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子的辩论技巧
由于周朝末年“礼崩乐坏”,“王钢解纽”,到了战加时代便出现了百年争鸣的局面 ,其中孟子一直为国人所推崇,就让我们跟着孟子学习其论辩之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孟子的辩论技巧,希望能够帮到你。
孟子的辩论技巧一
溯本求源,攻击要害,叫人信服。
有一次,齐宣王问孟子:“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真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齐宣王又问:“做臣子的以下犯上,杀掉他的君王,这难道可以吗?”
孟子回答:“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类人,我们都叫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没听说他‘以臣弑君’。”
齐宣王站在形式上的君臣关系角度,指出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是犯上作难,也是与儒家主张的“仁爱”思想相对立,似乎历史上的两位暴君是应该得到同情的,商汤和武王的行为反而是应该遭到指责的,把难题抛给孟子。孟子则巧妙避开齐宣王设置的辩论陷阱,溯本求源,将回击的矛头对准两位暴君的本质,指出他们是“独夫”,而非仁爱的君王,所以武王讨伐殷纣也就不再是“以臣弑君”,反而是对百姓的仁爱。这一段反驳,直击要害,让人信服。
孟子的辩论技巧二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之身,令人叹服。
有一个任国人问屋庐子:“礼和食物哪个重要?礼和美色哪个重要?”
屋庐子回答:“礼重要。”
那个任国人又问:“如果遵照礼制求食,便会饿死,不遵照礼制求食,便能得到食物,那么还一定要遵照礼制吗?如果遵照婚娶礼仪,便得不到妻子,而不遵照婚娶礼仪,便能得到妻子,那么还一定要遵照婚娶的礼仪吗?”
屋庐山子不知如何回答,第二天到邹国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呢?金属比羽毛重,难道说一个金属带钩比一车羽毛还重吗?用饮食的重要方面与礼的细节相比较,何止是饮食更重要?用娶妻的重要方面与礼的细节相比较,何止是娶妻更重要?你可以这样回答他,扭断哥哥的胳膊,抢夺他的食物便能得到吃的,不扭断胳膊就得不到吃的,那么就去扭断胳膊吗?翻过东邻的墙头去搂抱人家的少女,就能得到妻子,不去搂抱就得不到妻子,难道就去搂抱吗?”
食、色与礼制并非绝对矛盾,两者是可以和谐统一的。任国人故意放大在特定环境下食、色与礼制的矛盾,以食、色的重要性公然挑衅儒家提出的道德礼制。对此,屋庐子不知如何辩驳。但这并不能难倒睿智的孟子,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指出如果为了食、色,严重违反礼制甚至是法制,难道我们还能够去做吗?孟子的驳斥,既维护了礼制的尊严,又还击了任国人的谬论,令人叹服。
读《孟子》,不仅使人在思想上受到儒家“仁爱”主张的熏陶,而且在语言表达、辩论技巧上得到深刻启发,受益匪浅。
辩论的注意事项
1、辩手必须熟悉辩论的规则。
2、辩手在自我展示方面要力求创新,同时展现队伍的整体性。
3、辩手要注意环节的安排。比如说对于剩余时间的安排。
4.、注意脱稿。只有脱稿时的语言才有感染力,顺势而上、随感而发。(附:辩论赛准备的纸条一般用法:<1>记录现场的东西;〈2〉纪录较长的引用案例;〈3〉纪录引用数据)。
5.注意场上的整体配合(辩论赛的输赢不是仅看个人表现的好坏。它也是对辩手默契的考验。)
6.辩论语言要具备精确性、逻辑性以及简洁性。
(1)辩论语言的要求
辩手的语言要有理、有力、有节,应做到口齿清晰、流畅、言简意赅、言之有别、言之有物、言而有序、言之有理。
(2)语音、语速、语调的关系
这几点可以直接表现辩手当时的心理变化,同时也是辩手应注意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辩手的语言是要给评委和对方辩手听的,如果表述的不好,可能会造成评委与对方辩手听不清,将影响辩手的成绩。
除了以上要注意的事项之外,辩手们一定不能忽视知识的积累。知识积累是取得辩论赛胜利的必备条件。要取得辩论的胜利,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这里包括两方面的含意。
1.要认真地去聆听对方的发言及相关资料。
从理论上去分析主题的内容,避免辩词的庸俗化、贫乏化,使辩词在理论上和知识上丰富。绝对避免使用庸俗不堪的实例和趣味低劣的噱头进行辩论,或者以感情取代理论,故作姿态煽动性地赢取喝彩。
2.要注意日常综合知识的积累。
辩论的主题丰富多彩,要注意日常各个方面知识的积累。一个人如果光有辩论的热情,但其知识底蕴很差,可供调动的东西很少,那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纵有再高的热情,也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所谓言不达词,词不达意。知识好比一座金字塔,不了解宽泛的知识背景,只对本专业知识了解较多或者比较丰富,想在辩论中运用自如、应答如流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