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2017-03-16

21世纪是一个集知识型、学习型、强调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具有敏锐信息意识、良好信息道德、熟练运用信息能力的高信息素养的人才。国民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的高低,将极大程度地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信息水平和信息创新能力。可见,信息社会需要的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而是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将大量琐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并加以利用和创新,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即为社会各行业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有一定的创新、科研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所以,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栋梁,接受信息素质教育,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源部门和信息中心,是学校教育和科研服务的坚强后盾,也是推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最终是要培育具有信息时代学习能力的大学生,为建立学习型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信息化成果的运用的前提条件是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知道怎么样利用这些丰厚的资源和信息化服务体系去促进自己的学习,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培养大学生优良的信息素质既是利用高等教育信息化成果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重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没有理由不重视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否则信息化的成果不能发挥作用,信息化的过程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图书馆既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设施,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建设新文化的社会组织,同时图书馆还是人民广大群众接受社会文化教育、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课堂,是一个国民终身教育的场所。图书馆的终身教育职能使人们在价值观念、知识水平、工作生活能力等方面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图书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能够引导人们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和融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图书馆的读书活动能够赋予我们广博的知识、丰富精神世界,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活动能够培养公众的信息获取能力,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信息网络,是储藏信息、汇集信息、传播信息的集散地,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同时,图书馆员一般都具有深厚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处理信息的相关技能,是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桥梁,长期的工作实践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信息素质,因此,图书馆有责任有能力肩负起信息素养教育的责任,图书馆也应该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充分发挥其有利条件和优势。

1、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内涵

1.1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率先提出的,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79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把它解释为“人们知道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到了80年代,信息素养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和明确,不仅包括各种信息技术和技能,而且涉及到了个体对待信息的态度,如信息需求意识、确定与利用信息的愿望、对信息价值的评价与判断、对信息合理与准确的利用、信息的接受与评估等等。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阐述,即:“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价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我国学术界基本认同的定义是“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即有效确定、搜寻和获取个人和组织需求信息的意识、素质和能力”。信息素养是由信息需求、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组成的综合素质。其中,信息需求主要指个体对信息的渴望,是产生信息行为的内因;信息意识则是指人们在活动中的观念和自觉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于信息的敏感度、专注度、判断力和创造力等方面;信息能力是指人们有效的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得信息,加工主要包括对信息的认知、获取、识别、检索、处理、利用、分析综合、交流以及熟练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道德是指个体在信息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由信息活动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遵循信息法规防止违法行为、保证信息活动中的公平和真实可靠等内容组成。

从信息素养的涵义看,拥有信息素养不仅能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拓展研究范围,而且还能使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

1.2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内涵

信息素养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是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习”和“开放学习”的需要。内容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与信息法规教育、信息能力教育等组成。其中,信息意识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或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道德与信息法规教育要求人们防止信息垃圾与信息污染,不制作、不传播、不使用不良信息,不借助网络进行人身攻击,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隐私权,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信息能力教育由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利用等能力组成。

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诸如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达、交流等纯粹的技能教育,也是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信息问题解决、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更是培养人们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继续学习的能力、研究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促进社会个体成员信息智慧、信息心理的发展,培养信息观念、信息主动精神、主体意识和信息头脑等素质。其意义不仅仅是某一个特定阶段的目标,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终身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

2、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优势

2.1资源优势

图书馆具有丰富的各种载体的馆藏资源,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丰富的馆藏资源吸引着求知欲望强烈的学生,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2.2技术优势

图书馆现代化设备比较完备,为开展信息素质培养提供了技术保障。图书馆借助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向学生提供各种文献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收集信息,开发网络资源;电子阅览室、视听室、多媒体阅览室为学生提供查询信息资源的场所,先进的信息检索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手段。

2.3人员优势

图书馆拥有一批理论和实践丰富高信息素质的馆员,他们具备加工、处理和组织、检索信息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他们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领航员。

2.4环境优势

图书馆不仅是信息传播地,更是人类文化的集散地,它以庄重典雅的建筑设计、整洁安静的内部环境、宽敞明亮的学习空间,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等吸引着大学生,对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促使大学生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活动,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图书馆不应只是被动地发挥它的智能,而是应该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发挥图书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采取对应措施,创造条件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服务。

3.1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教育知识、计算机能力和外语水平。为了传道授业,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提高整个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

3.2主动开展读者导向工作,高校图书馆通过对读者的引导,使其更好的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及获取途径,使其养成利用图书馆来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图书馆对读者的导向活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对新生开展入馆教育。刚踏入大学的新生,对图书馆有一种新鲜感和陌生感。通过对新生的入馆教育,使他们了解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树立他们基本的图书馆观念,为他们以后更好的使用图书馆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通过推荐读书,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来普及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3.3开展读者培训工作。我国高校文献检索课一直存在着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现代技术知识不足等缺点。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图书馆自动化步伐的加快,图书馆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等现代化的信息检索手段已超越了传统的手工检索,在图书馆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由图书馆组织对大学生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已成为大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培训内容可包括光盘检索、联机检索、数据库知识等,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机检的原理和方法,使其能独立的进行计算机检索操作。

3.4开设文献检索课,把开启信息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指导大学生掌握文献信息检索和获取的方法。图书馆着重要从三个方面指导大学生掌握检索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一是评价和推荐检索工具。二是加强文献检索知识教学,重点介绍各种检索工具的查询与使用、检索理论和技巧、文献分布情况及简单的情报分析和研究方法等,解决怎样查询信息的问题。三是信息技术知识教育。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计算机运用水平和网络检索技能,知道如何利用工具来查找和获取信息。

总之,高校图书馆责在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源、人才、技术以及环境等多方面的优势,图书馆作为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除利用图书馆的力量和优势外,我们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探索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来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为核心,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夏旭.中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3):17-23

[2]刘美桃.信息素质定义的发展与评价标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1):18-19

[3]张亚莉.信息素养内涵的构建[J].图书馆论坛,2005,(10):53-55

[4]刘柏云.关于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10):204-205

[5]许家梁.关于在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6):250-252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