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学术论文
文学史一词的复杂性,是近年来学界每有讨论的问题。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文学史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古代文学史学术论文篇一
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理解
文学史一词的复杂性,是近年来学界每有讨论的问题。就这个词的全部含义来讲是指文学自身的纯客观的生成与发展的历史,一些学者称为文学史的“本体”,还有一些学者称为文学史的“原生态”。在我们对文学史进行直觉性的想象时,我们意识到这种文学史的“本体”或“原生态”是存在的,并且它有一种纯客观的性质。科学的文学史研究,把向文学的真实的历史逼近作为研究的一个终极目标,并且也将此作为判断某一文学史研究成果的价值高下的一个标准。但是,“原生态”和“本体”事实上只存在于直觉的想象与逻辑的思辨中,实际存在于人们的认识与阐述中的文学史,最直观的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种种以“文学史”为题的著作,它们事实上是通过一种认识体系构建出来的。文学史的这种性质甚至在它处于史料状态时就已经体现出来了,这些史料即保存至今的文学作品和一些文学史的文献,都是经过自然与人为的选择的结果,都是经过叙述的。另外就产生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来看,我们所依赖的也多是历史学家的成果。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早已成为历史的东西,无法复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把握住的文学史,无沦是零星的还是系统的,无不是进入我们的自身的认识领域的东西,即构建出来的东西。文学史越系统、越宏观,它的构建的性质也就越突出。
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的叙述首先得提及孔子。孔子的《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史书,司马迁认为《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史旧文“约其辞文,去其烦重”整理而成,主要记载政治事件和人物活动。《春秋》对文学史论的贡献至少有二。一是它按年、时、月、日记载史实,后世编年史基本上沿袭此法,这对后人撰写编年体文学史、作家年谱、文学大事记等类型的文学史著影响久远。二是《春秋》于客观记事之中“寄其微言大义”,故有“春秋”笔法之说,对后代学者撰写文学史影响极大。有当代学者认为:“新文学史既然是史,又与现代政治有那么密切的关系,研究中就必有禁忌,因而要有精神准备,在史德遇到考验时,能够站稳脚跟。古时所以创造了‘春秋笔法’,就因为在不让讲真话的时候,可以隐蔽地讲真话’,川。孔子的《论语》提出“十世可知”即以往知来、以见知隐的历史观,“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印的进化论思想,“不以人废言”即的治史准则,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的重要内容。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川,“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已成为历代文学史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相对于其他学术或学问独立出来,确立自身的价值和范围,初次形成清晰独立的文学概念,出现了较为完整、自成体系的文学思想和观念。魏晋南北朝也是文学史研究自觉的时代,主要标志有三个。
一是史书中立《文学(文苑)传》。范哗的《后汉书》在《儒林传》外别立《文苑传》区分出儒学与文章之学的不同。萧子显在《南齐书》中立《文学传》,并在传后撰写一篇长论,叙述属文之道及文章体变。此后《文学(文苑)传》便成为多数正史沿用的通例。
二是出现研究文学史的专论。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对文学体裁专门考察其源流,分别其特征,概略而全面、条理化地勾划出文体发生发展的历史线索,是一篇文体史研究专论。钟嵘的《诗品》探讨五言诗体的源流变化,把品诗与辨流结合起乘,在对作家品评时都把每位诗人放人这种诗体、题材和表达方式的继承源流关系之中。《诗品序》史论结合,既系统阐发他的诗歌理论,也概述了五言诗的发展历史。钟嵘品评作家作品的优劣虽然也有不少涉及社会因素,但大多是以审美因素为标准,他提出并推祟诗歌创作的“滋味”,以为“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显示出钟嵘的文学史观的审美倾向。
三是出现了专门的文学史论。《文心雕龙》中的《通变》、《时序》是论述文学发展的文学史论专篇。《通变》被作者归之于“剖情析采”的创作论,实际上是从文学自身演变的历史来探讨文学发展规律,作者概述历代文风的衰变之后,从文学创作自身寻找原因:“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争相模仿现代的而忽略借鉴古代的,是造成文风黯淡文气衰落的原因,如何解决文学发展中出现的这类令人优虑现象,刘娜认为:“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革新,“通变则久”,但革新之时必须注意继承,一方面要“变”,一方面要“通”,这样,文学的发展才能充满活力,‘旧新其业”。《时序》论述文学发展与时代社会的关系,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文学史论。刘叙述了“蔚映十代,辞采九变”的文学发展历史,考察了文学演变与历史社会状况的关系。如文学受政治教化的影响:“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又如,文学受包括学术风气与文化氛围的世情的影响。屈原、宋玉等人的瑰异文思与艳丽文辞“出乎纵横之诡俗”;建安文学由于当时“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的;东晋由于清谈风气的影响,时势虽极艰难,文辞却写得平静宽缓,“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刘聪在《时序》中还涉及到影响文学发展的其它因素,见解应该说是相当深刻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科建设既要确立它自己的独立地位,还要确定它本身的系统的内容。作为一门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史应该有更深的层次。它应包括断代文学史、各体文学史、文艺批评史和文艺思潮史等。此外,中国古代文学史还应当有自己的辅助性学科。初步想来,至少应有如下几项:
(1)文学史文献学。它是为文学史研究提供资料的,是整个文学史研究的基础,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整理和校勘作晶、作家传记材料和其它背景性材料等第一手文献,二是对有关古代文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已有的文学史研究成果进行摘编和分类,以备索引和参考。
(2)文学史方法论。它属于文学史研究的基础理论,从理论上总结以往的文学史研究的经验与教训,注意文学史研究最新成就在方法上的特点,并评介不同学派的研究方法,引进国外文学史研究的最新思潮,不断探索既体现人类思维和现代科学理论的新成就,又适合于中国国情和古代文学史实际的研究方法。对文学史学科特点的探讨,也属于方法论的范围。
(3)文学史编纂学。它专门研究文学史著作的叙述方法与编纂体例。诸凡记传体、编年史体或“分体合编”式、“时代为纲作家为序”式等不同体例,都要分析其优劣、比较其高下,然后为已有的研究成果找到最适合的叙述方法。
综上所述,文学史有其不可靠性。如前所说,而许多原始记录已经不复存在,文学史是人写的,而且是被不同时代不同的作者所创作。人无论希望自己立场多么公正只要是人都会有自己的主观思想,并且会受到当时的社会文化所影响因而无论是再好的史学家,其所记录的历史都会带有其主观意向,都会与真实的历史有偏差,而且在历代传抄学习中,因所读之人与成书时的时代不同,知识程度不同,以及普遍存在的误读现象,可以说“文学史”即为“人学史”。
然而,因为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前人写的文学史终究是给后的人所看,前人有的主观意识在后人身上同样能找到,前人所做过经历过的事情后人未必就不会去做去经历。相反,许多后人所做的事情在前人那都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记录。正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朝代如何更替,在中国可追溯的近三千年历史中,中国文坛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发生文艺复古运动,每次复古运动之后又会有更激烈的新思想新文化爆发。因而文学史又有其可靠的一面,毕竟前人还是留下了不少文字作品,白纸黑字还是有根可寻的。
如果可能,在编撰中国古代文学时,应该同时关注不同朝代同一文学运动或者相似的文学改革(如观察不同朝代但同样都发生过的“复古”运动),以此作为对比,相互对校,从中发现它的规律或者谬误,这样大概更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构建。
参考文献:
《试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科建设》 张弘 社会科学辑刊 一九八六年第一期
《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述论》 佴荣本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
《中国古代的文学史构建及其特点》 钱志熙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文学遗产-二三年第六期
古代文学史学术论文篇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文本解读教学浅见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文学院课时量最大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关系到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但在近年高校大文本解读教学现状是:教师教学强化“史”的学习,忽视文本解读;学生对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背诵经典作品。针对这些现状,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在此谈一些个人的教学浅见。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史;文本解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31-02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文学院的专业主干课程,它的学习时间跨度大,大部分高校都是上六个学期,是课时量最大的课程之一。其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反映文学院学生的专业素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这门专业主干课程呢?笔者认为,要针对当前文本解读教学现状采取相应对策,提高课堂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取得教学双赢的结果。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文本解读教学现状
何为“文本解读”?“文本”在此特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而“解读”指通过分析来理解。文本解读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文本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情感倾向等,需要我们去解读,去品味,才能踏上教学的求真之旅。文本解读的价值在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即通过自己的实际去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俗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形象地说明了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而这种多元化和个性化正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只有充分重视文本的解读,学生才会领会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才能培养出赏析评论作品的能力。但当前中国古代文学史文本解读教学现状却不尽人意,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1)教师教学强化“史”的学习,忽视文本解读。从全区教学看,许多老师只讲文学史而忽视文本解读,或对文本解读局限于重点作品的写作背景介绍、大意解读及作品评论,学生没有具体感受到作品,分析赏析能力及评论能力也就难以培养,即使学得再好也只是水过鸭背,浮于表面而深不下去。(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阅读、背诵经典作品。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史”的教学,在教学中,他们往往把丰富生动的古代文学当成文学历史资料来讲授,枯燥乏味的课程使原本喜爱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生也感到失望,从而失去了学习兴趣。另外,很多同学并不认为这些古代的东西能对身处现代的自己有什么益处,也不认为能从中学到有用东西,因此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意愿不高,不喜欢阅读、背诵经典作品,这种态度也使得文本解读教学效果不佳。
