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对外贸易论文
大家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对外贸易的毕业论文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2017对外贸易论文篇一: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引言
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虽已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主要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内生的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失衡、债务危机、财政赤字等问题频出。主要发达国家非但没有认真反思其政策失误,反而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结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导致了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合作动力不足,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很不牢固,复苏进程仍面临多重矛盾,致使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
二、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对外贸易已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1、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贸易小国逐渐成长为贸易大国,与各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更为密切,在不断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同时也获得了贸易伙伴相应的市场开放。2001-2010年,中国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由5097亿美元扩大至2.97万亿美元,共计增长4.8倍,年均增长21.6%,占国际贸易的比重由4%升至9.7%。2009年,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及地位已经不容忽视。
2、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竞争力指数有所上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致使劳动力的优势和已有的产业基础潜能得到充分释放,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数显著提升。2008年,我国工业品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制成品出口国。
3、市场开拓成效明显,市场结构趋向多元
中国目前已同世界各大洲所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从传统市场到新兴市场,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对外贸易发展格局。截至2010年,中国已成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经济体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第二大、美国和印度第三大、东盟第四大出口市场。尤其是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模大幅上升。与东盟贸易所占比重提高到9.8%,与“金砖五国”贸易所占比重提高到6.9%。2010年,对非洲及拉丁美洲的进出口贸易皆呈上升趋势。与贸易伙伴往来的增加,也给中国在双边和多边合作中提供了更多机遇,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实力和能力。
4、顺差规模有所减少,贸易平衡逐渐改善
1990年以来,随着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工业制成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出口增长速度超过进口,中国对外贸易由总体逆差转变为顺差。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08年达到2986亿美元历史高点。此后顺差逐渐收窄。2009年和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分别为1961亿美元和1831亿美元,比2008年分别下降34.4%和38.6%。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与出口总值之比为11.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3.1%,在全球贸易差额最大的10个国家中,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属中下水平。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主要源于美国、欧盟等终端消费市场,而与日本、韩国、东盟等工业中间品生产国的贸易则长期为逆差。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是制造业比较优势的体现,也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
5、贸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上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不仅带动了自身经济成长,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及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稳定进出口规模,成为2009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的唯一国家。中国因素支撑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恢复,价格止跌趋稳,对世界经济复苏起到巨大推动作用。2009年和2010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增进了中国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国民福利,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三、中国对外经贸存在的问题
1.出口产品仍处全球价值链低端,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位居全球第二、出口位列第一,但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我国仍基本集中在中低端,获取的贸易利益比较少。出口产品主要依赖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的加工组装环节,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仍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虽出口额分别占59.2%、31.2%,已成为我国出口商品的主体,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的产品比重低。据测算,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金额比重不足10%。多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虽然规模增长快,但质量和效益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这种“高投入、低收益”的局面难以长期持续。
2.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最突出表现为美欧对华频频发起反倾销攻势,涉及的领域涵盖轮胎、无缝钢管、铝箔、铜版纸和鞋类等。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1月到8 月,共有17个国家(地区) 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态势仍可能继续蔓延。7月中旬,世贸组织预测,2009全球发起反倾销数量将达437 起,是历史上世界发起反倾销数量最多的一年。
3.部分出口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急升的困境,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渐弱,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普遍认为,按照比较优势以及要素禀赋理论的原理,我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应当主要出口劳动力密集产品,以在国际贸易中获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也是以廉价的劳动力为支撑的,一方面,它支撑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高出口率;另一方面,又是吸引外资的关键性因素。但是,最近一些宏观经济指标表明,我国劳动力成本正在上升,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正在受到印度、泰国等国的威胁。
4.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负面影响
