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励志创业史

2017-06-16

“闽商” 狭义上指的是福建省商人的简称,广义指以福建、浙南、粤东潮汕地区(因处广东省管辖故不具闽民系认同感)和海外闽民系的从事商业的人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闽商励志创业史,希望能帮到你。

闽商励志创业史

闽,是福建的简称。闽商,即福建商人,一般说,应当包括海内外所有闽籍经商人士。

闽商,作为绽放在世界华商园里的一枝奇葩,以其勇闯天下、爱拼会赢、勤俭敬业、乐善好施……的风采和魅力,已经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对他们在创业实践中所演绎出来的一幕幕感人事迹、一个个人间奇迹的探寻、了解和研究,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探宝闽商的真正意义,不只是从经济层面上去领略他们的成功,和所拥有的巨大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从文化层面上去感悟他们的艰辛,和隐藏着的巨大精神财富,是要在他们身上获得精神上的启示和力量上的激励。

闽商素有勇闯天下的性格,在世界历史上,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移民潮中,哪一次都少不了福建人的身影。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创业,忍痛割合亲情,割舍虽生穷苦却也温暖的家,走出村庄,走出大山,走出田野,或结伴同行、或只身飘泊。哪怕是空手无归,甚至客死他乡,也要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福建人的这种义无反顾的闯荡精神,连称霸世界的移民大国——美国也不能不折服,以致有人喊出了“世界怕美国,美国怕长乐(福建的一个沿海县级市)”。美国官员曾经错误地认为长乐人的大量移民,一定是当地贫穷落后所致。后来他们秘密来人考察了福建长乐时惊讶地发现:这里不仅不贫穷落后,而且还是全省仍至全国比较富裕的沿海地区。美国官员又一次折服了:原来福建人走出去并不是活不下去,被迫去向美国讨求生存的。而是为了寻找更大空间谋求发展才闯天下的。改革开放后,福建人这种勇闯天下的精神,又迅速地从沿海蔓延到封闭的山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闽北明溪县的一个仅有六千多人口的沙溪乡,在一位浙江籍上门女婿的带动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帮助下,陆续走出了二千多人直奔匈牙利、捷克等东欧地区去创业。历次移民浪潮的积淀,使福建自然而然成了全国著名的侨乡,成了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而这些走出故乡的商海弄潮儿以及他们的后裔们,在全国各地,在东南亚各国、在美国、在澳洲、在欧洲、在南美洲、在南非、在世界的各个地方,形成了一批批各具特色的赫赫商帮,涌现出了多少跻身世界级行列的商贾巨子。菲律宾的六大华商巨头,几乎为闽商所囊括。闽商的这种巨大成功,从他们获得的第一桶金开始,就已经浸透着他们那种不恋小屋安稳梦,甘向大风大浪展翅搏击讨苦吃的闯荡精神。

闽商素有爱拼会赢的品质。纵观闽商的创业史,他们总是不服输。当他们看到别人发达时并不是犯忌妒,而是不甘落后地去迎接挑战、投身竞争、迈向胜利。有多少成功的闽商恰恰是从这里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动力;他们总是不怕苦。从打工开始,为了尽快获得第一桶金,常常是专门冲着常人难以承受的事儿,如扛尸的晦气活、掏臭水地沟的脏活、码头搬运的累活、清除战地末爆炸弹的危险活等等。成功的闽商在他们背后都有一部催人泪下的辛酸史,都有着起三更睡半夜、肩扛背驼、风餐露宿、摆地摊等等从睡地板到当老板的经历;他们总是不气馁。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曲折的打击,失败的考验,都让闽商更加成熟起来,也让他们的事业更加脚踏实地起来。香港一位著名闽籍儒商在事业受到金融风波严重冲击濒临破产时,他不屈不挠,在临近花甲之年卷起裤管,毅然挥师苏北,顶着烈日,冒着风雪,以一年穿破五六双胶鞋的拼搏精神,在一片杂草丛生的荒野沼泽地上,进行工程浩大的地貌和土壤改造,种植了近两万亩速生林,并在林间挖塘养鱼、养鹿、养禽、种草药,并已规划建造自然生态旅游渡假村,大搞科学的立体农林基地建设,已成为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江苏的朋友们感慨地说:这么艰巨的事业我们没有办到,却让一介书生的闽商做成了。作为福建人,能不为此而骄傲吗!他们总是不张扬。成熟的闽商对自己的成就,从来很低调。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乡亲,在他们事业有成时,对待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出手干脆,慷慨解囊。但当要他们提供一个自己业绩情况的介绍,或者登门采访,却总是再三推托。所有的这一切,都清楚地告诉我们,在闽商的词海里,是找不到怯弱和认输的字眼的。

