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如何教孩子们交朋友

2017-03-29

每到周末身边的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参加什么舞蹈课程,钢琴考级,课外辅导,等等等等,本应该属于孩子们的自由时光被这些所谓的课外辅导占得满满的。当我们的家长和孩子在辛苦忙碌的做这些的时候,国外的孩子们在做什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世界各国如何教孩子们交朋友。

世界各国如何教孩子们交朋友

美国:小学同学间经常“约会”

美国的小学文化中特别注重社交,注重每个人和其他小朋友的关系。同学之间经常会“约会”,就是相约到别人家里玩,甚至是在别人家里过夜。约会有专门的词汇,叫作“playdate”,过夜叫作“sleepover”。孩子们互相邀请,约好后再告诉家长,征得家长同意,然后由家长们来协调具体的安排。

这种约会是小学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几乎每周都会进行,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派对,比萨派对、冰淇淋派对,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就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此外,美国课堂上还广泛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一位在美国的小留学生说:“我们班有32个人,4人一组,共有8组。一个小组中4个人的桌椅拼成一个长方形方桌,各个组4张桌子的左上角都分别写有A、B、C、D,每个字母代表一个职位,坐在写着不同字母桌子旁的人有着不同的任务:A桌子上的人是小组BlueBin(每个人用来装自己作业或杂物的蓝色盒子)的管理者,坐在字母B桌子旁的是小组削笔人,在字母C边的人是桌椅管理者,而坐在字母D旁的人是传卷子或纸的人。这些字母过一段时间就会在四张桌子中变一次位置,一切都是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的。

德国:“伙伴互助”从幼儿园做起

在德国的幼儿园里,不分大中小班,大的小的在一起玩耍,相互扶助,相互学习。现在他们把这个模式延伸到了学校,在小学的一、二年级间也使用这个模式。

一、二年级混合班里,有22个或是24个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对子伙伴,二年级的伙伴有义务帮助一年级的伙伴。一对伙伴坐在一起,二年级的告诉一年级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么做……老师讲课时,拿出不同颜色卡片,不同颜色的卡片要不同年级的孩子回答。当然,做作业时不同年级的孩子有不同的作业,一年级的孩子们很关注着二年级的孩子们的所作所为,而二年级的孩子们也很注意自己的榜样形象。班级里上课时安安静静,下课时和谐玩耍,谁也不会欺负谁,谁也不敢欺负谁,因为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伙伴。

法国:小学起开设“学习共处”课

法国从小学起正式设置“学习共处”的道德教育课,要求儿童从其同伴那里认识其行为,认识到集体生活的约束是他们自由的保障,惩罚不是成人的裁决而是规则的实施。他们要学习拒绝暴力、把握冲突、讨论遇到的问题。

法国实施教育世俗化的原则,国家不允许在公立学校内进行宗教教育。发展公民能力与学会共处是法国公民教育的重点。但在小学低年级,设置“公民教育”课还为时尚早,只是在语文课中渗透一些基本概念:适应集体的规则、与同伴和成人对话、倾听他人讲话、合作。

“公民教育”课自小学三年级正式设置。其基本目标是使每个学生在个性特点和独立性逐渐形成过程中更好地融人班级与学校生活。公民教育课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提出的具体问题,意识到个人自由、社会生活的约束和价值分享的相互关系。

芬兰:更多学习来自同伴交往

芬兰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开发自己的课程,全面评估学生的成长。芬兰教师相信学习并不仅仅发生在教师的正式课堂中,孩子在课外,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甚至可以学到更多。因此,芬兰的小学生一般只上半天课,下午半天参加课外活动或各种学习或娱乐俱乐部。据调查,大约2/3的10至14岁学生至少参加了一个青年运动协会。

此外,芬兰学生家庭作业的压力并不大。芬兰大部分中小学生都能在校内完成作业,回家的家庭作业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即便是高中生也很少参加课外补习。芬兰教育者认为,重复的、智力上没有挑战的作业并不能带来学业上的进步。

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通常分成两类:一类是同伴接纳,是在群体水平上探讨儿童被群体成员接纳的程度,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另一类是友谊关系,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儿童的友谊,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情感联系。两者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美国高中如何吃得开

在美国高中学生中,有一句俗语:“school(学业),sleep(睡眠),social(社交),三个‘S’里,你最多只能管好两个。”

16岁的杭州女孩陈思旎,三年前到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斯卡特天主教高中留学。作为过来人,她提醒留学新生:行李其实不是出发的关键,去美国读高中,你还需要有“找圈子”的心理准备。

现在的陈思旎在美国当地生社交圈吃得很开:她是几个社团的灵魂人物;全美奥林匹亚科学竞赛内布拉斯加州全州第一;斯卡特高中诗歌朗诵比赛全校第一。其实,陈思旎刚到美国,是碰壁的。

出国前,陈思旎在学校成绩排第一。然而在国内始终套着光环的她,到了美国,在“社交”这个“S”上,遇到了困难。大部分中国学生,并没有在高中开展社交的概念,因为我们的高中,大量时间要学习,只要会学,就是优秀。但是到了美国,再没有人会把学得好和优秀生划等号。他们喜欢在团队里活跃、有领导力的人。这种社交团队,就是陈思旎说的“圈子”。

为了尽快找到自己的圈子,开学几周后,陈思旎一口气参加了能报上名的所有活动:学生会、科学社、诗歌朗诵赛……于是,不少美国同学都注意到了她:“哎,又是这个中国女孩。”

后来,陈思旎才体会到,玩不精,恰恰是很多中国学生的特点。比如,陈思旎在国内读小学时,对天文很感兴趣,小时候看过很多书,知道不少天文知识。可等她跑到美国一看:哇,人家那才叫天文爱好者!

美国学生有各自的设备,会自己组装、辨识,到了天文观测日,在观测台出现的这些身影,完全不亚于CNN纪录片里的职业科学家。这跟教育过程有很大关系。

中国学生小时候,只把天文这样的爱好,当成课外的兴趣,挤点时间自娱自乐。美国孩子在上小学、初中的时候,就有大量时间去做自己喜爱做的事情,他们不仅知识面广,对一个领域简直是到了精通的地步。给一张局部星象图,他们就可以马上判断出这是哪个星系、哪颗星。这种两个级别的玩法,当然很难沟通。

陈思旎在总结了社交困境后,终止了其他活动,把精力专注到她最有兴趣的科学竞赛和诗歌朗诵大赛上。

“来了美国,不是来学英语课的,是来学思考方式的。”这句类似电影《中国合伙人》里的台词,是陈思旎留学生活最大的感触。

她说,美国的高中下午3点半就放学,下课后、假期里,都没有补习班,学生拥有蛮多的自主时间。不论是从精力支配,还是人际交流的需要,都要学会出去和大家交流。

陈思旎建议:如果你是新生,到了美国学校后,除了看课表,不妨到学校官网上,专门去查看一下“活动”这个栏目里的信息。你可以花点时间去研究这些活动。不要多选,选几个最有热情坚持的活动加入。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