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的逃离与回归读后感,读乡土的逃离与回归有感

2016-11-03

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铁芳先生所著法《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土的逃离与回归,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思考呢?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乡土的逃离与回归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乡土的逃离与回归读后感篇一

在文中作者以使命感的虔诚,深层次多角度的发现梳理并阐述了乡村教育的失落及乡村教育的人文理念和乡村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其中作者在著述中提出的乡村教育的断层:“我们不难看出,当下的乡村教育设计,扩而言之,我们的整体教育设计,实际上更多的就是一种‘逃离乡土’式的教育设计,乡村只是作为城市文明的参照、补充,作为被城市所‘观看’、俯视的对象,乡村作为前现代的‘他者’、被排斥在为教育所展开的现代性想象的边缘。……”,读至此使我陷入了深思,并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因为我就是一个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并且有在农村任教经历的乡村教师,对农村以及农村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正因此,我更愿意和大家交流讨论一下农村教育的现状,以及弊端所在。

乡土人才的逃离

“由传统乡村士绅所代表的乡村知识人与村民结合构成的乡村社会结构解体,稍微有点知识与素养的乡村知识人呈现出整体的对乡土的逃离,这直接导致乡村社会文化的空心化……。”作者在开篇就直接指出这一农村现状,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出生在七十年代的农村,童年时代的印象只是吃饱饭了而已,至于吃什么是绝对不能挑剔的,因为大家都很贫穷。至少年时代,我便很懂事了,常常下地帮父母的忙。春天跟在大人身后去播种,夏日顶着炎炎烈日收割小麦,我从小体质就弱,皮肤爱过敏,小麦的麦芒与胳膊腿接触后,便红肿一片,如针扎般的痒,加之汗水的渗入,那种难受的痒至今记忆犹深。我的父母很擅长身临其境式教育法,每当我想偷个懒时,总是不失时机的送上一句,“好好念书闺女,念好书就再也不用割小麦了”。那年初三时,学习成绩开始下滑,母亲没有多余的语言,直接把我领到雨后的玉米地里,一口气干完了一亩半地的追肥,不许叫苦,不许休息,告诉我不好好读书,一辈子就这样跟农活打交道,你自己选择吧。我的父母从小就是这样教育我的,因为这几乎是乡村少年走出“他们世界”的唯一道路。所以,我现在的父老乡亲,还是这样一次次的教训着他们的儿女。

渐渐的,聪明勤奋的农村孩子都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农村。余下的头脑灵活的做生意的年轻人也都搬离了村子。村里没有好的经济来源,贫穷使人品很好的小伙子也难找到有素质的媳妇,最后也只好认命,随便娶个媳妇甚至花钱买个,依此循环往复,使农村的人口素质不断下降。

乡村教育的迷惘

“我只是期望,也许我们能在保证部分少年能有效的应对升学机制的同时,能尽可能的给予更多的乡村少年以适应他们生存境遇的的教育。”“乡村教育需要承担乡村文化虚化后给乡村少年成长留下的精神空白,全方位的抚慰、孕育乡村少年的肌体,培养他们完整的心性与情感。”应该说,刘铁芳博士的这番话,应该值得我们每一个乡村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与反省,因为它指出了我们现今,农村教育导向所导致的种种弊端,同时也回答了困扰我已久的迷惘。

为了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农村学校普遍建立起一套考核制度,制度的核心便是分数至上的定律。于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当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时候,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就成了教师的首选,这也是再简单不过的做法,貌似谁占用的时间最多,在中考和高考上的胜算就越大。校际之间从拼早晚自习到周末不休、寒假加班,一直演化到暑假提前开学;校内教师之间通过增加作业量挤占学生固有的时间,迫于压力,学生常常苦熬至半夜,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的生活,为了父母期待的目光,咬着牙,坚持着,忍耐着……随后,更多的问题就来了,大量的乡村少年不爱读书了,厌恶读书了,逃学、打架、敲诈、偷窃、迷恋网吧、早恋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更有甚者,持刀相向自己的父母,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到底要走向哪里?

每当想起这些,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对学生的怜惜、对同事的遗憾、对体制的无奈,也悲叹自己的渺小和无能。

乡村教育的人文回归

刘博士在书中引用了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的一段话:“身体精神都染了病的人,快去做五六年的农夫吧。人的堕落,与物的腐败一样”。我非常的欣赏这句话。乡村教育首先应立足于乡土 ,乡土是什么?是优美的自然风光,“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山丹丹花开花又落……”每次听到这首歌,我就想起了我的青少年时代。沐浴着春风,在田间采漫山遍野的马齿苋;穿梭于广阔的黑松林采集松果,在滚烫的海滩上采摘荆种,春播种,秋收获。是土地养育了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也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塑造着我们的性情。乡土是什么?是村民们的自然生产与生存方式。我可爱的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用虔诚与勤劳热爱着这片土地。他们所追求的生活是能吃得饱,有衣穿就满足了,他们不想从土地贪求更多。是乡土养成了他们“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的真性情。乡土是什么?是建立在乡村自然与村民自然生存方式之上的活动文化样式。是我小时候所熟悉的奶奶的故事,哄我入睡哼唱的民谣,是月夜树下织女的故事,是过大年所演的村戏,是走过几里地看的一场我听不懂的京戏《追鱼》……乡村土地所孕育的乡村文化的核心是:善良、淳朴、亲情、基本善恶的分明,是这些养成了我性格中阳光的一面。正如柏拉图所说:“无论如何,一个人最初的教育,往往决定着以后发展的方向。”而反思一下,今天我们的乡村教育还有这些么?说来应是惭愧的,我们只是剩下一些技能的培训罢了。那么,可不可以在我们的地方课程,在我们的校本课程添加这些呢?多给我们的孩子一些人文的关怀吧。

