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网络创业案例
新时代下,创业变得异常便捷,即使是残疾人因为行动上的不便,也可以借助网络来实现创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网络创业案例相关文章。
案例1:80后脑瘫残疾妈妈创业微信朋友圈里卖零食
80后脑瘫残疾妈妈创业追梦
想给双胞胎孩子做个榜样,虽是残疾人也不能自暴自弃
虽然说话发音有些吃力、语速有些缓慢、身体平衡机能有些障碍,却一点不妨碍她与人倾心交流,性格开朗阳光的杜丽丽是脑瘫残疾患者,更是洋溢着蓬勃朝气的青年创业者。
7个月早产患上脑瘫
“我在妈妈肚子里还没到7个月,就降临到人世。听妈妈说,1985年刚出生时,我和正常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8个月以后脑瘫症状出现了,直到5岁才会走路。”杜丽丽说,当年妈妈干农活劳累过度,早产导致自己小脑发育不全,属于肢体二级残疾。
杜丽丽的妈妈年轻时因为家里没钱上学,现在自己的女儿即使患了脑瘫,但大脑智力发育是正常的,说什么也不放弃坚持让她读书。2004年,杜丽丽高中毕业后,在一所电脑学校学了两年计算机专业。
不愿意在家里吃闲饭的杜丽丽,2007年经过笔试、面试,来到合肥经开区海恒社区南艳湖居委会,当上一名残疾人协理员,主要工作是为残疾人安排残疾等级鉴定,办理残疾证,托养、精神病患者的药物和住院治疗等事宜。
谈到杜丽丽在居委会的工作,同事们都连连称赞:认真负责、态度严谨、对残疾人格外关爱等。
婚后生下双胞胎儿子
2010年结婚后,杜丽丽小两口居住在经开区的回迁安置房康利园小区,丈夫是建筑工地的架子工,有多少活干不能保证,还不一定能按时领到工资,两人收入虽不多,但生活简单而快乐。
婚后一年,杜丽丽怀孕了,联想到自己的情况,为了肚子里宝宝的健康,孕期发烧感冒她都坚持不吃药,平时多吃水果、蔬菜,还每天行走锻炼。
两个5斤多重的双胞胎儿子出生后,给他们的小家庭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忙碌,更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望着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双胞胎宝贝,杜丽丽暗下决心自主创业,“父母都是失地农民,两位老人每月靠保障金生活,我不能做‘啃老族’,再向他们伸手要钱。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尝试一下,挑战自我,让一家人过上幸福生活。”
参加残疾人电商培训
为了多挣钱,她下班后承担了帮居家养老服务公司为社区老人送餐的工作,送一份能挣1元钱,每天要跑十几家。一直想创业的杜丽丽,苦于找不到更好的门路。
合肥经开区残联2014年8月,为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举办了电子商务培训班,报名参加学习的杜丽丽在这里有幸遇见了一位好老师、如今的“网络红人”90后女孩王小亦。
“那时王小亦还在合肥上大学,就做电商出名了,是淘宝大学讲师。她指导我们如何电商创业,怎么卖货,售后服务怎么做。”杜丽丽学习了电商知识,回来后和一家母婴用品店老板商量,自己的淘宝店展示货品,如果有顾客下订单,就让这位老板代发货,赚取一些介绍费。
就这样,杜丽丽坚持了两个多月,发现不懂得运营推广,电商很难做起来,而且那位老板每次给的介绍费只有10元。于是杜丽丽萌生了自己开店的想法。
微信朋友圈里卖零食
微信朋友圈里面卖各种各样的商品,杜丽丽就在朋友圈代别人刷起零食广告,还在自己的手机微店里发布零食图片,做起销售推广工作。可是,零食卖出去后,杜丽丽的朋友们普遍说东西假、价格贵。“要做好微商,卖的东西很重要,这决定了能不能一直坚持做下去。”经过思考后,杜丽丽决定转型。
这一次,杜丽丽决定卖化妆品,“我虽然得了脑瘫,面部表情很不自然,但我特别爱美。”
杜丽丽查看了微信朋友圈里各种各样的美妆品牌,又跑了很多大型商场和展会,去年5月她只身一人去上海参观了美博会。
几经周折,杜丽丽最终瞄准了一个知名美妆品牌。她找身边的好友借钱,缴纳了一级代理费5万元,做起了微商推广销售。
发起成立创业联盟
杜丽丽微店里的化妆品种类真不少,有保湿套盒、眼部护理套盒、护手霜、洗发露、洗面奶、祛斑霜,“面膜销量最好,我每天都琢磨怎么把货卖出去。”
今年春节前,杜丽丽每月的销售额超过6万元,生意越做越红火,每天都有四五份订单,有些是海恒社区的,杜丽丽为节省快递费用,自己骑电动车送货上门。
认识杜丽丽的电商同行对她的评价是:眼光好,会营销,能吃苦,爱学习。杜丽丽介绍说:“只要有一个顾客对我代理的产品有兴趣,我就会把客户信息导入微信,让对方成为我永久的客户;这样只要有新产品,所有的客户都能看得见。”杜丽丽的微信上,平均每天会增加许多新朋友,现在粉丝已超过1万人。
最近,杜丽丽发起成立了“丽人行创业联盟”,成员现在有20多人,都是她在电脑学校的80后同学+朋友,其中5位是肢体残疾人,还有的远在四川、深圳、苏州,才刚刚开始他们也能做到每月近万元的销售额。
孩子是妈妈背后的动力
“其实能够坚持下来,背后的动力就是我的双胞胎宝宝。两个孩子上幼儿园的费用每年都上万元,奶粉钱每月也要好几百。”杜丽丽说,“只要能让孩子过得更好,自己吃点苦算什么!”
