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激励文章,马云励志文章
在中国,几乎无人不识马云。但是马云背后的励志故事你又知道多少?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励志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励志文章:马云写给高考生的文章
高考失败算个啥!我发现很多成功的人都有过高考失败的经历的,重要的是他们从没有放弃过努力!
我想你这几天肯定很失落,我理解!因为我有过两次同样的经历。特别是第二次高考失败,我记得发榜那天晚上,自己和几位同样没有考进大学的同学一起,躺在 老浙江图书馆门口的平台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忧虑惆怅……怕被人看不起,怕被家人埋怨,怕自己会永远抬不起头,怕自己没有未来……
高考试卷的答案,往往只有一个,如果没有找到他,就是不合格。这真的很残酷。但是人生不一样。
人生变化无常,今天的顺利未必未来就一定会成功。今天不成功也不意味着未来就没有机会。有些人是天生会读书,会考试!我们不会考试,我们也许不如别人会 算会背书,但在其他地方我们并不比他们差。也许我们生下来不是为了考试的,但我们会努力干活、努力工作!我们也许确实需要考几次才会成功。我们的运气不是 在考试中,我们的运气一定是在其他地方!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今天的成绩。但我相信这辈子总有机会是等着我的!有些机会是别人的,嫉妒羡慕也没有用。那些天生会读书的人是命,但我们这些不太会读书和考试的人却未必没有我们的运气,只要我们坚持做我们喜欢的事,并努力把它做好、做完美!
当然读大学还是很重要的。不知道你听过这个段子没有?
“高考那年,我考了200分,而妈妈朋友的孩子考了680分,那个孩子去了北京大学,而我只能去打工,九年后,那孩子的妈妈向我和妈妈炫耀他儿子又应聘了一个月薪过万的项目经理……而我,却在想: 该不该聘用他。”
其实,考680分的绝大多数人要比考200分的人过得好得多;考名校的绝多大多数人比普通大学的人过得好得多……不要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那小得不能再小的逆袭概率上,虽然我的出现是个小概率事件,但是大多数人只能是大多数人。(注:马云的阿里巴巴还是基本只招重点大学毕 业生,当然特牛的二本三本大学生也招,并不是说歧视二本三本大学生,现实是重点大学的大学生的确比一般大学生能力强)
坚持再考几次吧!未必一定要进名牌大学,但考进大学还是非常有用的。连普通大学也考不进,那你还是有点自己的问题的。不要放弃,再来一次吧。
如果你考进了名牌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考进或考不进大学,都不要否定自己的可能性。要挺起胸膛,理直气壮的活着!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你一定有自己的机会。
励志文章:马云励志演讲文章
——马云在上海市浙江商会年会上的励志演讲稿
大家下午好!坐在那儿本来我不想发言,广昌说你来了,一定得跟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因为我坐在下面,应该讲受益匪浅,听了经济学家的讲座,听了各位的交流。因为从经济学家开始,我还得说几句经济学家的问题。
其实这一年大家活得都不容易。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活下来了,年底这么忙,大家可以在这儿花一个下午,说明我们都过来了。商场如战场,战场上活着的人,是成功的,企业也一样。战场上,商场上年底还能站在那儿听讲座,还能交流,还能发奖金、工资,那就是不错。做企业的第一要素,就是不死,跟战士一样,上战场的第一要素,有时候不是为了赢,而是活着。
2015年最后一天,我们都没倒下,这是非常值得庆贺的!
