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失传之民间徒手拨筋
拨筋导络是中医的理筋手法之一,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有异响,出槽的伤筋拨回原位,其手法就是和伤筋成垂直方向拨的,但很多是不会回去的,即使回去,一下子又会跳开的。下面是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濒临失传之民间徒手拨筋。
濒临失传之民间徒手拨筋
拨筋导络是中医的理筋手法之一,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有异响,出槽的伤筋拨回原位,其手法就是和伤筋成垂直方向拨的,但很多是不会回去的,即使回去,一下子又会跳开的。
筋移位后,因患者身体状况,很快就会沿着经络和肌肉走向成点、线、面而漫开。可是人体结构是错综复杂的,新旧伤互为因果,互为影响,而合成无数的点、线面,要把它拨乱反正实不易。
古今医者各凭经验,把伤筋所引发出来的庝痛治疗,如是没伤害其肉体,以後还是有机会恢复,如一被破坏,则原来问题只是稍解决,又延伸另一个问题,就这样重重叠叠,如肌肉松弛,和肌腱肿瘤等的手术,庝痛就很难脱离人身。
根本之方法,理论上来讲,就是把那伤筋拨回原来的位置,则因筋出槽所产生的问题就会随之消失,筋不归位,即使用任何的方法,包括,吃药、针灸、气功等等,只是把那发炎之部分解除掉,那移位的筋,过一阵子还是会因病人的状况,而产生庝痛的。
筋归位,又有自动及被动两种方式,自动的就是用上述的方法治疗,而把经络弄通後,经由人体的运动,而使筋归位,那归位的感觉,就是有一清脆的小响声。被动则是患者或医者的推拿了.要完全治好伤筋之方法,笔者的经验,并不是难事,那须靠医者手的触诊,靠手指的敏感度,很细心的找出伤筋的病根处,再找出受伤的角度、方向而逐条拨开伤筋。没全拨开,则,那庝痛是不可能除掉。这是一个很繁琐的工作,和目前所有医生的方法是不同的,只有把筋全部拨开即是快速解决庝痛的方法,这是很根本的治疗是治根的,无耐心及爱心的医者是不能胜任的。具体的操作全凭手感,即一个“摸”字,摸筋摸骨、筋骨正常与否全凭手指腹的感触,寻一根病筋从头找到尾,中间和哪根筋相连、相互影响,也要用手摸出来,拨筋正骨疗法最注重的是骨关节的地方,因为病大都在骨关节的地方,找出异样的筋,即筋是出槽、错位、僵硬、无力、粘连。全凭手指腹感应出来,心中有数、脑中成像而后用挑拨、抠等把筋松解开来,松解的精妙之道在于顺其势,随其情,顺其走势、在助手的牵、拉、拽的作用力下顺势或拨或抠,让筋‘动中合槽’则筋易回位,平顺,病即痊愈。
有心人仔细去推敲笔者上面及以後所述的说明,定会有所领悟而提升医病的技巧。
笔者没接受过正统的医学教育,但很刻苦的学习了中医骨伤筋伤及解剖学。但笔者所说全是自己学习及运用很久的临床医病的经验,有很多名词和那些所谓的砖家及叫兽们知道的有差异,不正确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我自知这些方法是古老的中医早就有的手艺,只是现在已快失传了;且现在的医者太急功好利,一切求快速,而忘了医者应有的最基本的德{既态度。要医那些头、肩、颈、腰、腿的庝痛,真不是很困难,大多的人走错了方向。往後,如大家能接受我的方法,我会用最简单的语言,如何找病根,治疗各种软体组织的方法给大家做个报告,希望有心的医者,能去帮忙更多的患者,让他们少挨一些刀,早日脱离痛苦
正常的筋是松软而伏于肌肉筋槽内的,当筋得不到气血濡养而有病理反映时,其筋会变得紧张疆硬,如绷紧的琴弦样,本来静卧于槽内的筋就离槽而出了。这时你能触摸到,在将其横拨时会应手而滚动,患者在提醒下也能感知弹拨时的响声。而出槽的筋很细时,术者和患者的感知都是很微妙的。临床上手触知此现象不要因为其不酸、不痛、不胀而忽视,有时它可能正是你的病本所在。筋出槽的部位找出后就可以用拨、抠筋的手法治疗了。我们可以横向弹拨,也可用单指或多指轻轻按揉,将疆硬出槽的筋做松做软,筋松软后自然就复位归槽了。很可能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病就好了。此术难点在触诊时是否能触知有筋出槽,是否能触知其疆硬度和所在部位。有些看似很麻烦的疑难杂症,很多情况下可一次治愈。病史长的大多有许多其它因素,还需一一排除。
