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记者更要走转改

2017-03-13

在这里,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对中宣部等主管部门关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下简称“走转改”)的新决策,或者说新部署的思考和体会。这就是:第一,为什么今天特别强调要“走转改”?第二,怎样“走转改”才能卓有成效?第三,如何使“走转改”保持经常化或常态化?实际上也就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三个层面而来展开。

(一)要从当今社会和传播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新高度,充分认识“走转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常言道: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只有以高度的自觉、满腔的热情投入“走转改”,才能走下去、转到位、改得好,这是毫无疑义的。问题是这个动力从何而来?这个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何而来?我们说只有从理性自觉而来,从对当前倡导“走转改”的时代内涵有充分认识而来。这就需要从两方面来加深理解。首先,要从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来统领、来思考;其次,还要从新闻传播格局已经有了重大调整,传统媒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样一个背景下来考量、来权衡。唯有这样,才能对今天大力倡导“走转改”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深入的理解。下面,不妨从两个方面说点看法。

先说第一层意思。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这样一个国情下,为了使我们的新闻宣传紧跟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了使新闻从业人员敢于担当、不辱使命,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教育,经常作出新的部署,提出新的要求。2003年,由中宣部等中央主管部门在新闻界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全面提高新闻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继而,在2006年又提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简称“三贴近”)的要求,主要着眼于转变作风,眼睛向下,深入基层。接着,从2010年11月始,部署了为期半年的“杜绝虚假报道,强化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活动,直到今年8月开始大力推进“走转改”的实践教育活动。我之所以对新世纪以来新闻界的学习教育活动作一简单回顾,无非是说明今天的“走转改”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者开展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的继续和深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说,前面的学习教育是重在解决指导思想、方针原则、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那么“走转改”就是立足本职、做好工作的问题。也可以说,“走转改”是检验我们学习教育成果的试金石,是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再说第二层意思。大家知道,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和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高科技手段在新闻领域被广泛应用,世界的新闻传播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各种新兴媒体,从互联网、手机短信、博客到今天盛行的微博,从平板电脑到智能手机,一句话,从传播内容到传播手段,都对传统媒体构成了直接的威胁。特别是网络新闻的时效性、丰富性、公开性、交互性和畅通性,使我们的传统媒体难以望其项背。在这样的“大兵压境”、“兵临城下”的情势下,如果我们传统媒体按兵不动,只能束手待毙、自甘沉沦,我们的报纸只能由萎缩走向消亡。怎么办?“酒香不怕巷子深”,只有靠内容取胜,靠优质新闻产品取胜。试想,如果我们的传统媒体凭借真实性、权威性的固有优势,再加上大量来自一线的鲜活新闻、独家新闻,反映老百姓身边事、身边人和人间情的深度报道,以及思想敏锐、观点前沿的评论,包括采用为普通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就可以将新兴媒体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而这一切,单靠从网上下载,靠编发统发稿,靠电话采访,靠到面上转一转遛一遛,显然是无济于事的。大量事实表明,基层是新闻的富矿,群众是报道的主体,社会生活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走转改”,别无他途。因此可以说,今天特别强调“走转改”,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兴媒体挑战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广大报纸、广播、电视工作者“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的灵丹妙药。

(二)“走转改”不能停留在“形似”阶段,应力求“出神入化”,做到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表达

“凡事预则立”,“不打无准备之仗”。“走转改”不光要有满腔热情,还有一个“怎样走”、“怎样转”、“怎样改”才能如愿以偿,才能事半功倍的问题。在这方面,有些同志提出“要走出去,走下去,走到底”;有些同志提出“要边走边学边思考”;还有的同志提出“既要‘身入’,更要‘心入’、‘融入’”,都是颇有见地和参考价值的。这里我有四点不成熟的想法。

——力求思想领先,做到善于学习。我们在“走转改”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思想理论准备,是不是有党的方针政策根底,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我们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反映社会脉动、引导主流舆论的媒体人,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形势任务学习,加强政策法规学习,以保持思想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这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是各种理论观点和利益诉求相互碰撞、激荡的时代。有人概括当前存在七大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民粹主义思潮、虚无主义思潮。如果我们不学习,对这些思潮就会若明若暗,一知半解,是非难分,真假莫辨,在新闻报道工作中,特别是从事政治思想领域报道的同志,又怎能做到心明眼亮,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呢?所以,这些都是搞好“走转改”的必修课,是保证“走转改”卓有成效的前提和基础,是我们媒体人应有的基本素养。