闽商素有勤俭敬业的传统。人们只要稍微留意,便不难发现,闽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们从勤劳起家、勤奋创业、到勤俭持业的进程中,总是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和高超的智慧。他们善抓机遇。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商机,就要作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有位号称“帽子大王”的旅港闽商,当他见到当年美国民众面对“9.11”事件的愤怒情绪和爱国情结,便悟到其中可能带来的商机,加班赶制绣有星条国旗的各类帽子,外加生产同样印有星条国旗的配套运动服。一上市就被美国民众抢购一空。这位旅港闽商还真的重重地挣了一大笔;他们善创伟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直至成就一行、火红一行。在茫茫的商海里,涌现出了多少称雄世界的各行各业之王。特别在东南亚的闽商中,有木材大王、造纸大王、糖业大王、钢铁大王等等。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土生土长的闽商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和优势,创出了诸如富贵鸟、七匹狼、安尔乐、金得利、安踏、柒牌等等驰名品牌,孕育出了诸如建筑之乡、隧道之乡、钢材之乡、水暖之乡、茶叶之乡、水果之乡,粮行米市、石材王国等等著名商帮;他们善持家业。勤俭,是闽商代代相传的一种美德。成熟的闽商是切忌铺张浪费、切忌奢侈的。我几次去东南亚一些国家,那里的闽商请客吃饭,餐桌上哪怕只剩下一个包子馒头,也要打包回家。他们的一日三餐,有时简单得让人不敢相信。有位当年受过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接见的侨商,可以为家乡捐巨资办学校建体育馆,而自己的生活却俭朴得到了在晚年被诊断出了营养不良症。

闽商素有乐善好施的胸怀。他们创造财富,却不为金钱所累,而是将财富作为回报社会,捐办公益和慈善事业的资本。他们有倾资全力支援祖国民族解放事业和举力创办学村的“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有由一批成功的青年闽商自发组成,在短短几年为家乡和全国各地捐建近百所小学,资助数万名贫困学生的“希望工程基金会”;有出手近2亿元捐建职业大学的知名慈善家;有积极带头、并带动周边同仁筹集巨款抢救、保护家乡的各类文物,为弘扬传统文化作出贡献的众多热心闽商;几年前,仅泉州、晋江两级市成立慈善总会之初,不到几个月就各自很快地筹集到了近亿元的慈善款;在家乡乃至祖国各地每当遇到各种自然灾害,以及东南亚的海啸灾难,海内外的广大闽商都会毫不犹豫地作出迅速反应,及时地把大量的救助款物送往灾区;等等。大量生动的事实,雄辨地驳斥了“男人有钱就变坏”、“为富不仁”的偏见。据有关方面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仅海外闽商对福建家乡的捐献达一百多亿元,特别是近几年每年捐赠都在十亿元左右。

以上所述,仅仅是闽商风采的几个侧影。当今闽商是历代闽商的延续和发展。他们不仅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一支劲旅,同时也是文化建设乃至政治建设的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闽商不仅是一座隐含丰富物质财富的宝库,也是一座珍藏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库。假如我们在积极地挖掘并发挥这座丰富的物质宝库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重大支撑作用的同时,也努力地挖掘并发挥这座巨大精神宝库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特殊推动作用,我们将获益无穷。因为精神的影响威力要比物质的影响威力深远得多。

闽商品行

不喜存款爱创业冒险

闽南一带有“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输人不输阵,输阵番薯面”等说法。在经商传统的影响下,“办企业当老板”成为闽南人的价值取向之一。一直以来对闽商群体颇为关注的《闽南儿女》主编庄永章告诉笔者,崇尚“三分本事七分胆”的闽南人不喜欢存款而喜欢创业,他们认为创业过程是一种最大的满足。他们充满冒险精神,崇尚外出“掘金”,一旦认准目标就不放弃,“赚一块钱再借一块钱”投进去,依靠自己的拼搏精神取得成功。

