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口才:答中外记者问

2016-11-12

每年全国人大会议后的总理答中外记者问,都是人们高度关注的“压轴戏”。公众越来越关注领导人在媒体上的各种表现,包括其风度、学识和口才。被媒体称为“平民总理”的温家宝,那温文尔雅、坦率真诚、举重若轻的答问风格,我们早已耳闻目睹,他的语言和他的人格一样魅力四射。

一、沉稳缜密,一语中的

温总理在回答“改革年”问题时,连用三个“要靠改革”,形成排比:“第一,清除经济中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要靠改革。解决经济生活当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靠改革。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也要靠改革。中国的改革不是一年的时间,而是长久的任务。但是,有些问题早改比晚改好,否则积重难返。……今年不仅是改革年,确切说是改革攻坚年。”听啊,思维多么缜密,语气多么坚定,句式整散配合,语调缓急有度,达到了口语表达的高境界。

回答中日关系问题时,他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高兴地看到,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去年双边贸易额接近1700亿美元。双方的人员往来超过400万人。正如记者女士所讲的,中日关系也存在着障碍,这种障碍主要是在政治方面,其根本问题是日本方面如何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加强和改善中日关系,要在恪守中日间三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第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第三,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温总理以锐利的、历史的、政治的目光,**日中关系的现状:既有成绩,又有障碍。他的话由浅入深、逻辑严密、一语中的,严正地指出日方“必须遵循”“三个原则”。辩证的分析、深刻的剖析、中肯的批评,表明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了一位大国总理风范。

二、刚柔相济,绵里藏针

美国CNN记者就《反分裂国家法》发问时,温总理郑重申明:“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一部法律,而是反对和遏制**势力的法律;不是一部战争的法律,而是和平统一国家的法律;不是一部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现状的法律,而是有利于台海地区和平和稳定的法律。”三个“不是……而是……”排比句式,逻辑严密,意蕴丰富,态度明朗,字字千钧,如重槌敲鼓,震撼人心。总理的答问,不仅是对法律的“定性”,更是对“**”势力的严正警告。

温总理反问美国记者:“你可以翻开1861年贵国制定的两部反分裂法,不也是同样的内容吗?”他熟知美国的历史,以温和的反问,真抵对方的软肋,真是击中要害啊!

针对所谓的“中国军事力量的加强”,温总理严肃地说:“中国实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方针,中国的军事力量如果和贵国比起来,特别是从事军费比起来,那简直相差很远,这里不需要我列举数字。我只想说明一个事实,就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总是受人欺侮。至今,中国没有派过一兵一卒去占领任何国家一寸土地,而某些国家……温总理不必明说,事实是尽人皆知的。

最后,温总理义正词严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容外国干涉,但是也不怕外国干涉!”全场顿时响起热烈掌声。他说出了一个大国总理的威严,说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说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此番话语,气势磅礴,义薄云开。温总理刚柔相济的话语表明,世界上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住中国人民胜利前进的步伐!

三、温良谦和,用心沟通

温家宝总理谦和、温良的性格,使其不像是在答问,而是与记者促膝谈心,亲切交流。“据我知道,参加两会采访的中外记者有2000多名。因为今天会场的限制,到会采访的只有700多名。借此机会,我对记者们对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关心和客观公正的报道,表示衷心的感谢!”

温家宝从现场说起,几句真诚感谢的话,一下子拉近了与记者的距离。

“最关心两会的是全中国人民。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他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朴实无华的话语,传达出他关心民情、民意、民生的深情实意。他坚定而亲切地说:“我是用心来回答大家的提问。因此,我不紧张,也不害怕。”用心回答,用心沟通,这是火热的亲民爱民之心啊!

台湾年代电视台记者就《反分裂国家法》提问时,流露出对这部法律“不太理解”的意思。温总理谦和地说:“你看到这部法律没有?”以恳切的语气,与台湾人士沟通,令人倍感亲切。总理的语言,直白无饰,质朴纯真,“在这里我首先要向2300万台湾同胞表示问候……”,声情并茂,一腔骨肉同胞之情溢于言表。

在回答中印关系问题时,他深情地说:“请记者先生告诉伟大的印度人民,中印两国不是竞争的对手,而是朋友。”并演绎了一篇三千年前印度的著名古诗:“愿我们同受庇佑,愿我们同受保护,愿我们共同努力,愿我们的文化辉煌。不要仇恨,永远和平、和平、和平!”总理的一腔真诚,感染了在场记者,掌声久久不息,也感染了电视机前的国人,当然,也必定会感染山水相连的印度人民。

四、居安思危,情系人民

温总理在谈到发展大计时,以深沉的语调说:“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灾难太深重,这就培育了我们忧患的意识、生存的意识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这是对中国历史的深刻了解,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而形成的忧患意识,是对古人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统观念的继承和发扬光大,感人至深!

温总理从容不迫地说:“大会顺利结束了,但是我们面前的路是不平坦的,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并引用唐诗和《左传》中的名句,表达自己的心情:“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表明他十分关注的是问题和困难,并且积极面对,努力解决。他坦诚而坚定地说:“我们这个国家太大,问题太多、太复杂、百折不挠、坚定信心、永远奋斗。”这是一个泱泱大国坚强有力的政府誓言,其真诚、其胸怀、其决心,感动国人、催人奋进。

在回答“三农”问题时,温总理动情地说:“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深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的重要性。”这是温总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他的话饱含着对农民炽热的感情,把改革和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上,充分体现了情系人民、执政为民的理念。

温家宝总理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以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非凡的口才,又一次向中外记者、向全国13亿人民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