我们每年都把未来的一年想得非常艰难。尽管我知道,第二年肯定有很多人做得比我们好,未必我们公司能做得更好,我们公司可能会有很多不可预期的困难出现,看清楚未来的灾难,仍旧为之,这才是真正的乐观。所以我觉得我们做企业,脚踏实地,其实来的3到5年经济情况并不容乐观,但是未来5到15年左右,中国的经济还是很有机会的。
在经济好的时候赚钱的企业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企业家。股市是牛市的时候,街上买菜的老太太都能赚钱,你不能把自己称之为投资者,只能称之为炒股者。经济不好,你才是优秀的企业。好企业,基本上经历过几个悲惨的经历,或者是自己的原因,或者是经济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我觉得,在危机关头,能熬过去的企业才有“抗体”。
最近也听了很多经济学家讲,在短期以内中国经济有下滑压力。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下滑压力,是长期的,是持久的,是永远性的。我们不可能回到9%、12%。我们要学习适应5、6%,甚至在未来20年,我们能保持2%-4%,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我们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你继续保持15%的增长,这是要出问题的,到1.78,不太会长了,要的是脑袋,国家体制、机制,这也是一个科学,所以不是短期有压力,而是长期我们学会有2%到4%,其实2%、4%,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即使2%、4%,有企业依旧能达到200%、300%的成长,有的企业再好的经济形势,也做不好。其实经济形势好坏,与你自己做得好坏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不要因为说你的企业做得不好,你就“归功于”经济不好,经济不好也有好企业,经济好的时候,不好的企业有的是。
总体来讲,过去的一年中国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二胎开放了,人民币进了篮子,2015年其实很不简单,很多事情我这辈子可能看不见,都发生了。但是我们企业家就是要把握那些可能超越我们期望和预判的东西,我自己有时候想,人家现在把阿里巴巴看得挺神,其实阿里巴巴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公司。16年以前,我们说出要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那个时候我们公司排名可能200万名以外,说这句话很狂妄,但是稀里糊涂地居然做到了这个目标。这不是因为我们多厉害,而是我们处在一个很有意思的独特的时代。这不是虚话,我们确实感谢这个国家,感谢整个改革开放,我们确实感谢互联网,感谢所有年轻人。没有这些,阿里巴巴所有的梦想,真是一个空想。
今天全世界变化最大的国家,可能就是中国。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转型也好、升级也好、创新也好,各种各样的变革,都非常之大。特别是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现在在座所有的企业家我们拥有的机会,可能是人类社会在一个时代极其罕见的。我们是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企业的质量、数量、规模、品质,跟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比,欧盟比,欧洲比,跟日本比,还相当非常之大。今天,我们能够参加“世界杯足球赛”的中国国家企业队,其实就像中国足球队一样,我们能进去,也是检漏进去,我们实力远远不足。但是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未来一定会诞生很多世界级的企业。
中国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请问中国有多少企业活过了30年?而要想成为一个持久的经济体,大概需要50年,很多企业只有跨国50年的历程,这50年历程内至少有5到10次灾难,是经历了国家、国际形势和企业内部的灾难,才能称之为一个坚强的企业。任何一次打击,对我们来讲都是一次机遇。
大家今天讲得最多的就是创新,中国这个时代也是千年不遇。几千年来有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真正消灭贫困?但是我们这代人正在努力实现。互联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我们是否能把握、掌握?
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我们要理解这个时代,要读懂这个国家,我们企业家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有什么、要什么、放弃什么,你企业才会走得久。刚才周会长一番话,我听下来觉得周会长在反思自己有什么、要什么以及学会放弃什么。我们的知识越多,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缺乏智慧,因为智慧告诉你什么我们是不要的。