近年来,福建民间资本在国内的投资扩张速度加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省外投资兴业的福建人超过250万。闽商中的“泉州军团”已有70多万人外出经商办企业,在外企业年销售总额已达1600亿元,相当于在外再造了一个泉州市场。莆田在外经商办厂和务工的已达50多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拥有固定资产300亿元。“莆仙军团”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的木材市场。

回馈桑梓扶持同乡

闽商虽然奔走各地,但恋祖爱乡的心情始终像风筝线一样牵扯着他们,取得成就后回馈桑梓成了他们普遍的做法。近代,以陈嘉庚为代表的闽籍侨商倾家捐钱捐物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除了回馈桑梓外,扶持同乡也成为闽商的典型特征。庄永章说,走出福建的闽商在外地格外注重相互帮扶,发达了的商人会把自己的同乡带出去,不仅教他们经商之道,还出钱资助他们。据考证,福建人组织海外商会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

闽商探源

相对于民风较为保守的中国北方和内地,闽南人更具开放和向外开拓意识。

早在明清时代的闽南,社会思潮已萌发重商意识。即使在士大夫阶层,传统儒家文化的“鄙视商贾”也并不居于支配地位,社会思潮表现出对商工的宽容。李贽在《又与焦弱侯》的信中说,“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种,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李光缙在《景壁集》中,甚至主张儒者为贾,“士君子不居朝廷,必游市肆,此非羞贫贱而厌仁义,良亦欲有所行其志焉”。

闽南社会价值观,明显表现出与内地的差异。明代万历时在福建为官的江南人王世懋对比了福建内地与沿海的这种差异,他在《闽部疏》中写道:“闽西诸郡人皆食山为足,为举子业不求甚工。漳泉海隅,其人以业主为不赀,以航海为恒产,故文则扬葩而吐藻,几三吴:武则轻生而健斗,雄于东南夷,无事不令人畏也”。道光年间成书的《晋江县志》。将商贾与农工并列,而非置于四民之末,“行货曰商,居货曰贾,商贾之名,虽亚乎士,而与农工,均在四民之列”。

传统文化注重的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在闽南几乎没什么影响力。他们唯利是趋,与台湾人一样,“舍祖宗之丘墓,族党之团圆,隔重洋之渡险,处于天尽海飞之地”。

至少在宋元时期,闽南男儿就视出洋为正途。明清时期,闽南人移民海外络绎于途。据福建省统计,漳泉二地有海外移民540万人,相当于本地人口55%。如以泉郡计,则其海外移民相当于本地人口的80%。

闽南海外移民为求生存和发展,需有主动适应异地环境的心态和能力,培养兼容和开放的精神。明代后期以来的海外移民活动更为闽南文化注入异域文化的活力。尤其是近代以来,闽南大规模向东南亚地区移民。这些移民绝大多数居住在西方国家的殖民地,直接参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有的人还进入当地主流社会。闽南沿海地区向海外移民众多,其数量超过本地居民,且与家乡保持密切联系。西方文化较早经过闽南海外商民进入闽南地区。

闽南不仅生活习俗深受海外影响,其语言文化与价值观念也与中原地区发生微妙区别。如老一辈所说的“拐杖”(Dongkai)、针车(Magin)、肥皂(Sammuen)等词汇,均来自西文stick、Machine、Soap。外来词汇对闽南的影响力就如现今粤港词汇对全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西方市场意识对闽南地区的渗透。西方的格言“生意场上无父子”,在侨乡广为流传,这是对儒家传统学说典型的否定。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如股份公司)早在本世纪初就已流行于闽南。闽南第一批现代企业及最早的市政建设,都出自于华侨之手。

闽南的乡土文化习俗,有着浓郁的西洋特色。其生意活动,更贯穿了“经济关系高于一切关系(包括亲属关系)”的西方市场经济原则。这种文化的多元性与开放性,是闽南人务实精神与蔑视正统的体现。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