人民币升值已经势不可挡,而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很少,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以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为主的三资企业在全球化产业链中处于最低层的地位,利润率低,自身增值能力不足,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的目的主要是看重中国的人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人民币升值持续,无疑将会抵消人力资本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对中国的产品出口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四、中国对于现状及问题的对策
1.调整出口商品产业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外向型产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升级
目前经济中结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产量过剩,许多行业低水平复苏,耗能上升,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驱逐技术含量较高产品。比如钢铁,技术含量低的钢材价格涨幅大,技术含量高的反而需求受限,价格反而低。同时,后危机时代,结构调整应该凸显‘国退民进’的特色。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结构调整要做到从体制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其中如何更加强化民营经济的力量应成为重要内容。过去做大民企的思路,是要在民企壮大的过程中,把国有企业边缘化。但这个思路在现在将要有所转变,未来一个重要的方向,是把目前的大国企做好、做强。做强的重要途径就是将其民营化。扩大民营经济,同时提升现有企业的竞争力。
2.针对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势,我国应尽可能地通过多边渠道解决贸易
争端,促使贸易摩擦非政治化,尽量避免双边贸易战
尽管目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仍然是主流,我们自己还是要矢志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针,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千方百计地稳定出口,不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干扰。面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的企业的应对之策是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加强财务管理,防范和化解风险。从长远来看,应抓住眼前的机遇进行转型,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面对产业升级与产业重构的挑战,重点针对贸易保护与摩擦易发的产业领域,调整出口产业结构。
3.拉动内需,将外需转化为内需
在G20 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说,各国应该保持经济刺激方案力度,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上多下工夫。而日前财政部相关领导也指出,下一步财政政策将着力扩大消费,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投入,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加快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增加大多数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
五、总结
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难题还很多,正如温家宝总理2009 年在沃斯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所说:“世界经济前景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外需下滑的压力仍然很大;扩大内需在短期内受到多方面制约,一些行业、企业经营仍然困难,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一些刺激政策的效应会递减,一些着眼长远的政策收到成效需要时间。就业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节能减排、群众生活的指标比GDP 增长数字更为重要。”中国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的道路还任重而道远。
2017对外贸易论文篇二: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一、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演变
1.外贸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时期(1978—1987)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改革处在探索时期,其主要措施为精简政府管理职能,并向地方政府及微观经营主体下放权力。
首先,下放外贸经营权,简化贸易计划的内容
其次,试行工贸结合和外贸专业进出口公司代理制度
第三,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
这一时期,政府已经开始通过改革逐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调动微观经营主体的出口积极性,但是改革对外贸企业的财务体制 管理体制并没有真正的触动,外贸宏观调控手段仍以直接调控为主 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由改革开放前的完全封闭逐渐向鼓励出口,有选择的限制进口方向转变。
2.外贸承包经营管理改革时期(1988—1993)
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处于深化时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行对外贸易承包责任制,并逐步加以完善。
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的执行主体由外经贸部下属的外贸企业扩展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各外贸专业公司,这些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额度和经济效益指标。主要目标是建立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机制。这一时期的改革使中国的出口企业逐步成长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打破了以往大锅饭式的财务体制。但出口承包责任制只是一种在改革中的过渡体制,存在很多不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做法,而且,外贸经营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有了很大发展,急需建立一套多层次的、既灵活又规范的宏观管理体制。
3.新型外贸管理体制建立时期(1994—2001)
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贸管理制度框架,其主要任务是完善外贸宏观管理体系。
主要措施有:进一步实施对外贸易企业的自负盈亏管理,继续强化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完善出口退税制度,中央财政承担了所有的出口退税。实现汇率并轨和有利于出口的信贷和税收制度 放宽对外贸企业的行政管制,改革经营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注重出口创汇的数量转向注重效益,完善外贸立法。
在这一时期,初步建立起对外贸宏观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显著特征是放宽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加强经济和法律手段在调控外贸发展中的作用。这一阶段颁布的《对外贸易法》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对外贸易基本法,对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发挥重要作用。
4.外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时期(2002至今)
2001年12月11 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是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转折点,改革的力度和速度都得到了加强这一时期国家及地方政府就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大规模清理、修改和重新制定,力求在内容上与 WTO法律制度趋同,许多条款吸收了国际贸易的通行做法。制度设计的目标重点在于通过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升级,同时,逐渐提高贸易法规的透明度,简化行政审批制度等。
中国在近年也开始逐渐加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大体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面是法律制度,由国家颁布的关于对外贸易管理的多部法律构成,包括《对外贸易法 》、《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是整个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框架中最具权威,最有强制力的一部分,决定了制度的其他层面。