这也是一个真正的商业变革的时代,商业变革,每个人对机会的判断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把这个机会看作机会,灾难,有人把灾难看成机会,有人把好好的机会做成了灾难,而很多人又把灾难做成机会。其实机会在没有形成机会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机会,形成机会以后,往往是灾难的开始。所以今天的雾霾,已经形成了雾霾,抱怨有什么用呢?这时候是我们做企业巨大的机会,如果你改变了这个雾霾的现状,改变了中国的环境,你有可能是未来30年最了不起的企业。创新,企业家的职责是创新,创新的主角是企业家,企业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家,企业家是稀缺资源,我们可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但是不可能培养企业家。所以这一点希望大家记住,我们企业家就是野生动物,我们就是原生态。我们对很多问题的反思和思考,是跟别人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对创新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创新不是讲故事。如果你觉得靠概念可以成功,那么你最后得到的,还是一个概念,如果你觉得讲故事能成功,最后你剩下的,只是一个故事而已。
大家要记住,创新是逼出来的,没有人是在顺利的情况下可以做好创新。创新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刚才王新奎教授讲的我非常同意,企业家是个状态,创新是有个时间的。马云的创新,可能就三年五年,但是创新付出巨大的代价、压力,是超过想象的。创新时间有限,如果你在乎许多外界的东西,就会失去人生中最宝贵的那一刻。65岁,你只能在自己家里做一些儿孙满堂的创新了。
创新也是有巨大风险的。传统银行机构在风险处理上比我们互联网创新要做得好。其实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传统金融可能做的风险是把防弹衣做得越来越厚,越来越好,而我们的创新是让杀手根本不可能靠拢你。我们想的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你是把防弹衣做得更强还是让杀手没有可能出现在这个场地上?思考的深度广度,都是我们值得创新、反思的地方。
我们企业家一定要想明白另外一些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是成功?我个人也讲点哲学的,成,我们有时候讲,成在自己,功在后代。如果没有把功传给别人、社会、传承下去,让你的员工、客户、家人、所有认识的年轻人能得到那个功,你并不是很成功。
中国最怕的就是“首FU”,有好几种富,一种是富有的富,中国当首富是个灾难,应该是负责任的负。还有就是负债最多的负,我们也不少,但是我希望是首福,福气最好的人,有安稳的结局,千百年来做企业做得大的多少人有好的结局?我们不能解决我们的生存,出身在哪里,但是可以决定我们怎么死,企业更是如此。我们要为自己的企业、自己的员工、自己的后代找到一个很安稳、平稳的福气,只有你的家人、企业、员工、客户都得到好的、圆满的结局,这才是我们要的首福,福气的福,可能来得更好。
做企业,我们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企业开始学会了埋怨。其实真正的企业家,是不埋怨的,做成功的人,永远在检查自己的问题。台上的嘉宾都是在讲,我反思我过去的一年,但是不成功的人总是在怪别人,实体怪虚拟,都是别人没有做好,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其实实体经济也好,虚拟经济也好,今天都是个婴幼儿,两个孩子打架,都说对方不好。其实任何一个企业,我们永远面临着未来的挑战,我们永远面临着被别人淘汰,或者被自己淘汰。刚才讲过剩产业,中国有过剩能力吗?没有,是落后经济的能力过剩。中国制造业下滑了吗?制造业下滑,制造业从来没有下滑,世界上有苹果、特斯拉,是那些创新的,中国零售行业做得不好吗?零售行业做得很好,是你的零售行业做得不好。20年以前,你怎么把那些小商小贩、国有体制的那些落后、不能引领把握掌握未来的消费需求的商场给灭掉?你活了20年,这20年,你专注在房地产,没有专注在客户体验上,今天互联网把你给淘汰了,也是天经地义,因为互联网企业也一样,没有几家企业真正能活好三到五年,如果真正看一下,互联网企业的死亡率比传统企业好不到哪去,甚至更为残酷。
我们今天看到这些问题,也是我们的机会。中国经济不管怎么调整,不管浙商企业会面临多大的挑战,,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我们浙商群体过不了,中国没有一个商帮过得了,如果我们跨不过,谁能跨得过?中国几个商帮每年会有一天聚在一起,学习讨论半天时间?有多少商会能这么组织起来,这么研究和学习,反思自己、学习别人?我们做不好,谁能做得好?所以我们对自己,还是要有信心。
都说我们浙商的鼻子很灵,哪儿有商机,哪儿就有浙商。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有可口可乐的地方,就一定有浙商,没有浙商的地方,好像没有可口可乐。所以浙商今后不仅要擅长于发现需求,我们还要创造需求,不仅要善于追赶需求,我们要引领需求,我们不仅仅要找到外在的需求,更要发掘内在的需求。所以,我觉得我们浙商未来最大的机会,在于整个国家就是品质的提升,消费品质的提升。我认为马云很难复制,因为我自己也复制不了,也不知道怎么走到今天了,没想过,从没想过自己会做企业,走到今天,是纯粹的巧合、偶然。但是很多以为自己能复制,麻烦就大了。你只能超越,不能复制。而且规模、速度并不决定你多成功,决定你成功的,不是你多大多快,而你多好、多有舒适感。中国经济一样,7%、9%,不重要,中国经济什么样的比例最舒适,这是最重要的。只有舒适度,才是最好的。有舒适度,你不会有这种压力,会调整自己。企业也一样,不要看到别人有30%的增长的一天,别人也有负30%增长的一天,只有把自己做好。
工匠精神,经济速度放缓,有什么不好?我最想不明白,其实水平好坏,在于慢速度,而不在于快速度。在快的过程中,一定会出错。如果你想快,又想慢,因为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要懂得放慢脚步,要懂得建立机制,要懂得用最好的人,最好的管理方式,最好的技术来提升创造最好的产品,而让年轻人去提升速度,不要跟年轻人比速度,也不要跟年轻人比技术和产品的创新。
最后,我也想提醒大家,2016年并不好过。过好了,你就当马云说错了,过得不好,你要相信,其实大家过得都不好,挑战只会越来越大。互联网对大家的冲击,是远远超过你们在座所想象的。组织的变革、人才的变革、文化的变革、技术的变革,刚刚开始。
所以预祝大家2016年不是活得好,而是2016年我们坚持再活过去!因为阳光总是在那儿,希望能够照到我们身上。
谢谢大家!