二、中国古代文学史文本解读教学对策
针对这些现状,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在此谈谈相应的教学对策。
1.教学重点回归文本解读。教师忽视文本教学,教材的编写有着一定的影响,当然,直接原因还得归于课时的大量压缩。从教材的编写看,它们也多按朝代的顺序划分成几个段落进行叙述,偏重“史”而忽视“文本”,如袁行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等。诚然,“史”的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及教学中有其进步意义,有利于学生理清文学发展脉络,形成系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全貌。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是理性的,作品是感性的,文学发展理论的讲述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最具审美意蕴还是文学作品。教师应重视文本解读,充分认识文本解读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一篇篇具体的作品分析,将“史”与“文本”有机结合,用文本解读的方法来展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和全貌,进一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至于课时的大量压缩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在绪论中进行“史”的教学解决,节省的课时放在文本解读上这个教学的重点上。
2.扩大视野,跟上时代,采用四结合教学进行古代文学文本解读教学。教师应扩大视野,跟上时代,实现古今、中外共时、历时联系,唤起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让学生不再感到古代文学过时了。如讲《三国演义》,笔者将金融热门书《水煮三国》与之相联系,结合现实中的“跳槽”现象和领导艺术,让学生从中学到一些社会交际的知识;讲宋词时,指出琼瑶小说《庭院深深》、《却上眉头》、《一剪梅》等,其词创作和故事意境并非其原创,而是出自欧阳修、李清照等古代大词人之手;结合现实生活、当代作品、甚至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学术界热点的文本解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对古代文学的热爱水平,进而引起发其认真思考。在教学中,还应采用四结合教学提高文本教学效果。四结合教学指讲授式教学与启发议论式教学相结合、传统吟诵和现代表演相结合、黑板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本解读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他们提前预习,阅读作品,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引申相关的文学现象,从而归纳出隐藏背后的文学规律。通过这种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又能实现以“作品”这个点带动文学史这个面的教学目的。如讲唐婚恋传奇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先布置学生课前看原著,思考为什么同是妓女,但李娃和霍小玉爱情结局却截然不同?并讨论唐代士子们的爱情婚姻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文本解读教学应利用文学作品审美特征,将传统吟诵和现代表演相结合。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有一定道理的。学生通过采用传统的吟诵方式来悟读,在吟诵中领会文本意义,能够感受作品表现的情感和作品华美的形式。笔者在讲宋词时,就采用吟诵和歌唱方式,结合王菲和周杰伦的相关歌曲,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对于戏曲和小说,则可采用表演方式进行教学。文本解读教学应借助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让这门传统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更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把相关的影音资料结合讲授“史”的知识;讲古代诗词时,配上相关情境的图片和歌曲,还可以下载名篇朗诵,让学生跟着学习;讲授戏曲和小说时,让学生观看相关片段。文本解读教学还要结合实践创作。讲诗词格律往往很枯燥,也难以理解,这时不妨让学生尝试一下写诗填词,让学生不仅对古诗词有理性认识,也有了感性认识,从而提高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例如,讲魏晋志怪小说时,笔者鼓励学生可以模仿写篇文言小说,后来学生写了一篇《彩狐》,就很有魏晋余韵,并在校报上发表,这个学生因此也对古代文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作为一名中国文学史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感悟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学,领悟古代文学背后的思想精华,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http://gongjushu.cnki.net/refbook/Login.aspx.
[2]史小军.论高校古代文学史教学中的现代性[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5,(6).
[3]邹艳.刍议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文本[J].宜春学院学报,2009,(10).
基金项目:钦州学院2009年校级教改课题(编号200901):本科教育中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教学实践研究――以广西高校为研究对象。
作者简介:夏侯轩(1977-),女,江西分宜人,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