生命里一种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饱满的人生都要经过刻苦求学、积极工作、钻研学术,追求梦想,去落实这些美好的事情,都需要控制力发挥出它的力量,只有充分发挥出控制力之人,才能将梦想变成现实。

没有控制力的人生不值得的一过,因为这样的人生一事无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