励志文章:马云励志故事
1984年,历经辛苦的马云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但恰好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就这样幸运地上了本科,并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身侠气,当选学生会主席。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马云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结果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遭到一致讥讽。
在大家动摇的时候,马云坚信:只要做下去,一定有前景。他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翻译社开始卖礼品、鲜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买卖来维持运转。
两年间,马云不仅养活了翻译社,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同时还成了全院课程最多的老师。如今,正如马云当年所愿,海博已经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省最大的翻译社。
“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初次下海的经历,给马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
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认识互联网。当时网上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出于好奇的马云请人做了一个自己翻译社的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了4封邮件。
敏感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
随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此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挥挥手,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此时,互联网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也刚刚开始发展:大洋彼岸,尼葛洛庞帝刚刚写就《数字化生存》、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在这样的情形下,远在尚未开通拨号上网业务的杭州,马云就已经梦想着要用互联网来开公司、下海、盈利。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
“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我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他们听得稀里糊涂,我也讲得糊里糊涂。最后说到底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
时隔多年,回忆起当年力排众议的情形,马云依然为自己的选择而叫好。
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3个月后,临近杭州的上海正式开通互联网,马云的业务量激增。在各企业纷纷忙着建立自己主页的时候,马云的先见之明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当时,制作一张主页,中英文对照的2000字内容、一张彩照,开价就是2万元人民币。不到3年,马云就轻轻松松赚了500万元利润,并在国内打开了知名度。
1997年,在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挥师北上,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这段经历对马云弥足珍贵。他告诉记者:“在这之前,我只是一个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经贸部的工作经历,我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1999年初,开阔了宏观视野的马云返回杭州,进行二次创业,他决定介入电子商务领域。
采用什么模式?当时全球互联网所做的电子商务,基本上是为全球顶尖的15%大企业服务。但马云生长在私营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从最底层的市场滚打过来,深知中小企业的困境。他毅然作出决断———“弃鲸鱼而抓虾米,放弃那15%大企业,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
“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因为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 马云要做的事就是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将全球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信息汇集起来———“中小企业好比沙滩上一颗颗石子,但通过互联网可以把一颗颗石子全粘起来。用水泥粘起来的石子们威力无穷,可以与大石头抗衡。而互联网经济的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就这样,1999年9月,马云的阿里巴巴网站横空出世,立志成为中小企业敲开财富之门的引路人。当时国内正是互联网热潮涌动的时刻,但无论是投资商还是公众,注意力始终放在门户网站上。马云在这个时候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在国内是一个逆势而为的举动,在整个互联网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易贝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阿里巴巴所采用的独特B2B模式,即便今天在美国,也难觅一个成功范例。
网站注册成立一个月后,由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风险资金便立即到账。马云用这笔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香港和美国引进大量的外部人才。这个时期,也正是马云对外宣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的时候。彼时,12个人的高管团队中除了马云自己,全部来自海外。
1999年底,马云以6分钟的讲述获得有“网络风向标”之称的软银老总孙正义的赏识。两人进行了3分钟的单独谈判后,马云获得了孙正义3500万美元的投资。 软银每年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资申请,只对其中70家公司投资,而孙正义只对其中一家亲自谈判。
事实证明,无论是高盛还是孙正义,对马云的判断都是准确的。在电子商务领域,马云显示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预见性:创业当年,阿里巴巴的会员就达到8.9万个;2000年达到50万;在2001年互联网的严冬季节,依然实现了百万会员的目标,并成为全球首家超过百万会员的商务网站;目前的会员总数已经超过350万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