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出太极拳“内气”

2017-04-12

练习太极拳时间久了就会有产生内气的感觉,那么你知道内气是什么吗?怎样产生内气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了解吧。

如何练出太极拳“内气”

内气的产生、潜转与远行决定于两大因素,即意识的干预与正确形体的引导,根据意到、气到、劲自到这一原理,太极拳的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统摄诸神经系统的统一指挥下,使全身处于极度松弛的状态下,随着呼吸的鼓荡和形体缓慢的运行,促使内脏器官和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太极拳中的虚领顶劲,松肩垂肘,尾闾中正,含胸拔背等要领都直接关系到太极拳身法的正确性。要想长内气,首先应有正确的意,这个意应该是内敛的意,松静的意,做到形在意之内,意在形之中,意有动,形体随之动,做到动作与内气一致。这就是拳经上讲的内外相合。

有人练拳多年没有得气感觉,或得气不明显,时有时无,练一趟拳,全身不得温暖,手掌不得红润,健身效果不够理想,其原因多属于意识不正确,整体不松柔,形体运行不合理,不是憋气就是四肢起僵劲。在行拳时,神要领,肩要沉,速度要慢,要均匀,思想要集中,否则气感即行消失,其得气的前提就是以意念引导松柔,以松柔产生内气。

内家拳强调用意不用力,全身松柔,缓慢运行,不尚拙力等,这样内气就会加强。拳经上讲:太极拳的练习要分三个阶段,即练体、练气、练神。在练气阶段其运行规律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外相合,由内及外,特别突出以腰带动四肢,追求松、稳、圆、沉、匀、整等规则,在这个阶段里,四肢绝非自动,一定要用腰脊带动,这也是舍去拙力,走向松柔的关健。当然要做到这些绝非易事,口头上讲的全身放松,腰带四肢,而实际上即是满身僵劲,四梢乱动。要想真正做到腰带四肢,本人的体会是:①听名师的话,按规矩办事,做到明规矩而守规矩。②拳速要慢,要匀,像猫步一样轻匀。③四肢只能用意不能用力,或者只能用仅能支承重量的量小的力,此时大脑应该给四肢下道死命令,腰脊不动,四肢绝不能动,手脚一动就马上联想到腰脊的带动。

杨澄甫式太极拳强调腰拉、腰转、腰脚手,明确地告诉我们,手脚不要自动,只能用腰脊来带动,突出腰的作用。这样做有许多好处,首先培养出全身的整动,是锻炼全身松柔的基础,是舍去拙力的关健。太极拳是用腰脊练拳,而不是用四肢练拳,如果四肢自动,乱动,妄动,就会把生活中肌肉用力,拉拉扯扯,搂抱顶抗等劣根性部带到拳中来,使太极拳面貘全非。腰带四肢是去掉拙力的好方法(拙力去一分,内劲长一寸),从而才能逐渐进入到经络运气这一境界。

习练太极拳的根本目的是丹田气的养成以及由此逐渐渗化的周身一劲。丹田气的集聚与远行必须在极端松柔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而丹田气的集聚与远行就产生了内劲。

内家拳的训练是在经络与精气更深层次人体物质上进行的,实际上太极拳的训练也就是全身松柔的训练,松柔训练到一定程度就会练精化气,气沉丹田,逐渐在腹内蓄积成一个气团,这就是丹田之精气。它是健身之必需,成为内脏的源泉和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内气对人的健康和生命是如此之重要。以下分几个方面进行叙述:

一、人的内气是如何构成的

人的内气亦称真气,是由元气、宗气、营气、卫气构成的,元气是先天这气,为肾之动气;宗气是由自然界吸入的清气,贯于心脏,上行于肺,推动营气、卫气的流动;营气是由消化得来的水谷之精气,经过气化作用生成血液,行于脉中,营养全身的细胞;卫气是由水谷之悍气散于脉外,抵抗外来的邪气和病毒的侵入。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其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构成内外表里,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独立系统,气血通过经络将营养发往全身。

二、气与血的关系

人体的三大支柱,即气、血、经络,经络如同铁路,稳中有降液如同养料,气就如同火车,把养料源源不断运往全身。中医认为气为阳,稳中有降为阴,气与血是阴阳相随,互为滋生,互为依存的关系,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故曰:气者血之母,气行血则行,气滞血则淤,血滞多数是由气滞所引起的。但气也依附于血液循于全身,素称“气为血府,血能藏气,以气为主。”气和人则安,气乱人则病,气散人则死。

从养生角度来说,气被视为生命之源,是构成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灵枢天年》一书中是这样说的:“人生之初何其筑为基,保其立为盾,达到气稳中有降双盈。

三、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

1、意念、形体与内气的关系

内气的产生、潜转与远行决定于两大因素,即意识的干预与正确形体的引导,根据意到、气到、劲自到这一原理,太极拳的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统摄诸神经系统的统一指挥下,使全身处于极度松弛的状态下,随着呼吸的鼓荡和形体缓慢的运行,促使内脏器官和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太极拳中的虚领顶劲,松肩垂肘,尾闾中正,含胸拔背等要领都直接关系到太极拳身法的正确性。要想长内气,首先应有正确的意,这个意应该是内敛的意,松静的意,做到形在意之内,意在形之中,意有动,形体随之动,做到动作与内气一致。这就是拳经上讲的内外相合。

有人练拳多年没有得气感觉,或得气不明显,时有时无,练一趟拳,全身不得温暖,手掌不得红润,健身效果不够理想,其原因多属于意识不正确,整体不松柔,形体运行不合理,不是憋气就是四肢起僵劲。在行拳时,神要领,肩要沉,速度要慢,要均匀,思想要集中,否则气感即行消失,其得气的前提就是以意念引导松柔,以松柔产生内气。

