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的毛概论文

2017-06-19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的重要法宝。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论改革开放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改革开放的毛概论文篇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显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经济外交与政治外交互相促进,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也深刻影响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正确把握经济外交的内涵,回顾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领域经济外交的历史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改进和完善之方法,对于推动我国整体外交的发展及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外交历史;经济外交;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

一、定义“经济外交”

所谓“外交”,为一个主权国家通过其官方代表,为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以约定俗成的和平方式,与其他主权国家或国际组织所进行的正式官方交往,其原本是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化和国际经济政治化的交互发展,“经济外交”的概念脱颖而出。作为外交在经济领域中的拓展,强调经济因素对外交关系的推动作用――以经促政、以政促经、实现外交与经济的良性互动。由此,经济外交也可分为两种形式:其一,国家为实现其经济目标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其二,国家为实现其外交目标(政治或军事)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二、国际贸易领域的中国经济外交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对外开放”成为基本国策,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学会两种本领――组织国内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本领。上述思想政策的转变,使改革开放的1978年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外交“元年”,“经济外交”从此成为中国外交体系中的独立一员。然1991年前中国的经济外交大多止于国家政策层面。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经济外交的主流也由个体国家主导的两极交锋,向区域性、全球性的多边外交过渡,中国的经济外交也逐渐步入了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经济外交影响国家经济方方面面,最为重要的便是国际贸易。正如美国学者赫希曼所说:国际贸易是推动一个主权国家实力增长的主要经济手段。作为世界三大贸易国之一,中国经济外交中的国际贸易成就显著――“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实践是中国利用全球有效需求,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典范;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的国际贸易提供了公平、公正的环境,使国际贸易极大地带动了经济发展;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解决了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和东盟造成的不利影响,为各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和有效的需求动力。

(一)“出口导向”贸易战略。

我国传统采用的“进口替代”贸易战略,主要是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发展本土产业,并以本土工业品替代进口工业品来发展贸易。这虽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独立发展经济的能力,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该发展模式是违背比较优势原则的缓兵之计,存在巨大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致力于“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1979年8月1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办好出口特区。1994年1月11日,国务院做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如今,中国的贸易伙伴遍及世界各地,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50年的11.3亿美元、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4221亿美元、2010年的29727.6亿美元。“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的实施,利用了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需求,使中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为中国经济腾飞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实施之后,如何为中国出口产品提供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前身的关贸总协定,其宗旨是“通过彼此消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保证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加入其中可使本国出口产品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创造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增强本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并建立正常的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渠道,减少贸易纠纷和贸易损失,以及及时获得世界经贸信息加速外贸体制改革,促进市场经济发育等。

为此,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由于“市场经济”在关贸总协定及其制定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最高标准地位,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打破了传统中国经济体制的枷锁,使中国经济出现高速增长,商品供应丰富,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并于1996年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正式成立,取代了长达47年之久的关贸总协定。中国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加入WTO的经济外交努力,并主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量削减关税、取消进口调节税、取消大部分进口许可证、大力吸引外资、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接轨国际经济规则等。经过不懈的谈判与努力,终于在2001年7月,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就中国申请加入问题达成一致。

入世是我国经济外交的重大举措,并取得了极大成功,中国从此与占世界经济贸易额9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贸易关系,且增长速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风险。基于此,中国政府开始积极融入世界市场,根据国际经济规则调整国内法规,并寻求于现行国际经济体系的框架下影响国际经济规则,在推动多边经济谈判进程、推行自由贸易区战略、应对国际经济摩擦、能源外交及“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大力践行经济外交。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竞争愈演愈烈,入世后的中国亟待增强国际竞争力,并努力降低欧美国家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中国着眼于长期的、整体的经贸利益,开始了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外交努力,在多边架构下积极协调、寻求共赢。

1997年12月,东盟―中日韩领导人第一次非正式会议在吉隆坡召开,东盟“10+3”的对话机制形成,首届中国与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0+1”也同时举行,正式确立了中国与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9年8月15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自贸区建设的主要谈判落幕;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

倡议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中国政府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开展经济外交的一个典型尝试。该举措不仅加强了双方业已存在的经济合作,更加速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中国和东盟国家获得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贸易创造、贸易转移等静态收益和规模经济带来的动态收益,大大增强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

三、中国贸易经济外交之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重大经济外交成就,极大地促进了综合国力并提升了国际地位,但是中国作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趋频繁的国际贸易市场摩擦和日益激烈的资源争夺,中国的经济外交仍面临巨大挑战。

首先,随着对外贸易总量的持续增长,中国进入了一个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从彩电、鞋、草莓再到汽车零配件,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频频挥舞反倾销“大棒”,试图遏制“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同时,发展中国家以高于发达国家一倍的速度对我国实施反倾销。这是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必须面临的严峻挑战。

其次,中国企业WTO知识普及力度不够,入世过渡期已过许久,仍普遍规则意识淡薄、轻视入世承诺,应对贸易争端的过程中也诉前无理强硬、败后有责不咎;加之我国缺乏经济外交人才,尤其是精通国际谈判的人才,经济外交决策水平和实施艺术都有待提高,更加大了我国贸易争端解决之难度。

此外,随着经济工作逐步成为政府关注的主要事物,国家间的资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能源争夺向来最为突出,但近年来原材料资源正面临着超越油气能源的可能,如自2009年6月起美、欧、墨陆续就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向WT0争端解决机构提起的申诉,这无疑有悖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安全。