以上是从宏观角度而言的,如果从具体条线的新闻报道来说,记者更应该通过学习,了解与熟悉我们党和政府在这个领域的方针政策,这样在“走转改”中才会有所遵循,才会收到多快好省的效果。譬如,当前从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报道,如果你不了解“两手抓”(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两加强”(加强政府扶持,加强体制改革)、“两发展”、“两繁荣”(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其主旨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那么即使你整天沉在基层文化单位,也会两眼一摸黑,不知从何抓起。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学习,武装头脑,应该贯穿于“走转改”的全过程,这是最好的“磨刀”。

——力求真情融入,做到善于发现。马克思曾经指出,报刊应当“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虑、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走转改”的第一步,就是要求记者放下身段,到基层去,到一线去,与广大群众面对面互动、心贴心交流,从而切实了解黎民百姓衣食住行的生存状况,了解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世界,真正做到与他们打成一片,喜他们之喜,忧他们之忧,帮他们之需,为他们鼓与呼。在这个过程中,蕴藏在基层群众中的新人物、新事物、新风尚就会不断映入你的眼帘,如果你做有心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素材。同样,因为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的道理,什么是新事物的萌芽,什么是旧社会的沉渣泛起,你也会比较清醒,容易识别真伪。实践一再证明,我们来自基层的热点新闻、独家报道、深度调查,就是这样产生的。《新民晚报》近几年荣获中国新闻奖的佳作,从沈阿姨卖房向灾区献爱心的消息,到“轮椅上的天使”陈海新的通讯,无不是记者沉在基层一线抓到的“活鱼”。打个未必恰当的比方,一般越是贵重的药材,越是产在崇山峻岭,产在云端深处;同样,越是有价值的新闻,越是来自基层的一线,来自平民中间;来自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现场。

——力求开动脑筋,做到善于思考。俗话说:“行成于思”、“多想出智慧”。在基层一线,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眼看纷纭多变的社会现象,要做到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就要开动思想机器,坚持独立思考,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2005年《文汇报》荣获中国新闻奖的消息《院士崇拜不可过度》,就是记者在一线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以独特的视角命题的。一般来说,人们对院士往往有一种神秘感,总觉得他们与众不同,高不可攀。但记者在听了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关于“一定要纠正对院士的过度崇拜、过度看重的问题”的讲话后,就萌生了采写这则消息的想法。在消息中,他恰到好处地引用了汪品先院士的话作为背景材料,真是神来之笔。汪品先院士说:“院士又怎么样呢?应该这么看,我无非比没有当上院士的人多一票而已,仅仅一票之差,我多了一票,当了院士,到处受到欢迎,人家少了一票就让他回去抱孙子了,这是不公道的。”这无疑是记者对掌握的大量素材,经过反复权衡、筛选的结果,是深思熟虑的产物。又如,《解放日报》去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消息《长江隧道开通一个月崇明“拒资”十亿元》,也是如此。记者在长江隧道通车后的一个月里,不时来到崇明县采访,深入了解通车对崇明社会、经济和群众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变化。当得知该县为了落实市委关于崇明生态岛建设的规划,为了发展知识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毅然拒绝了外界投巨资前来办有碍环保企业的申请后,深感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顾全大局、惠及后代,讲究可持续发展的善举,因而很快撰发了报道。

——力求改进文风,做到善于表达。文风是由作风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作风,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风。说实在的,如果你坚持“走转改”,整天和基层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有了群众的思想,群众的感情,群众的语言,真正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阅读情趣,那么文风改什么,怎么改,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拿传统的消息的写作来说,历来强调要有一个好标题,最好能高度概括最核心的事实;要写好导语,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写法,把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扼要地交代;通篇要用事实说话,说事实的话,要以叙述为主,切忌议论;篇幅要短,最多不超过1000字等等。现在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阅读心理的变化,关于消息写作的有些传统做法,就得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因为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真所谓“一网在手,应有尽有”,然而人们对传统报纸的信息传播有了新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能看到消息背后的东西,即思想观点方面的东西,换句话说,不仅要求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么,在消息写作中就不能没有画龙点睛的议论,有时就免不了采用夹叙夹议的笔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最后,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走转改”并不是什么新花样,它是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成长之基、成功之魂,必须坚持修练,常抓常新。为此,一要形成共识:“走转改”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新闻工作者的毕生追求。新闻工作不息,“走转改”不止。二要从采、写、编的各个环节入手,确保落到实处,一以贯之。三要建立完善制约激励机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