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励志短文精选_大学生励志的简短文章
想必很多大学生都会对那些大学生励志的简短文章感兴趣,那么大学励志短文精选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励志短文精选:到了大学
中国学生:小学苦,中学累,高中拼,大学混;欧美学生:小学玩,中学混,高中学,大学拼 。
都是家长的一句“都是为了你好”,害了我们。
揠苗助长,种树郭橐驼传的道理我们都明白。禾苗、树木的生长况且需要遵循自然规律,何况我们人呢?中国的教育简直就是掠夺、着急式的教育。
小学时,对于这个世界,我们一切都是未知的,本应该是去玩耍、游荡的年代;可是家长们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于是我们中国小学生被各种奥数、钢琴、舞蹈……各种培训班所强奸了。
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这个道理,越压迫越反抗。
中学时,恰逢青春期,一个叛逆的年纪,一个不想学习的年纪,本应该是一个混的年代,一个由堕落到自我重生的年代,可是我们不得不为了父母、老师……的期望,压抑的学习着,当然学习效率是非常低的,活得累也就自然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习犹如一场马拉松比赛,开始时,是不用全力以赴的,否则后面会掉链子的,这是一个持续长跑的过程。
高中时,走过了青春叛逆期,开始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了,也知道自觉主动学习了,可是我们为了考一个好大学,就开始拼命了,殊不知考上一个大学只是完成了90%,可是剩下的10%却没有油了,行九十者半于五十。
大学时,一个最后学习的年代,一个该拼命跑向终点的时候了,可是已经没有油了,只有慢慢悠悠的混下去了。
而欧美的学生和中国学生恰是相反的,这就不难说明到了大学,中国学生为什么落后于欧美学生了。
起点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恰当的年纪做恰当的事,遵循规律,别乱来。
往往很多时候,我们太看重起点,必将失去终点。
大学励志短文精选:一流大学和普通大学
注:本文作者曹政是所谓的清北名校生,这是个人真实所见所感。
一:学习压力真大
因为你身边各个县市的第一名,前几名,全都是辉煌的背景,教课的进度和内容深度都是按照这些人的标准来的,说句不客气的,稍微底子差一点,脑子慢一点,真就跟不上,学期末真就亮红灯。
举例1
我的同学有个内蒙的,其实人并不笨(中等智商以上吧,应该),而且一直挺努力的,但是中学基础教育确实比大城市的差一些,结果入校前几年稳坐班里倒数第一,每年挂红灯,靠补考。
可是,他最后两年成绩基本上和大家差不多了(最后两年课程也不太变态了),毕业后也一直很努力学习,工作10多年后,成为一家非常有实力公司的CTO,合伙人。人笨么?一点多不笨,但是在我们那个环境里,就是硬跟不上,很可怕的现象。
举例2
大一物理考试,老师说从题库里取的题目,难度大约是平均60几分的样子(按照全国高教的难度水准),都以为很难,结果成绩下来大家平均90左右。
二:逻辑性真强
比如概率与数理统计这门课,很多公式超复杂,但是当时我们都不背的,只记原理,上考场现推导(我们是工科!不是理科!),有次和外校朋友聊天,他们说概率考试开卷,我就纳闷,有啥需要开卷的?他说那公式谁记得住,我说干嘛记啊?现推啊!他很惊讶,我也很惊讶,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三:自信心爆棚
名校出来的,初入职场的确有优势意识。会认为艰巨和重要的事情铁定是自己该承担的,甚至不一定尊重老员工。但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优势意识太强,就会失去平常心和正确的视野,我工作六年后才恍然大悟,对草根互联网完全无知,对草根网民的需求和上网特征完全无视,丧失机会无数,自我爆棚导致的2b行为也很多,这是特别特别需要反思的。
所以,一方面,名校毕业生,逻辑,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很强;另一方面,说句不好听的,三观不正。清华其实非常典型,社会脱节,以精英自居,轻视乃至无视草根阶层。作为过来人,特别特别要提醒。
大学励志短文精选: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学会坚持。
人的一生当中要面临很多选择,这并不是问题,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我们变得成熟,人生之路变得通畅。当我们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到底什么选择才是对的,什么才是错的;哪些是应该放弃的,而哪些又是应该坚持的呢?这就先要我们的内心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为什么坚持?
目标或者说我们的人生理想是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源自内心的最原始的动力。有了目标,我们才不会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
唐僧能够坚持不懈19年,行程5万余里而不放弃,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西天取经,普渡众生,把佛教发扬光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生活的激情全部来自于目标的追求:有的人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事业而坚持,在商场上忘我地打拼;有的人为了祖国的安定,坚守边疆;也有的人是为了让子女上学能够背上一个新书包,起早贪黑卖菜……
所以不管目标是什么,也不管目标的大小,但只要目标存在,就足以支撑我们前行,因此我们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先看,哈佛大学一个关于目标的调查。
27%的大学生,没有目标;
60%的大学生,目标模糊;
10%的大学生,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大学生,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大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又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大众眼中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成就,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而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还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故事到此完结,具体到底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不过,在这里,我们确看到了目标、人生规划的重要性。
如果正在经历的事物,是我们的人生理想,是值得我们坚持的东西,我们无疑要坚持。而对于那些无所谓的东西来说,过度坚持,则会更多地浪费我们的时间。
所以,把精力花在我们认为该做的、值得做的事情上,才更有意义。如果方向本身就是错的,一味坚持,我们只会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第二,我们凭什么坚持?
一旦遇到困难坚持不下去,我们常常会听到来自亲朋好友“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等的劝慰与鼓励。亲朋好友的鼓励,初衷是为了我们好,但是不一定适合我们。
仔细想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功夫深”了,“铁杵”还的确是能够磨成针,这不假,但是材质必须是“铁杵”而不是木棒。如果是一根木棒,到最后会摸出个什么无用的东西呢。所以要想磨成针,只有“功夫深”是不够的,还要你是铁杵。
因此,我们在强调“坚持”重要性的时候,我们还要问一句自己:“我到底是不是铁杵而不是木棒?”如果不是这块“料”,结果只能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伦不类的废物。
你到底是哪块料?我们常说: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如果放对了地方,木棒也会有他不可替代的作用;否则,金子也可能一文不值。
鉴于以上两点,对于坚持还是放弃,如果我们所经历的事符合自己的理想目标,并且符合自己的性格、是自己擅长的、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的东西,那么,我们就应该坚持下去,困难对我们而言就只是暂时的,最终我们会取得比普通人更大的成功;如果目标本身就不是自己所追求的而是别人加在我们身上的东西,也无法发挥我们的优势的东西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果断选择放弃,做自己该做的事,不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不值得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