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结业论文
要提高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军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更新、充实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军事理论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军事理论结业论文范文一:军事理论课程结业论文
摘要:从实际来看,作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并且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不断发展信息化事业,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才智,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关键词:军事理论
不知不觉中,总时长十六周的生动的军事理论课即将结束。带着些依依不舍,回味着这十几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东西,我坐在桌前写下我对军事理论课的认识和切实感想。
我对军事理论教程的第一认识就是,它是一门比其他课程要求更严格的课程。但是,我不仅不会因此而讨厌它,反而会更喜欢这门课程。因为我们大学生需要的就是能更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挑战自我,锻炼自我,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与发展,才能成长为能适应社会、能立足于社会、祖国所需要的栋梁之才。而且它是学校为我们开设的一门课程,它不仅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国防观念,培养我们的基本军事技能,同时也为了有力地促进我们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我们应该要重视这门课程,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多学点知识,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作为当代大学生,参加军事教育学习是我们的义务。在认真履行这项义务的同时,我们更应为有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思想的机会而感到荣幸。珍惜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每一个知识点,深刻领会教学纲领的用意,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和知识面的拓宽程度,进而提升我们自身的思想素质。同时,军事教育课以其广阔的国防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增强国防素质文化的良好基础,使我们这群生在和平年代的青年意识到国家依然面临安全御防问题,使我们意识到我国的国防实力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哪些差距,为我们灌输良好的军事思想和爱国情怀,激励我们更加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有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国家法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在校期间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接受军事训练,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所以,作为国家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时刻树立高度的民族危机感,把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存亡联系起来。
本来,我们的人生从高中到大学就是一个转变,从一个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从一个不独立有依靠思想的人向一个自己必须独立面对、负责任的人的转变。在这个转变中,对我们进行恰如其分的军事理论教育,有助于我们强化自我的思想意识,开始体会自我与民族、国家的关系。
通过这十几周的学习,我知道了国防的真正含义,即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我了解到了中国国防的现状和国防的建设,对中国国防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也学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和江泽民军队建设思想以及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同时,我认识到当前的国际战略环境和信息化战争。
通过这门课程,我也学会了感恩,我感谢保卫全国人民的解放军战士,感谢中国,感谢一切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国家统一作出贡献的人们.感谢那些为祖国国防贡献汗水和智慧的一切人民.虽然,我的感谢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军事教育至少让我们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想着我们能在明亮的教室学习,我就对一切维护我们安危的人致以谢意.
在下学期末,我们将参加磨练人意志的军训。仅仅是通过最基本的军事技能训练,让我们意识到军队纪律的严格,同时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还记得高中那为期一周的军训呀,虽然有点累,但是收获很多。所以我相信大学的军训将会使我们受益更多。
从实际来看,作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并且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不断发展信息化事业,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才智,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参考文献
1、预测函数控制理论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潘红华,胡家升,由大德,张圣云,汪德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01-20
2、军事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基本框架研究迟妍,邓宏钟,谭跃进,赵书军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4-06-15
军事理论结业论文范文二:浅谈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
摘要:随着社会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战争将成为21世纪中的主要战争形态,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这几场局部战争中也可以清楚的看出。我国要在正确认识信息化战争的基础上,加速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从而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 应对 国防建设
一 正确认识信息化战争
(一)定义与内涵:
所谓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以大量装备和使用信息化装备的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化战争理论为指导,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等六维战略空间中,在信息化网络化战场上展开的一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目标,以信息对抗和知识对抗为主要对抗手段,附带杀伤破坏减到最低限度的多军兵种一体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与其他战争形态存在较大差别,不可混淆。首先,虽然信息化战争与高技术战争本质一致,但是其区别也是明显的,一是所依赖的军事技术不同,信息武器是高技术武器的核心,信息化战争具有时代代表性,是高技术战争的核心内容。其次,信息化战争与机械战争有联系与区别,信息化战争是由机械化战争发展而来,信息化战争并不排斥机械化,而是继承、发展和革新了机械化。再次,信息化战争与信息战争、信息时代的战争、信息战、信息作战、网络站等概念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二)基本特征:
1、信息成为战争的主导因素:不同的战争形态,战争体系中的制胜要素的不同的。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化”是核心,是关键,是信息时代战争的根本标志和主要特征。首先,信息已成为武器系统可军队作战效能的“倍增器”。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左右着武器装备战斗力的的释放效能。其次,信息优势成为信息化战争制胜的根本条件。信息优势对战争进程的影响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全面准确实时的情报信息将成为战争制胜的核心和基础;二是获取和保持信息优势将成为制胜的关键行动;三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运用时制胜的根本保证。再次,军事信息系统成为战争指挥与控制活动的基础,
2、战争行动在多维化战场空间同时展开:20世纪之前的战争基本是在陆地和海洋进行,战场是平面的、一维的,一次大战后期开辟了天空战场,后来电磁空间又成为独立的战争争夺空间。至今,六维战场空间形成了,信息化战争的战场空间形态由以陆、海、空、天、电磁等为主体的实体空间,向以网络,人的认知领域等为主体的虚拟空间。在信息时代,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的安全,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有能力夺取“虚拟领土”,是否有能力管辖好属于自己的“虚拟领土”。
