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三风建设心得体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学校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学校端正办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合格人才的一件根本性大事。今天小编整理了学校三风建设的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加强学校三风建设心得体会篇一
加强“三风建设”,营造育人环境。我们学校始终坚持狠抓严谨求实的教风、拼搏进取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校风。加强三风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自身的形象,也关系到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全社会的未来。下面我以我们学校的三风具体内容为例说说我学习三风的心得体会。
“教风”是教师风范的具体体现。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是关键。好的教风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娴熟的业务能力和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对学生要严慈相济,在学生中要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教风直接主导着学风。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要一桶水。这句话的深层内涵想要从真正意义上落实它并不容易。我校老师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怀有一颗敬业的心。忠于职守,诲人不倦。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
“学风”是学生学习风气的主要体现。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风是立校之本,是质量之基。良好的学风要求学生以学习为中心,以成人为基础,以成才为追求,以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目标,努力形成“好学、乐学、会学”的学风,同时态度端正,遵纪守法,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有自主创新的意识和精神的学,有良好习习惯和品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说明学习与情感、态度、意志有密切的关系,惟有“乐学”才是最高的学习境界,才可产生最大的学习动力。我校学生学习进头相当强,求知欲也很强,引导学生由学到思是个关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但要思,还要善思。善思,才能发现问题,善思,也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不断进步。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简称。校风是在共同目标指引下,经过学校全体成员长期的努力而形成的一种行为风尚,是师生的思想、道德、纪律、作风以及治学态度和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它集中反映了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是学校的教风、学风、领导作风和其他作风的总和。积极的校风对于加强学校纪律、巩固和发展学生集体、培养师生的责任感、成就感、荣誉感、克服困难、实现学校目标、建立和发展光荣传统,都有推动作用。我校全体师生秉承这样的一个理念,齐心协力共创美好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只有不断完善学校的制度,提高老师们的业务水平及思想道德,引导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思想上的转变,才能真正达到学校“三风”的目标要求。
加强学校三风建设心得体会篇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学校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学校端正办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合格人才的一件根本性大事。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要抓好学校的“三风”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统一认识,形成共识
对于校风学风建设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大事,学校的领导、全体教职工,应形成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件长远的、根本的、重要的大事来抓的共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校风、教风、学风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二.端正教风,教书育人
良好的教风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治标治本都要靠教师。在建设优良校风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以端正教风来带动学风,整顿学风首先要整顿教风。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上课,提倡、鼓励、推动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作风的转变,教风的端正,必然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在抓教师的教风、教学水平和严格管理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抓学生的学风。抓学风是必须正确的认识和处理“管理”和“引导”的关系,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遵守学习纪律的自觉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他律”转化为“自律”。
三.齐抓共管,促进学风
学风建设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精神面貌、学习成绩、考试风气等。学风建设的目标是使全体学生树立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想重点提提对爱生的解读。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学生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学高为师,道高为范。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行风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是越分越多的,那就是爱。只要心中有爱,爱我们的学生、爱我们的学校、爱我们的教育事业,我们才会更有价值地活着。
学风是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我们努力为学生创造的学风是:勤学、苦练、多思、善用。希望我们的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氛围中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勤学苦练、多思善用的优良学风。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我有责任,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只要我们大家都这么想,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不成问题的。
加强学校三风建设心得体会篇三
良好的校风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滦南县教育局把2011年确定为“校风建设年”。我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抓教风、促学风、兴校风”的工作思路。针对我校正在实践“先学后教、探究创新”的新课程改革模式,对于抓教风、促学风、兴校风,我认为作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教学过程的细节,形成良好的教风.
(一)作为教师精心设计“学教案”.
过去的“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教师的“单边行为”,只适合教师讲课用;而现在的“学教案”,既是教师的教案,又是学生的学案,、它体现的是师生的双边行为,是对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整体设计、全程设计,适合师生共用。准备好一篇“学教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师们思考“想让学生知道什么,告诉他们如何自己动手”的问题。过去,一道题反反复复讲了十几遍,可考试时做对的还是没几个。那是因为只注重传授结果,让学生记住公式,会做题就行了。现在重点放在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上,让学生自己操作。你告诉他十次,不如他自己动手一次。“学教案”承载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无疑是的核心。教师需要分析学生和教材,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让学生提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在学教案上,教师结合中考的要求,要精选具有代表性,体现基础性、生活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的习题,让学生利用自习和课下时间完成。这类似于过去的课后作业,但数量上要少得多。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创造性思维。“学教案”是联系教师、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二)上好每一节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课上,要注意学生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学生讨论,会的教不会的。在听取学生的讨论时,要注意学生的思想误区,必要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讨论。学生的展示结束以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战士进行讲解。讲解不是“满堂灌”,而是释疑解惑。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老师对小组还解决不了、并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讲解重在思路和方法的引导,让学生知道怎么去解决问题。教师的讲解时间不要过长,老师讲的都是课上学生们展示不足的地方,让学生听课也有了侧重,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让学生真正做 “学” 的主人,形成良好的学风。
“先学后教,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
(一)预习,学生围绕“学案”的问题,利用自习和课下时间,进行自我预习或小组预习,需要学生看的、做的都在学教案上写得清清楚楚。教师把支离破碎的知识有重点地划分出来,让学生提前预习,使教学的目的性更强,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二)展示,让学生对预习的知识进行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各出一名代表上台讲解预习中的新知识,不完善的地方由本组其他同学补充纠正。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其他小组来帮助解决。以充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展示时由于引进竞争机制,学生担心课上展示得不充分,输给其他小组,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三)训练,针对学生在展示环节中所反映出来的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训练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做完题后,小组内先进行评判,互相检查。由小组同学帮助解决不会的问题,小组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帮助解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当堂所学知识,还课堂于学生。整堂课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学生成了主角。
注重教学过程的细节形成良好的教风,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形成良好的学风,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兴校风。通过三风建设,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找到自我学习的途径,为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矗。
看了加强学校三风建设心得体会的读者还看了:
1.教师三风建设心得体会
2.教师加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3.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建设内容学习心得
4.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建设内容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