濒临失传之民间徒手拨筋
伤筋会以面、线、点呈现在患者身上,医者可依患者所指之痛处摸索上去,或是以由面而线而点之模式去寻找。伤筋绝不会以单独一点的庝痛而没有牵连的 。最重要是每回结束拨筋导络时一定要把患者的病气由四肢排出去,即是一般手指及脚趾的卤法,没清脆的响声是表示气没排干净的。
一个伤筋的痛点,表现在医者之手上是,有异响声(细筋受外力之移动声)、发炎的筋肿、有如气垫式的气塞,表现在患者身上是酸、麻、痛。甚至牵连至他处之庝痛。如有经验和功夫的人,用手心测会有刺刺的感觉。
痛点会沿着经络走向或肌腱走向而成线,于患者是酸痛;于医者是气阻塞,一如触摸两头稍阻塞的塑胶水管之感觉,气愈塞则是愈痛,反之则较不痛;愈上去愈痛的方向,就是伤筋的方向。直到某一点时,患者会很痛处,而医者感觉气塞最严重的地方,如超过这点,则又不痛,且无气塞。则那痛点即是筋伤处,一般那里定有筋出槽的异响声。医者可依其所知的方法上药、泄气等法再去把伤筋推开。该处一般很痛,医者须十分小心处理,通常这线索会有很多条,而常常集结于关节处。该痛点的伤筋拨开後,即筋归位,则整条发炎之线索全消失了,那痛点所引起之庝痛或牵引至他处之酸痛,就会同时消失了。如酸痛仍有存在,则是别处的伤筋仍在影响该处之庝痛, 此即为气通则不痛之道理。
医者可先以此方法,在自己身上去摸索,就慢慢可领悟一些。甚至青出于蓝。在伤筋处之理筋,看医者之手法轻重,往往会造成患者之皮肉通,有少数的人甚或会反而气肿,外表是皮肉痛,里面会很舒服的。医者在医人之前须先叮嚀患者一下的。
所提之方法--拨筋。是最基本的功法,我称它为“抠”,这本应是在面对面教导,才会有效果,但,上我博客的均有一些底,有些人也摸到这手艺的边边,就此因缘,我也参一脚,先以文字叙述,看大家能悟多少再说了,光看不练是入不了门的。
这伤筋处,大部分在关节附近,我在“濒临失传之民间徒手拨筋正骨'的文章中也说过,即肌腱和关节结合处,那里结构须要各种角度的弯曲,这些细筋在负担着一些重要的运动,一如傀儡布偶上之多条细线,一打结,就须逐条解开,大家仔细思量有2-3个布偶的线缠在一起时,要在所有端头不能动,一如每一细筋的两个端头是固定的,要解开定是要旋转到某方向、角度时,才好处理。另外,你们也可以用有通水的橡胶水管,中间有些打结,去感觉那种上下不同强弱度的阻塞,而好判断那伤筋的方向及病灶处。这些道理弄懂了,就可知那么多的推拿手法的用法及用处。我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拨筋而已。
因此,关节活动角度愈大的部分,其治疗的复杂性就愈高,理论上讲,如纯非骨折式及内脏及先天所引起的问题,90%以上是不须经由或大或小之手术来破坏人体的自然结构,经由现中医系统的保守疗法,加上现讲之手艺,就可恢复原来健康之状况,而根除人们之问题,但如肉体一经破坏,则这庝痛就难消失了,这也可节省很多的社会、医界资源、成本及人力。最重要是让患者早日脱离痛苦,才不失医生的本色啊!
还有那些伤筋有60-70%是沿着经络走向的,30-40%是沿着肌肉之走向的。
另一个重要道理很简单,人是活的,会动的,治病时须适当的转动,才能把问题处理掉。
依经验常用的找伤筋方法有:
1.眼观法:看患者走路,或痛处的旋转运动,观看其有障碍点在何处,和患者核对其伤痛处。另外重点是看其所被影响的经络上,其他受牵连的地方。以供等一下的检查重点。
2. 全身检查法:即如何找伤筋,由头至脚的触诊法,即一面检查一面压揉,遇到问题处马上解决(把筋拨开),找到关键问题处,就用心的治疗了。
3.查肌肉松紧度法:用拇、食、中指尖,轻轻的在患者所指,或医者所知之处较大面积的寻找,哪里的肌肉紧张度较高。即由大面积缩至小面积,再用手感法去找出伤筋处。
4.气功手诊:
将气运至医者的手上,在患者身上痛处的上方挥几下,查出有病气积聚较多处,再用手感法去找出伤筋处。此点我较不喜欢人去学习,因气功疗效不错,但会牵涉到一些对医者有害之问题。这不是人人都可以操作的,本人就不会气功。全部是日积月累的功夫。一样做的很漂亮。
5.遙诊成像法:此更玄,我有一朋友和我比赛找伤筋处,他当然赢了。这是气功较高段的功夫,此且带过,让大家知道有这回事。
当然以上是笔者之经验谈,天下何其大,能人何其多,如有心人也能把你们所知方法让大家来学习,努力的方向,以弥补现在医界不足之处,也是功德一件啊!
