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下旋球技术介绍
乒乓球技术有很多,但是比较难的技术乒乓球正手冲下旋球技术,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乒乓球下旋球技术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乒乓球下旋球技术
1.判断旋转
使用搓球技术可以搓出不转的球和下旋球,所以在对付搓过来的正手位球时要判断来球旋转。下旋球一般而言速度较快,来球与球台的角度较小(即弧线较平),带有强烈的回旋,并且线路一般较长。
2.技术要领
在正手拉下旋中还需要注重步伐、引拍、发力等注意事项。
步伐
在实战中对方搓己方正手位下旋球,一般是己方站位靠反手位。由于下旋球的速度一般较快,所以必须练习横向步伐,在反手位向正手位的移动过程中,两腿弯曲,重心应尽量压低。以右手选手为例,在步伐移动时右脚跨步幅度应尽量准确,跨步后位置大约在击球点的左后方,在跨步同时注意扭腰引拍。
引拍
要注意引拍的时机,引拍应与跨步同时进行,引拍时应根据下旋球的速度来选择引拍的幅度,一般引拍至身体正后方。对于球速较慢的下旋球一定要判断好回球时的长短,若回球线路较短,此时应减小引拍幅度以免发力过猛造成回球出界。
发力
在完成了上面两个技术动作后,最重要的是掌握正确的发力方式。首先,应找好击球点,在对付下旋来球时,由于来球线路较低,击球点一般选择在最高点处发力。其次,在挥拍时右脚发力蹬地,扭腰带动大臂迎前击球。在此着重强调一下扭腰的关键作用,很多乒乓球友在冲下旋时失误较多主要原因在于太注重胳膊的发力而忽视了扭腰这一关键的环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腰带动大臂,然后迅速收小臂以控制击球弧线。最后迅速复位,由于搓球的速度相对于上旋球而言较慢,所以对方有足够的时间判断己方冲下旋的回球落点,此时要着重保护好己方的反手位。
在实际的对战中冲下旋球是对付下旋来球的重要手段。由于冲下旋球时动作幅度较大难于复位,所以在选择冲下旋落点时一定要慎重。
乒乓球历史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打乒乓球好处
好处一:养神
打乒乓球十分有趣,不同于跑步之类的运动,打乒乓球更具有竞技性和趣味性,能调动人的情绪,能让我们保持愉悦的心情。有时遇到什么烦心事,打一会儿乒乓球后出一身大汗,那种特有的惬意能让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另外,“以球会友”也是件乐事,跟球友场上切磋、场下谈心,可令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好处二:护眼
打乒乓球时,由于球的来往速度飞快,来球落点或近或远,或左或右,或旋转或不转,为了作出准确的判断,多通过眼睛获得球的信息,眼球始终处在高速的运动中,并与大脑进行快速反馈联系。这种对眼睛及视力的调节的独特体育项目,对学业负担过重,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的中、小学生来说,可以有效地改善眼睛睫状肌的功能,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都有积极作用。
好处三:健脑
在所有球类运动项目中,乒乓球的速度是比较快的。由于球体小而轻,攻防转换迅速,它要求运动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调动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对变化着的来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反应。这种需要勤动脑的特点,能很好地锻炼老年人的反应能力,锻炼人脑对周围事物的灵敏性。所以,打乒乓球可以预防老年人脑痴呆,延缓老年人脑动脉硬化,保持良好的思维记忆力。
好处四:助消化
由于打乒乓球消耗的体力很大,可增进食欲。另外,身体不停地来回运动,也能促进肠胃的蠕动。
好处五:勤四肢
乒乓球运动不但要求眼要快,手更要疾,而脚步也需迅速移动作出配合,长期锻炼可使上下肢的关节更灵活,腰背部的肌肉也更健壮,整个人的身体机能被充分调动,协调性和灵活性都得到提高,更加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