四、中国贸易经济外交之建议

目前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挑战绝非偶然,除了底端低价的出口结构易招非关税壁垒外,关键在于中国外贸的依存度过高。例如,2006年欧盟对华提起的一系列反倾销调查,政府未有实质性抗争举措;联想收购IBM与中海油竞购尼克案中,政府亦保持缄默――“反应迟钝、忍气吞声”。因而中国政府应致力于扩大和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出口产业链升级;并在大力培养经济外交人才和普及WTO规则知识的同时,继续通过外交谈判和区域经济合作等多种途径,在国际贸易市场与全球资源市场为本国参与或创建对话合作机制提供条件,争取更多发言权乃至“规则制定权”,从而摆脱依存度束缚,加强处理贸易摩擦的主动性。

“在解决国际经济问题上,经济外交为主,但必须辅之以其他综合手段,单一的外交手段未必理想”。对于国际贸易领域中能源与资源的竞争,中国除了以合作内化竞争,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外溢之外,更应高度重视能源资源问题,增设政府专门机构,完善战略储备体系。前述最新的“美欧墨诉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应成为督促我国加快学习和运用WTO规则的动力与推进我国自然资源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契机――(1)完善自然资源开发法律机制,如控制开发市场准入、通过资源税控制生产、适当集中稀缺资源开采权。(2)建立资源安全储备体系,可借鉴美国与日本,以国家战略储备为主,国家储备与民间储备相结合。

五、结语

国家安全是一国对外政策之核心目标,以“保持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独立和主权国家”为目标的中国外交,当下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挑战是最为紧迫的。我们应树立以经济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念,突出经济外交重要地位,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外交的各方面实践经验,积极探索经济外交决策水平和实施艺术,审慎、理性、适度地协调好经济、外交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有理、有利、有节地捍卫中华民族的经济利益。

(作者均为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法硕士研究生)

注释:

【1】金正昆. 现代外交学概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对外贸易[EB/OL].

【2】何中顺. 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理论与实践[M]. 时事出版社,2007.

【3】徐滇庆,李瑞.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何茂春. 国际化战略与经济外交[J]. 金融管理与研究,2007(9).

【5】周永生. 从西伯利亚石油输出管线之争看区域经济外交[J]. 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05(5).

【6】贺小勇. WTO框架下中美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的法律问题[J]. 国际商务研究,2010(3).

参考文献:

[1]王吉荣. 入世后终归经济安全与经济外交[J]. 政治经济论坛,2003(4).

[2]薛磊. 入世后中国经济外交的战略转型与政策调整[J]. CHINA ACADEMIC JOURNAL,2007(11).

[3]何茂春,王江昊. 中国经济外交的机遇及建议[J]. 当代世界,2009,(9).

[4]刘晓强. 经济外交:范畴、背景及中国的应对[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6).

[5]周永生. 经济外交[M].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6]周永生. 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7) .

[7]赵可金. 经济外交的兴起:内涵、机制与趋势[J]. 教学与研究,2011(1).

[8]陈明娟. 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外交战略[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2).

[9]Peter A. G. van Bergeijk. Economic Diplomacy, Trade and Commercial Policy[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4.

[10]Peter Izard.Globaliz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What is Wrong and What Can Be Done[J].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16-17.

论改革开放的毛概论文篇二

《论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改革开放;理论基础;历史必然

作者简介:尤君,1966年2月出生,女,辽宁锦州,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副处长,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014-0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并且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与实践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选择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交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它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矛盾有何区别?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予以正确解答的重大问题,也是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一些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动形式,但他们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列宁虽然提出在社义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仍会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没有进行系统阐述;斯大林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晚年他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没有把它当作根本性的问题提出来。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范畴,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同时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它们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同时提出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力量,进行自我调整,解决自身矛盾。但是,毛泽东只是提出了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做最一般的概括,没有具体深入地分析和准确地把握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因而也就不能真正找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手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科学地区分和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终于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则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这样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发展起来,既离不开参与经济全球化,更离不开独立自主。一方面,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源、资金和人力,依靠我国人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外部条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在当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交往日益广泛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发展自己。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就是要在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博采天下之长,为我所用。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二、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007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撰文《求是》杂志,指出: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胡总书记的这一论述,不仅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科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而且精辟地点明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在我们沉醉于讲阶级斗争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及我国相邻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却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与韩国、新加坡等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使我们不得不正视现实。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过去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比下也有问题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注意到,当时新科技革命正在兴起,这是我国提速发展的极好时机。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他向全党提出了这一重大问题。1978年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出国考察,使我们对外部世界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根据出访收集到的情况,国务院召开务虚会议,介绍“亚洲四小龙”、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以及东欧各国改革的经验,引起很大震动。大家没想到世界现代化发展程度如此之高,没想到中国与发达国家以及周边新兴工业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如此之大,没想到西方发达国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中国相比高出如此之多。这一切使大家意识到发展的紧迫性。邓小平同志表达了当时党内一部分同志的心声,他说:“中国在历史上对世界有过贡献,但是长期停滞,发展很慢。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是促使我们改革开放的又一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毅然决然地带领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不仅是中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大势使然,同时还是国内诸多问题和国际发展压力形成的结果。内外两个背景,使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用历史和世界的眼光来看,30年前启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30年后的今天,改革开放仍然是决定未来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是30年前必然要开启、而今更难以倒退的伟大历史进程。

坚持改革开放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进步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进步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在新的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新的更加错综复杂的环境面前,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坚决走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路,决不走实践证明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那种改旗易帜、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的邪路。惟有坚持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始终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我们才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航船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出版

[2]《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出版

[3]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人民日报》,李忠杰(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历史抉择必由之路》

[5]《新华文摘》,李景田(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回顾与思考》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