内家拳强调用意不用力,全身松柔,缓慢运行,不尚拙力等,这样内气就会加强。拳经上讲:太极拳的练习要分三个阶段,即练体、练气、练神。在练气阶段其运行规律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外相合,由内及外,特别突出以腰带动四肢,追求松、稳、圆、沉、匀、整等规则,在这个阶段里,四肢绝非自动,一定要用腰脊带动,这也是舍去拙力,走向松柔的关健。当然要做到这些绝非易事,口头上讲的全身放松,腰带四肢,而实际上即是满身僵劲,四梢乱动。

要想真正做到腰带四肢,本人的体会是:

①听名师的话,按规矩办事,做到明规矩而守规矩。

②拳速要慢,要匀,像猫步一样轻匀。

③四肢只能用意不能用力,或者只能用仅能支承重量的量小的力,此时大脑应该给四肢下道死命令,腰脊不动,四肢绝不能动,手脚一动就马上联想到腰脊的带动。

杨澄甫式太极拳强调腰拉、腰转、腰脚手,明确地告诉我们,手脚不要自动,只能用腰脊来带动,突出腰的作用。这样做有许多好处,首先培养出全身的整动,是锻炼全身松柔的基础,是舍去拙力的关健。太极拳是用腰脊练拳,而不是用四肢练拳,如果四肢自动,乱动,妄动,就会把生活中肌肉用力,拉拉扯扯,搂抱顶抗等劣根性部带到拳中来,使太极拳面貘全非。腰带四肢是去掉拙力的好方法(拙力去一分,内劲长一寸),从而才能逐渐进入到经络运气这一境界。

2、呼吸与内气的关系

呼吸与内气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呼吸对诱导内气的产生起关健性的作用,内气趋于丹田与呼吸的关系是这样的,吸气时丹田闭合,内气由督脉上升,过百会至舌尖,内气有待充实;呼气时丹田开启,即横隔肌气机打开,内气沿任脉动下降至丹田,称气沉丹田,此时腹部极松,只靠地心引力,使腹部下坠,并有孔穴感。此时肩、腰、胯、碗要松劲,要虚领,让其气血冲入手脚指的顶端及神经末梢。切忌拉、逼、收、翻、托等一切拙力出现。拳经曰:腹内松净气腾然。腹内不松净气就不会腾然,因此丹田气产生的前提下是全身松透,腹内松净,并合理地配合呼吸。拳经曰:“能呼吸然后能灵活。”这样举体自然和顺,运用自能随意。经过长期艰苦的锻炼,内气就会充盈起来。呼吸像气筒,随着呼吸的运动,像气球一样的内气充满身,内气便向外萌发,可能按经脉运行,也可能向四周弥散。沿经脉运行时,或通周天,或趋病灶,疏通经络,防病治病;向四周弥漫时,内气充满全身,这种气就能洋溢四体之内,浸润于百骸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内外一气,流行不息,拳的开合动静,即据此气而生,放伸收缩之妙,也由此气而得,内气所到之处,身体自觉轻灵,轻飘和失重感。

四、太极拳的气功状态

太极拳的用意就是要在身内落实拳理,用内意,行内气,走内劲,通过内在的意念指挥气血运转,牵动人体的经脉与骨骼进行全身环状圆弧运动,达到一动无有不动的境界。太极拳原是练体、练气、练神三步功夫,先求肢体的松柔舒适,再求心情舒畅,自在安乐,量后达到气势磅礴,内气充盈,神舒体静,内外皆美,一练拳,就进入到这种极为舒服轻松愉快的境界中,这就是太极拳进入所谓的气功态,也是后天返先天的先天状态,也是练拳应该练到的拳味。到了这个时候,良性循环代替了日常生活因种种压力带来的恶性刺激,去掉的是病痛和烦恼,剩下的只有快乐和健康,练太极内功拳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畅通内气,驱百病,长气血,健壮体魄,精满神旺,气充劲足的健康境地。

太极拳练出内气的表现

一是手指发麻、发胀、发红。长时间的放松练太极拳就会打通了全身的“气路”,让内气有规律地通过经络在全身的传导,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打开,“气“达四梢,手指乃至手掌就会发麻、发胀、发红,这是太极内气表现之一。

二是体内流动感。通过放松练太极拳,会让内气充盈腰腹,再给上意念,让内气以丹田为中心旋转,并用手臂动作配合,引领内气在体内旋转,节节贯穿,自然内气在腰腹发胀并有流动的感觉。

三是内气外感。太极内气不仅有体内反应,而且在体外也有感觉。

一方面相吸相斥感。当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可以试验,我们两手掌左右相对,会有相吸感,而且太极拳练的越好,吸力越大,吸的距离越远。当吸合到一定距离时又会相斥,两掌自然打开。打拳时开合气感很强,动作有张力,很柔美。所以,太极拳练好了妙趣横生。

另一方面,身体被气托着,有轻灵感。如太极拳起势时,意念一给,想让手臂抬起,一点力不用,手臂会自然飘起。走架时,气托身轻,就如太极拳论所说的,“ 一举动周身须轻灵”,“迈步如猫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轻而不浮,如太空行走,圆滑自然。

四是加大自身功力。随着放松练拳,内气会自盈,身如气囊,拳路也会变得更加和顺自然,发力时内气会从丹田爆炸,波及四肢末梢,让脚下迅猛沉实,加大地面反作用力,再借地球之力,催大未稍的冷脆抖弹力。

总之,太极拳练得内气十足,就会沉稳又轻灵,极柔又坚刚,外似淑女,内似金刚。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