第二个层面是由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颁布的各项条例、规定组成的,如 《进出口管理条例》 、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等等,这一层面的制度规范较法律制度层面在内容上更为具体,是整个框架的主体部分。
第三个层面是各省、市级政府部门根据各地区自身的对外贸易状况,针对具体地方产业、具体商品进出口的规定。是第一、二层面制度的具体化、技术化,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
二、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的绩效分析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不断演变,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对外贸易的制度成本,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每一次变迁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改革的前三阶段,虽然增长率均值比较高,但是增长率波动性也很大。这是因为改革初期处在探索的阶段,而且表现为“强制性”的方式,在推行的过程中在某些领域或地区并不适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开始显现,针对各种现象调整政策也会造成数据的波动。第四阶段的波动性最小,因为加入 WTO之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加大,并表现为“诱致性”的变迁方式,更适应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需要。
总体而言,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增长率的波动性说明了制度的变迁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 反复试验 不断完善的过程,没有一种制度是可以完全照搬套用的,探索和创新本身就包含着失败的风险。而中国对外贸易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且增长率的波动性也趋于平缓,说明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化向着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三、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演变的背景及影响因素
诺斯的制度演化思想认为,意识形态对制度的变迁和稳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式取决于人的学习过程。诺斯后期的制度演化思想强调,制度变迁的起源在于决策者所洞察到的机会,这些机会或者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来自决策者在给定的心智结构下对各种制度框架在边际上的成本收益分析。所以,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变化都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变迁。
1.国际环境的变化。
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一有利时机,适时提出对外开放政策参与国际分工,并逐步改革和建立起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外贸管理制度。近年来,中国的贸易顺差连年增长,与许多贸易伙伴国产生了贸易摩擦,受到伙伴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侵犯知识产权和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越来越多,同时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国内环境的变化。
(1)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中国企业不仅有能力而且又有必要开拓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要求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和完善。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过渡,其改革过程影响甚至是主导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制度的改革过程。
3.思想意识的变化。
(1)对国际贸易作用认识的变化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是把对外贸易作为“调剂余缺”的手段,其目标是通过出口换取进口机器设备所必须的外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必然要求改革传统的贸易管理制度。
(2)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指导,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思想,比较优势理论代替了自给自足的思想。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建立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外贸管理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外贸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需要。为此,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就成为现实的需要。
四、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提高,国际国内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中国对外贸易制度也在不停地完善着。
1.我国政府的职能体制不断完善。
(1)政府保护国内市场方式受到限制。
以往,中国保护国内市场的主要手段是高关税和配额等非关税壁垒。 由于中国承诺在入世后大幅削减关税、取消配额等非关税壁垒,取消不恰当的财政补贴,传统的保护手段因此将受到极大限制,有的保护手段基本不适用,这对国内市场的保护程度大大降低。
(2)政府支持国内产业提高竞争力的方式的改变。
中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又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以政府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与对出口的直接支持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入世后,国内市场的保护程度将大大降低,形形色色的补贴手段也就将受到限制,因此政府必须转变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的方式。
(3)政府对外经贸管理的手段的调整。
过去中国政府管理经济仍然主要用发内部文件的办法,有关规定既不透明,变动也很频繁,政策的可预见程度不高。 在入世承诺中,中国承诺将公布所有涉外经贸的法律法规和部门章程,未经公布的不予执行;而且在设计对外经贸法律法规和其他措施前,将向公众提供草案,并允许提出意见等,政府从以往单纯的“管理者”向管理与服务并重。
(4)政府涉外经济管理的机构的调整。为兑现入世承诺,原来一些政府的涉外经济管理职能或者不再存在或者大大减弱。
2.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将进一步完善。
法律手段是最重要的外贸宏观管理制度手段,处于外贸管理体制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但中国外贸在某些领域缺失,可操作性不强,立法落后于需要的问题依然存在。建立健全中国有效的贸易防御和贸易救济措施的法律体系是将来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趋势。
3.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宏观调控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进一步加强。
中国的产业制度,利用外资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环保制度等都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进出口企业。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其他制度产生矛盾,因此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协调将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4.我国加强区域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在WTO 制度存在缺陷和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转向寻求发展双边或区域性一体化组织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中国的区域性或双边安排也取得了巨大进步,通过对国际上的区域性或双边安排方面的制度进行完善,扩展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发展的又一趋势。
总之,中国的外贸管理体系一直在不停的适应国情一步步的发展,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管理体系。而我们现在所建立的管理体系也是处在不停的完善中的。不管怎样,我们的管理体系都会围绕我国对外贸易的具体情况来加以改善的。所以未来还将继续探索和不断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