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养生有什么原则

2017-06-15

通过运动来让身体里面的细胞更加有活力,让身体更加健康并且减慢变老的速度。那么,运动养生有什么原则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运动养生的原则

1、协调统一,形神兼炼

在中国传统的运动养生活动中,非常讲究意识活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的密切配合,即所谓意守、调息、动形的协调统一。意守是指意识要专注,心无杂念;调息是指呼吸的调节,要均匀、有节奏;动形是指形体的运动,要自然、连贯、刚柔相宜。运动养生紧紧抓住这三个环节,使整个机体得以全面而协调地锻炼,则能增强人体各种机能的协调统一性,促进健康、祛病延年。

2、顺应时日,莫误良机

早在2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提出了“起居有常”的养生主张,告诫人们要顺应阳气变化,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清代养生家张志聪把一日比作四时,他说:“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因此,提出一天中的运动应该遵循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的规律。在锻炼、活动时注意顺应阳气的运动变化,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3、有张有弛,劳逸适度

运动养生,并非指要持久不停地运动,而要有张有弛、有劳有逸,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紧张有力的运动,要与放松、调息等休息运动相交替;长时间运动,一定要注意适当地休息,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导致精神疲惫,甚至影响养生健身。

4、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运动养生是通过锻炼来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锻炼时一定掌握好运动量的大小,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太大则超过了机体的耐受限度,又会使身体因过度疲劳而受损。因此,运动养生强调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那么如何掌握合适的运动强度呢?目前,一般是根据运动后即测脉搏来判断的,它的计算公式是:

170-年龄=合适的运动心率,例如,一个40岁的人,运动后他的脉搏如果是130次左右,表明运动量合适,若明显超过130次说明运动量过大,反之则运动量不足。

5、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锻炼身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注意经常坚持不能间断。名医华佗那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方面指出了“动则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经常、不间断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进行适当的运动,才能收到养生健身的功效。

运动养生的注意事项

1.运动前的准备:不管是做什么运动,在运动之前做热身准备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适当地拉伸双腿,或者是做体操,在原地踏步也是不错的。只要能够动动双手和双腿,让气血的运行变快就可以了。

2.运动的强度要求: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的,就算是运动养生也是一样的,不要一开始就做强度大的运动,这样身体会吃不消,刚开始可以做强度小点的,等到身体慢慢适应以后再慢慢增加运动的强度,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遵循这个原则,不要勉强自己去做强度大的运动,不然身体可能会因为吃不消而出现不好的结果。老年人运动的时候只要做到有点气喘就可以了。

3.运动的时间:如果是从养生这个角度来运动的话,时间上就要有规律,可以每天或者是隔天有一次定时的运动。久了身体就会记住这个节奏,到这个时间以后就会出现一定的环境反射。等到这个时间运动的话,也不会觉得是一个任务,而是一件特别自然的事情,因为身体已经记住这件事情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