一般的伤筋的地方,会成线索状,有60 -70%的伤筋会沿着经络走向,30 - 40%的伤筋会沿着肌肉走向,在此主要再说明,主要抓着经络走向,不管他是顺或逆着经络,多没关系,就可找到或重要或次之的伤筋。就是说经络来的伤筋处理完後,可能还须处理肌肉的部分。其实,那些线索多是相连的。请你们先摸自己的庝痛便知了。 在此强调,有心人定要记好我强调的重点,在自己身上有问题处多练习,定会有所获的。我不期望所有感兴趣的人均会学会,我以前当面在教人时,一班15人,半个月下来就只有一人我稍满意。连盲生,我以为手的敏感度会好些,心还是静不下来,频问我还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因此,目前阶段弄不清楚是正常的,不要气馁,只要你有爱心及毅力,我会帮你们的,这需要非常多的人来帮忙需要我们医的人。有问题尽管问!但先不要问医病的事,那很简单,我会慢慢讲出来的,基本功夫不够是不行的。
伤筋会成线索状,在伤筋(二)提到,痛点于医者是气阻塞,一如触摸两头稍阻塞的塑胶水管之感觉,气愈塞则是愈痛,反之则较不痛;愈上去愈痛的方向,就是伤筋的方向。直到某一点时,患者会很痛处,而医者感觉气塞最严重的地方,如超过这点,则又不痛,且无气塞。则那痛点即是筋伤处,一般那里定有筋出槽的异响声.此线索并不是真得成形的线条,而是气阻塞方式的线条,直到伤筋处才成形,这也是为何,那些先进的医学机器,只能查到点,而无法查到线索。如能查到线索,那他们就不会这样的在治病了。
掌握气阻塞的轻重是要学这手艺的绝对必备的功夫,请在自己身上的痛处多摸索,刚开始也许须按重一点,久之就可轻了。这手感觉的气阻塞线条,你如跳开这线到旁边没问题处,就没那气阻塞的感觉了。
气阻塞的感觉,手指按时会感觉皮跟肉之间有个软软之物,我称它为气垫。这垫子的厚与薄,关系着病人庝痛的重与轻。沒事的,只摸到皮和肌肉是在一起的,中間無物。
人体之肌腱、韧带等之細筋,未经过训练的人。其伸展性均有限的,正常运作时,它是默默的在其能力所及处伸缩。当人在被动或自动的运动,超过那筋所能承担的延伸时,某部分的细筋就会离开他原来的位置,这就是所谓的筋出槽。或应说,每一筋均是很紧密在一起,某部分一发炎,就无法固定在其原位。筋肿和受伤时间长短约略可分别如下:
1.一周内:筋很明显浮起,而因发炎有肿状,因不在筋槽内。躺在床上全身放松,用手指摸时,可感觉到皮下有异样声音,局部有肿胀。
2.二周内:筋会慢慢往下沉,且会愈来愈粗,局部肿胀有痛点。
3.四周内:筋下沉至其筋槽沟上,但仍无法完全着稳,因仍发炎,但已较不粗,肿状也稍小一点。因此身体较健康者,会误以为已好了。其实并不尽然,因由此起,该伤筋已变成旧伤了。
4.三个月:身体较好者,不蓄意去摸它,不会感觉异样,但事实上筋仍发炎未消,患者很容易原处扭伤,此即为何有习惯性伤筋的发生。身体较虚弱者,此筋肿处,会形成筋瘤,但感觉是稍硬点,并未完全硬,仍有点软软的气塞感,且可感觉伤筋在此肿内浮游着。
5.一年,或以后:此筋瘤会慢慢变硬,甚会错觉其为骨头突出物,伤筋已僵硬了。
以上情形只供一般性的参考,并非所有人均会如此,还是看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以及该伤处有否在处理。有些身体较虚弱的且少运动的人,一受伤那筋摸起来就像老人的筋,在医那某部分成线索的伤筋是要使劲由头到尾硬压下去的。而有些身体保养很好的老者且又经常运动,其筋即使受伤,就像年轻人,很好把筋推入槽的。
一般没事时我们不会觉察到有此槽的存在,筋一移位,而把他推回去时,就可听到“康”一声的入槽感觉,庝痛就马上消失了。我一般称其为移位或异位。
筋粘黏,就是指那伤筋一条条在一处或多处层层叠上去,久之,每条发炎,那里就会積气成包,再久之就成软块而硬块。所以此处的筋粘黏并非真的黏一起,而是部分叠起来。必须把那气包弄消,才能把筋拨过去,不然,它在如气球状的包之内,伤筋在里面游离,是无法让伤筋入槽的。即使把里面的液体抽掉,它还是会长出来的,要去此包,须用疏导法,在其上下有阻塞处一一打开(即把那筋拨开),气一通过,那包就消掉,就很简单可把那伤筋归位了,而庝痛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