杜丽丽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洗衣服、做早饭,然后再把两个儿子叫起来洗漱、吃饭,7点多出门去社居委上班,平时空闲时间忙着经营微商的事,晚上等孩子睡了,又要学习到深夜才能入睡。
“以前路过商店时,因为没有钱买玩具,宝宝的哭声刺痛了我的心。我不愿宝宝因为妈妈的残疾,缺少童年的快乐。我想给孩子做个榜样,虽然是残疾人但不能自暴自弃,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他们努力的重要。”杜丽丽说,“现在每月的电商收入有4000元左右,家庭经济条件明显改善了,让我尝到了自强自立、自主创业带来的丰厚回报。”
案例2:残疾人网络创业做微商卖特产
依着自己有13000名粉丝的公众号平台,杨小超将岐山特产网络销售做得风生水起,不少残疾人慕名来学习,他会免费培训,将网络促销的方法和窍门传授给他们。
身残志坚
他还利用网络做公益
3月17日,岐山县城一个巷子里。31岁的杨小超刚刚骑着电动车取了调料回来,他手里抱着一个大包,走起路来有点摇摇晃晃,见人总是嘿嘿直乐。杨小超小时候患有脑瘫,后遗症使他走路不利索,说话语速也比常人慢很多且发音不准,然而这并没有阻碍他奋发上进,他找到了自己钟爱的专业——电子专业。
尽管从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毕业后,杨小超一度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多年,后来在县城开了一个广告门市,也是勉强度日,但他还是凭着精通电脑这一技之长,应聘到一家食品企业做网络维护,月薪3000多元。
生活稳定后,富有爱心的杨小超利用网络,多次组织爱心人士做公益,帮残疾人买轮椅,呼吁大家给遭遇车祸的家庭捐款……他因此被评为宝鸡市“最美残疾人”、“宝鸡市十佳青春榜样”、“陕西省第三届网络好青年”等,而他经营的公众号(多发布岐山县的大事小情)也成为一个品牌,汇聚了一大批爱心人士。
生活步上正轨,谁知春节前,杨小超毅然辞去工作,这让不少亲戚无法理解。辞职后的杨小超开起了微店,在网络上开卖擀面皮等岐山特产。
粉丝上万
线上热销每天两三百快递单
有着成功经营公众号的经验,对岐山特产的品质也充满信心,决心靠“小面皮”闯出“大市场”的杨小超,在县城外一条偏僻的街道上租了间30平方米的门面房,注册了公司,销售醋粉、呱呱、辣椒、挂面、岐山臊子、岐山油酥锅盔、岐山香醋等特产,当然主营还是岐山擀面皮。
由于公众号粉丝达13000多人,网上销售和定制特产快递业务一上线就很火爆,每天的快递单都在两三百份,他一个人忙不过来,还得请帮手。
“有人喜欢吃宽的,有人喜欢醋多一点,有人要辣子多一点,只要在订货时留言清楚,每一份面皮都相当于是定制的。”杨小超说。
“手工面皮与机制面皮口感差别还是很大的,同样的凉皮手工切与机器切的口感也不一样。”杨小超的嫂子皇甫淑芳一边切着面皮,一边说。另一位员工戴着一次性手套把切好的面皮装到真空包装袋里包装。“真空包装能保质20天,收到货后蒸10分钟或者用微波炉加工3~8分钟后凉凉吃,口感与新蒸的一样。”杨小超介绍说。
强强联合
微商给面皮师傅带来新商机
有好的销路,当然还得有过硬的产品。“擀面皮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有和面、洗面筋、沉淀、发面、配料、发酵、上机加热压制面筋、制作面皮压片、切面、包装、调料等几十道工序。”杨小超说,给他供货的李百峰做的擀面皮很地道。
40多岁的李百峰曾在西安开店卖面皮,生意不好时一天只卖五六十碗,去年实在撑不下去回了家,没想到岐山的微商微店正孕育着新的商机。他做擀面皮有技术优势,于是买来了面皮机,雇了六七个人,专门从事加工岐山擀面皮、呱呱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小超的推广好,我擅长的是加工,我就一心一意把面皮做好。”认准杨小超后,李百峰和他成了固定合作伙伴。
带动创业
想帮更多残疾人开微店网店
因为微店做得风生水起,杨小超成了新闻人物,不少残疾人慕名前来参观学习,他就热心地一遍一遍讲解,并给他们注册微信号,传授网络促销方法和窍门。
“开微店,成本小,对于体力也要求低,一台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接单、下单,比较适合残疾人。”杨小超深有体会地说,他想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创业开微店、开网店。
他的想法也得到岐山县残联的大力支持、鼓励和帮助。“岐山县约有3.1万残疾人,占全县人口的6.5%,仅登记在册的有1.2万人。要是都发动起来,那是一个庞大的销售团队。”岐山县残联副理事长郑琦说,岐山县残联愿意出场地出培训费,在岐山县各个乡镇举办培训班,争取让杨小超在年底带领1000个残疾人做微商卖岐山特产。
记者从圆通快递岐山分公司了解到,他们每天发出擀面皮、醋粉、呱呱、岐山臊子等达2吨多。此外,岐山县还有韵达、快捷、宅急送、顺通等多家快递公司,粗略估算,岐山县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特产量在8万件以上。
残疾人网络创业案例相关文章:
1.残疾人创业案例3篇
2.残疾人创业成功案例
3.残疾人网上创业故事
4.一个残疾人的创业故事
5.两个残疾人创业成功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