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取而代之的意思

2017-05-27

你知道取而代之的意思吗?下面小编来告诉你语文取而代之的意思,欢迎阅读。

取而代之的意思

取而代之是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近义词:改朝换代

反义词:一如既往、一概如往

取而代之的相关典故

原文

“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②,故姓项氏。

项籍③少时,学书④不成,去⑤;学剑,又不成。项梁⑥怒之。籍曰:“书,足⑦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⑧。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当初起兵反秦时,年纪二十四岁。他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大将项燕,是被秦国将领王翦(jian)杀死的。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将领,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籍年轻时,学习文字知识没学成,离开,去学剑,又没学成。项梁很生他的气。项籍说:“学文字能够记写自己的名姓就行了,学剑只能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对抗万人!”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很高兴,略微知道其中的意思,又没学完。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è,悦)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í,齐)县狱掾(yuàn,愿)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吴中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巡游会稽,渡过浙江,项梁与项籍一起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乱说话!这是要灭族的!”项梁因为这件事认为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多,力量能举起大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的子弟,全都畏惧项籍了。

注释

①下相:秦地名 ,今江苏宿迁西南。

②项:古地名

③项籍:项羽。项羽名籍,字羽。

④书:指古书典籍,被项籍曲解为仅仅是识字记名姓。

⑤去:抛弃。

⑥项梁:项羽的叔父。

⑦足:只要,足够。

⑧竟学:学习完成。竟,完毕,最终。成语有“有志者事竟成”,“竟成”即最终能成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此指“完毕”。《屈原列传》:“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又,“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这两个“竟”均解释为“最终”。

故事

讲到项羽少年时的一段故事:

秦始皇灭了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建立了统一强大的秦朝。他为了宣扬威德,进一步巩固统治,经常出巡全国各地。

有一次,秦始皇南巡会稽(在今浙江),当他的车马仪仗,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经过南江(今江苏吴县附近)时,大路两旁伫立着无数观看的人群。少年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也在其中。这时,项羽忽然说了这么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

“彼”,即“他”,这里指秦始皇的统治、权势和地位“可以夺取过来并且代替他!”

项梁听了,不禁大吃一惊,急忙伸手去捂住项羽的嘴,小声责备他道:“别乱说!你不怕全家合族都要杀头吗!”但是,项梁却也暗暗赞赏他这个小侄子的胆识。原来项梁也早在心里盘算着怎样推翻秦朝、恢复楚国的事,不过他没有透露罢了。后来他叔侄俩就在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中投入了反秦的战斗。

取而代之的造句

一、金黄的麦田渐渐被甩在了后面,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层林尽染的山峰。

二、日复一日,热烈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平淡无奇。

三、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四、北方集团势力战胜攻取,我们要取而代之,恐怕不易。

五、小王的职位被人取而代之,他很是懊恼。

六、进口零件价格昂贵,如果用国产零件取而代之,那就可以节省一大笔外汇。

七、她苍白的面孔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勇敢的笑容,这位神采奕奕看起来十分健康的女孩子,已经准备好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了。

八、这家工厂经过技术改造,许多传统、落后的旧工艺被先进的新工艺取而代之。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