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2017-03-20

在初一语文学习阶段,要怎样学好语文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的方法以供大家学习。

初一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一)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奠基石,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大多数的孩子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知识太死。其实不然,语文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学习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机械死板的学。

如何培养学习兴趣,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以下两点:

1、课本结合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母亲节到了,让孩子制作一张节日贺卡,写上最诚挚的祝福送给母亲。此时,孩子们一定会将平日老师教的优美词句运用上。

2、课本结合游戏。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周末,父母陪孩子做成语接龙的游戏,让孩子参与其中,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做基础,学好语文便不再是一件难事。

二、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四、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初一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二)

1.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课程标准提到的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或浏览、快速阅读等。老师要先琢磨各种阅读方法的要领,甚至可以专门查找一些介绍阅读方法的材料。要学生做到,老师先做到,先会阅读。你老师掌握了,终生受用;学生掌握了,也终生受用。

2.认认真真地写字,既要写得工整漂亮,又要写得快,这似乎太难了,但课标就是这样要求的。课标规定要会临摹名家书法,并写好硬笔书法。尽量杜绝写错字,一个字不准写错两次。

3.全神贯注地静静默读课文,摒弃一切外界干扰。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家里,也不论读课文还是读课外书,都要杜绝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心浮气躁。经验告诉我们,当你全副心神投入书中、课文中的时候,文中的情境会渐渐向你“走”来,文本会自动和你“对话”。

4.有感情、有技巧地朗读课文。初中生相对于高中生来说比较外向,容易接受、适应朗读;在全部的初中课程中,也只有语文课教学生朗读;新的初中教材非常重视朗读,尤其是初中一年级教材,几乎到处提及朗读的要求。从反面来说,随意草率地朗读,小声地只读给自己听,在对课文没有作任何技术处理的情况下朗读等,都是有待改进的。我个人经过长期观察、体会,总结出中学语文朗读教学尤其是诗歌朗读的三个要领,一是投入情感,二是把握抑扬顿挫,三是在课文上做技术标记。这里针对中学生提出的要领,如果对朗读专业人士来说,朗读的要求恐怕更高。

5.体会标题的艺术。标题往往是文章思想、艺术甚至是作者全部心血凝聚的产物,可以说标题最直接地透露了文章最重要的信息。体会标题艺术,可以在读课文之前进行,也可以在之后进行;可以作为概括全文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的一个着力点,也可以作为体会文章写作艺术的一个突破口;还可以成为启发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出发点。

6.大胆发言,自信、顺畅、负责任、有准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此相应的是善于和乐于与同学交流,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的学习场,互相促进、互相激发,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由此也形成一个风气良好的和谐班集体;与此相应的还有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获得知识和经验,在倾听中表现出尊重老师、尊重同学的良好习惯。

7.勤于动笔,圈点批注。我听各地的公开课,有些地方的学生上课动笔,有些地方的学生光听不动笔。学生懒得动笔,也就懒得思考,最后懒得听讲了。要改变这种局面,一要强调这一习惯的必要性,二要反复训练,三要提示一些圈点批注的方法。例如我到东北某地听一堂公开课,看到学生都在课文《纸船》的诗句上用斜线划分了节奏,我悄悄地问学生何以至此,学生说学第一首诗的时候老师就要求这么做了。这么一来,一个好习惯就养成了,学生知道怎么读诗了,至少知道怎么朗读出新诗的节奏来。

8.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多多读文学名著。课外阅读对学好语文的意义是巨大的,也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操作起来难,各地的老师们总是抱怨这,抱怨那。我看问题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但根本的还是老师主观上的问题没有解决;至于学生的不重视,客观上没有条件,也得通过老师做工作来解决。为此,老师要启发教育,要先行示范,要督促检查。当然,全国各地教育条件差异很大,各地老师要结合自己班上的学生的情况,想出恰当的办法来。我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初中新课程第一批国家级实验区中的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教研员和老师们的做法,这是在无可奈何的困难条件下创造的有效的课外读书方法。他们的学生的家长普遍下岗,家里根本买不起课外书。教研员和老师想办法,买不起很多书,买一本书总可以吧?全班60、70个学生一人贡献一本书,就有60、70本书,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小小图书馆,够学生读三年的。据他们反映,学生读了课外书跟没读真不一样,读了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大家知道,课程标准贯穿一个根本理念就是多读多写,很多师生到处讨教学语文的诀窍,其实多读多写是根本,诀窍是次要的。我考查了几年来的各地初中新课程语文试题,涉及课外阅读的题非常多,这也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一个新方向。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