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职称管理改革探析论文

2017-03-20

职称管理是对技术人员进行的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职称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以及较广的牵涉面,会对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利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影响到能否将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调动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加强水电开发企业的职称,对当前水电开发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以人为本”的职称管理改革探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以人为本”的职称管理改革探析全文如下:

摘 要:职称工作是人才评价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激励人才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人才流动的日益频繁,建立在过去那种相对“保守”的用人机制之上的职称制度在市场化发展的今天难以继续发挥其应有之作用。所以,深化职称改革,建立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势在必行。而改革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和信息化配套建设,以职称管理为手段充分激励企业人才的自我发展,从而顺应企业市场化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人本管理;职称;人才评价

引言

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现代企业开展管理工作所必须秉持的一种管理理念。任何管理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管理,由于职称评聘事关一个部门或系统的行业水平,牵涉到每一个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开展职称管理工作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式和服务理念,从而为企业培养更多人才,增加更多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和国际化,经济成份、经济利益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人才流动频繁,用人机制多样化,职称变得越来越表面化、程序化,甚至与市场价值取向相背离,成为一种尴尬的存在。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努力建立科学的、多层次的、规范化的“以人为本”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使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

1 “人本思想”在现行职称管理工作的中的具体体现

职称管理工作中应重视“人本”思想。在职称管理主体上,关键在于职称管理者能否在管理工作中实施人本管理。作为职称管理的负责人,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职称管理专员在制定职称管理决策时及时提供建议。在提高职称管理工作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又有利于职称管理工作的各方面的协调和把握。同时还应该给予职称管理人员应有的尊重和重视。杰克・韦尔奇说过:“最宝贵的东西不是你多拥有的资产,而是在公司替你工作的人,是他们头脑中所有的想法和工作能力。”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是独立而平等的。只有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尊重,他才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职称评审工作中应尽的职责。

所以,企业的职称管理者也应当在职称管理工作中营造积极“以人为本”的人文氛围。在职称管理客体上,职称管理工作应该牢牢树立服务意识,坚持贯彻人本思想,为企业员工服务,尽可能的将人才留在企业,从而增加企业竞争力。尽可能的成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积极发挥职称管理工作的作用,引导企业人才的发展方向。在职称管理主体和客体间构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由于职称往往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和能力水平,与职务提升、工资奖金等挂钩。也许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职称评定程序的繁琐和过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致使组织管理者、评定者操作麻烦,紧张繁忙,申请职称评定者则疲于应付,负担加重,有时被弄得焦头烂额,甚至陷入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的境地。所以在职称管理工作改革方面要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构建和谐良好的主客体关系,从而推动职称管理工作有序发展。

2 对于现行职称评审制度的评价与反思

由于现行职称制度强调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按需设岗,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具备任职条件,履行岗位职责,实行任期职务制而不搞职务终身制,同时对专业技术人员在聘期内要进行考核,做到职务能上能下,工资待遇能高能低。因此,实行职称制度有利于建立充满生机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有利于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有利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很有必要。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频繁,用人机制多样化,职称变成了表面的名义。而职称的作用却被人为地夸大了,加上在评聘职称的操作过程中繁琐的框架和程序,使得现行职称制度呈现出诸多不合理因素。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以职称等级来判断。如果仅以职称一个坐标来给人定位,显然不严谨,更不科学。

所以,真正检验人才,只能用事实说话,从多角度全方位来考察一个人的真实水平。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过程中人为干扰因素过多,客观情况复杂,加上评审程序繁杂,使得一些主观或者客观因素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评定程序之中。职称受单位职数、岗位年限等因素限制,而数量的多少与单位的“级别”紧密相关,却与人才的能力、水平无关。导致在低级别单位工作而具有高水平的人才,终身只能在低级别的岗位。而能力平平但工作在高级别单位的人,却轻松地享受高职称高待遇。现行职称制度规定,专业技术职务只能在本单位有效,使人才成为单位所有制或部门所有制的产物,而非社会所有。因为人才一旦跨部门流动,他的职称必须重新申报,显然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凸现。根据市场选择原理,越是能人其市场流动性应该越强,而现实是越是流动性强的人,其职称却越低,工资待遇也就越低,因为职称与待遇是紧密相联的。

显然,这样的职称制度已经与市场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背离。正是这种背离,使现行职称制度处境尴尬。实际上,在职称管理中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使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规定很难兑现。因而许多人在取得较高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和受聘后即使多年没有专业成果,仍可以坐在高级别的技术岗位上,享受高级别的工资待遇。这样的职称制度就会使人追求虚名不注重实干,也使用人单位注重表面形式而脱离实际,职称作为人才评价的手段失去了最后意义。

3 “以人为本”创新职称管理工作改革新模式――以神华集团公司职称改革为例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神华集团)是于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中央直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煤为基础,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化工为一体,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特大型能源企业,是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业和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经销商,世界500强企业。近年来,集团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的职称改革为方向,创新职称评审模式,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不断夯实职称管理基础,从而使得职称评审过程更加透明,评审结果更加公正,有效推动了企业人才战略建设,推动了企业发展。 3.1 以人为本,不断强化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