乡村教育的重塑

刘教授还在书中用一个篇章《春晖中学:现代教育的田园牧歌》,深情的谈起了春晖中学1922~1924年那段辉煌的历史。春晖中学之所以能与同时代的南开中学、北师大附中、扬州中学等名校相映成辉,正是由于创办人民主教育家经亨颐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等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的加盟,才铸就了现代教育的田园牧歌。

他们是在自然风光中办纯粹的教育,坚持平民主义教育的立场。在春晖中学,老师带领部分学生组成志愿者,办夜校扫盲班,教乡亲们识字,普及科学知识。学生沐浴着爱的光辉,感受大家的风范,接受前卫思想的熏陶,培养了坚定的意志。一个好的老师如同一把火炬,它不仅点燃了学生心中的理想,也引领了民族前进的方向。

曾经的春晖中学为我们打开了一方教育乌托邦的天空,当代教育虽不能效仿,但仍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刘教授高屋建瓴,在书中多次谈到要重新甄定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乡村教育的目标实际上涵括两个层面,一是给予乡村少年同等的国民教育,一是实现乡村少年的健全发展。一是立足国民教育的基本目标,遵循国家教育方针,追求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一是作为乡村少年的发展需要,培养基本的乡村情感与价值观,培养乡村生活的基本文化自信,并保持开放的文化心态,积极接纳现代文明……”

刘教授认为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村教育目标的关注,大都停留在第一个层面,而后一层目标才是乡村教育的根本,厌学逃学、精神贫乏、心灵荒疏、情感狭窄的问题十分突出,乡村少年生存品质的缺失正在大面积的蔓延。

而我认为要解决这一突出问题,需要配一剂温补的“药方”,其中“立志”应算是非常重要的一味药引。至于立志的理论重要性,路人皆知,我再简单罗列几点:⑵首先,远大的志向犹如一盏指路灯,指引人们前进;其次,远大志向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再次,远大的志向激人奋进,使人在艰难困苦中寻求真实的自我。但如何引导学生立志,很多教育者也只是喊一喊号子,不屑一做。

读完此书,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我也算是从乡土中逃离出来的人,面对工作和生活的现状,我该如何回归呢?我能回归么?

最后,以书中的的一段话与大家共享和共勉,“当我们的生活变得很艰难时,唯有把理想的城邦建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任何时候对于美、善的追求是一个艰巨的而又让人痴迷的事业”。

乡土的逃离与回归读后感篇二

暑假在学校的推荐下读了刘铁芳老师的新书《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从《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到《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再到《破碎文化体系中的乡村教育》,是随着刘老师绵密审慎的言说展开的,是他对与乡村教育现状的深深关切,对乡村人文重建之路的殷殷期盼与切切探寻。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之重地,中国绝大多数的学生和老师都在乡村。然而,教育改革奉行的标准却更适于城市。

刘老师在《生命自然善好的守护:“草房子”的哲学意蕴》一文中,对于电影《草房子》的解读深深触动了我。其中最有意味的一节是对桑桑生病的解读。刘老师说:“桑桑的病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是精神的病,是一种生命根底的病,是一种阻遏之中的善好人性的病,是他的基于自然善好的人性想象寓居其中的肉身的败坏。”桑桑的病不仅是肉体的病,还是精神的病,是人性的病!“每一个人的成长必然要置身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复杂社会关系的纠葛与沉重,使自然人性的美好变得不能承受……当自然善好人性的阻遏成为必然,人性的得病就不可避免,关键在于病的轻重与否。”

刘老师在书中多次谈到要重新甄定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乡村教育的目标实际上涵括两个层面,一是给予乡村少年同等的国民教育,一是实现乡村少年的健全发展。一是立足国民教育的基本目标,遵循国家教育方针,追求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一是作为乡村少年的发展需要,培养基本的乡村情感与价值观,培养乡村生活的基本文化自信,并保持开放的文化心态,积极接纳现代文明…”他认为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村教育目标的关注,大都停留在第一个层面,而后一层目标才是乡村教育的根本,厌学逃学、精神贫乏、心灵荒疏、情感狭窄的问题十分突出,乡村少年生存品质的缺失正在大面积的蔓延。而我认为要解决这一突出问题,需要配一剂“药方”,其中“立志”应算是非常重要的一味药引。至于立志的理论重要性,路人皆知,我再简单罗列几点:首先,远大的志向犹如一盏指路灯,指引人们前进;其次,远大志向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再次,远大的志向激人奋进,使人在艰难困苦中寻求真实的自我。但如何引导学生立志,很多教育者也只是喊一喊号子,不屑一做。

好教育的责任担当,应该归乎与谁?教育者们都在为逃离乡土而奋斗,孩子们也在这样的思想熏陶下摈弃乡村的低俗,不愿回归故土。试问,没有乡村,哪来的城市?没有乡里人,哪里的城里人?更何况,城市里的很多人也来自乡村,时过境迁,应该是尊重自己的历史,还是淡漠?好教育的理想不是一时能实现的,希望新形式下的教育工作者能做好教育的责任担当,还给乡村教育一抹新的初阳。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