3.1.1 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挖掘人才潜力,集团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职称管理导向,制定与企业人才发展相适宜的政策,将评审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定下发了《神华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和《神华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从评审范围、评审权限、评审组织、申报条件、评审程序和评审纪律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1.2 抓点带面,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根据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在个别子分公司成立中级评审委员会,负责本单位及兄弟单位的中、初级职称评审工作,不仅可以将集团公司开展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经验向全集团普及,而且也能让集团公司更好地了解各子分公司职称管理情况,有力地推动各子分公司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工作。

3.1.3 实行评聘分开,把聘任权交给各单位。集团公司一直实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聘分开制度,集团公司只开展评审工作,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的聘任制度,把聘任权彻底交由各二级单位,让职称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作用,体现了集团公司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管理理念。

3.2 “以人为本”,大胆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和职称管理模式

3.2.1 实行量化评审,使评审更加科学化。我们在工程、经济、会计、政工系列进行了量化评审的工作,本着突出业绩、突出成果和贡献的原则,参考学历、论文情况,制定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人员综合考核成绩表》,表中从学历、论文水平、荣誉奖励、业务能力和业绩成果五个方面进行量化,赋分的权重特别突出了实际能力和业绩成果。

3.2.2 积极探索部队转业、政府转业、留学回国人员申报专业技术任职资格通道。随着神华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吸引了各方面的人才到神华工作,他们过去因为制度的原因而未能有机会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特别是海外留学人员和公务员。为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学历、履职年限、业绩、岗位、论文、外语、计算机等硬件都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不考虑其当前是否具备低一级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可直接申报高一级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3.3 “以人为本”规范职称管理主体的评审行为,确保评审质量

3.3.1 建立规章制度。制定了《神华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使评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到规范。

3.3.2 建立评委库。本着遵循专业均衡,技术岗位优先的原则在全集团范围内进行推荐,将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在本单位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业技术骨干纳入评委专家数据库,目前共有1151名专家入选了评委专家库。

3.3.3 建立职称打假的工作机制。首先从基层抓起,各单位在上报评审材料时必须要认真审核原始材料和证书原件,在复印件上盖章、签字,再签署《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双重保证后,造假情况彻底杜绝了。

3.3.4 建立职称评审考核和公示制度。申报人员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并如实提供评审材料后,所在单位对申报人员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学识水平、专业能力和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对申报人员的评审材料进行核实,出具考核推荐意见。所在单位在认真审核的基础上,对申报高级职称的人员在本公司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内容为本人基本情况、主要业绩、参评论文(论文题目、发表时间、发表刊物、内容概要等)、获奖情况等,公示时间要求在3天以上,方式由各单位自行制定。该制度的建立,增强了评审工作的透明性和公开性。

3.4 “以人为本”的信息化评审模式,推动职称评审工作取得进步

人是信息的主宰者和使用者。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每个员工的生产效率和协同合作。所以企业信息化在关注流程优化的同时,一定要赋予组织内部人快速形成决策,并在正确的时间采取正确的行动的能力,进而帮助企业敏锐地捕获到新的发展机遇。由于人和业务是企业的两大核心要素,而企业是由人来管理的,企业的业务最终也是由人来驱动的。以流程为中心的信息化应用,注重流程但却忽视了人在企业活动中的关键作用,而“以人为本”的信息化建设就是通过强化人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创造性、强化企业价值链上人与人之间的协同,有效应对复杂而剧变的企业环境带来的挑战,并从中获益。所以,从属于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职称评审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职称评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年来,集团公司除继续加强对一系列职称评审制度公平、公正及客观性本身进行细化改革以外,对于职称评审模式本身也进行了积极地尝试,在以衡量个人综合能力的条件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参评人员的资格、水平进行评判,并同时在个别地区开始试点运用网络系统对职称评审工作进行管理,在提高职称评审透明性、加大社会监督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职称评审工作作为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指标体系、处理程序和组织工作非常复杂,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集团公司相关部门职称评审系列工作已自行开发和使用了一套网络化评审软件,成绩显著,取得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采用软件评审能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程序和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此外政府大力推进的电子政务工程为工种方便、快捷服务的要求驱使着认识管理部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专业技术人员科学化管理的步伐,应用计算机进行职称评审管理的时机和技术已经趋近成熟。

4 结束语

正如我国实行的考试制度一样,虽然将考试作为反映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手段,但仍存在着许多缺陷,但又不得不使用。一个良好的职称评定程序虽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能力,但却总是试图接近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如果排除人为干扰的因素,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其职称与能力是相适应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完善职称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多层次的、规范化的“以人为本”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评价体系。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新体系,构建群众评价、专家评价、技术评价的人才评价体系,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拓宽人才评价的服务领域。人才评价贯穿于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激励、淘汰等各个环节。因此,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应注重社会和业内认可,必须从重学历、重资历逐步走向重能力、重业绩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吴运生.人才测评与绩效考核人才市场[Z].2008.

[2]甄源泰.职称管理健康的运作范式人力资源[Z].2011.

相关文章:

1.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2.浅析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园设计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