3、信息化战争的体系与体系的一体化对抗:作战力量一体化,作战行动一体化,作战指挥一体化,综合保障一体化。总之,信息化战争中必须坚持一体化对抗的原则,搞好各个领域、各种作战力量、作战空间、作战行动和作战手段的协调配合,使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攻防手段、战场空间、信息情报都实现一体化,以整体力量制胜敌人
(三)发展趋势:
传统的战争内涵将得到极大的拓展:从战争目的来看,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战争双方主要是针对人力,土地,能源,矿产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有形资源的争夺与反争夺,而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最终目的将发生异化,将向争夺信息,知识等无形资源转变。从战争主体来看,传统的机械化战争是国家之间的较量,战争的主体是军队。而未来信息化战争时代,战争的主体将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可能是军队、社会团体,还可能是个人、恐怖组织、犯罪集团和宗教极端分子等。从战争的层次界限来看,传统的机械化战争具有战略、战役、战斗的明显层次,而信息化战争具有层次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从战争的暴力性来看,传统机械化战争的暴力对抗,在很大程度上将被非暴力的“软”打击行动所取代。
国家战略能力将成为战争胜利的基础:所谓国家战略能力,是一个国家进行战争或应对突发事件时所能调动的各种力量的总和,包括由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名族凝聚力构成的全部综合国力,以及使其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聚合并发挥出来的国家战略组织力。国家综合国力是信息化战争的基础。信息化战争的进行,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战争就难以进行和持久。信息化战争的胜负,更加依赖于国家在平时和战士利用政治、外交等手段按自己的意愿营造有利的国际战略格局和良好的国内政治环境,所以政治对信息化战争的影响也越发巨大。
军队组织将高度小型化、一体化、智能化:小型化一是体现在全球武装力量的总体规模越来越精干化。二是体现在各国军队的指挥体制日益扁平化。三是军队的内部比例科学化。一体化主要是指信息化战争中作战部队编成将打破军兵种界限,遵循“系统集成,合成一体”的原则,按任务需求进行诸军兵种合成的一体化编组。高度智能化一是指未来军队的指挥控制手段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二是指大量的智能化武器系统和平台将装备军队并投入作战。
二 正确应对信息化战争,加强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的萌发、发展与成熟,必然要求世界各国将军事变革推向新境界。只有正确认识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加速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才能为准备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各种能力,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树立与信息化战争向适应的国防观念
1、紧紧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期的观念:随着新军事变革浪潮的兴起,西方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与技术优势,大力推进新军事变革,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军事技术形态又出现了新一轮的“时代差”,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牢牢把握重大历史机遇期,坚持科技强军战略,走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努力加强国防建设,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名族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2、牢固树立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观念:所谓信息安全,实质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内容。因此,公民应当自觉树立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观念,增强信息安全意识,遵守国家信息安全法规和制度,为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3、 科学树立信息化人民战争观念:人民战争思想是我军历次革命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现在进入信息时代,我军在党的领导下依然按照人民战争的理论,与时俱进,建设信息化军队,准备和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依然将继续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比如信息战、网络战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这些东西的优势在民间,民用信息技术领先于军用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因特网的路由器和宽带技术、手机通信和短信技术、卫星通信和导航技术等等,都是民用技术领先于军用。还有就是网络黑客技术、网络病毒技术等等,就更要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信息作战。所以人民战争理论不是过时了,而是应该增加新的内涵,使之更加丰富和完整。
(二) 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加快国家战略能力建设:信息化本质上是国家战略能力的较量,而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我国当今的经济能力和信息能力还和世界强国存在巨大差距,为此,我国要加快国家战略能力建设,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信息能力,并把国家的战略能力和军事打击能力相结合,才能赢得信息化战争的胜利。
提高武器装备的机械化信息水平:我军目前的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走机械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机械化的复合式,跨越式发展道路,在大力加强武器装备的机械化建设的同时,努力提升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水平,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锻造“杀手锏”
谋求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发展和创新信息化战争理论,大力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努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系统作战能力等都是必然要求。
(三) 完善国防动员机制体制
国防动员具有增强和改变战争力量的特有功能,动员的成效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日益成为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虽然拥有庞大的常备军,但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只有实施广泛深入的国防动员,才能有效地组织和动员群众,把人民群众的伟力转化为战斗实力,夺取信息化战争的胜利。
(四)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后备力量是指除国防现实力量以外的经过一定准备必要时可以动员用于国防事业的所有物质和能量。在和平时期尽量减少常备军数量,提高质量,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共识。省视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要求,我国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着眼于维护国家安全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遵循有利于坚持人民战争思想,有利于提高后备力量的整体质量等原则,逐步建设“数量充足,质量较高,动员快速,机制完善”的后背力量体系。
纵观中国,我们经历了数千年的沉浮。今天,我们面临信息化战争的机遇,这次机遇我们必须要抓住,我们从1840年到1949年经历了百年的沦落史,从1949年建国之后到2050年我们又将经历百年建设史。未来的五十年,我们要实现强国梦。我们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当前的世界眼光就是新军事变革,战略思维就是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运用。把信息化应用到国家的建设,进行电子政务,进行广播电视的网络化,通讯的网络化,对军队来讲就是打赢信息化战争,把信息用在战争准备上。
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化军事变革中的国防信息化是依托国家信息产业的强大支撑作为其发展动力的,并植根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科技基础之中。我国信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积累了雄厚的自主创新和生产能力,这为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随着军民一体化的加速实施,中国的国防实力将更上一层楼。
当代大学生更要以国家安全为己任,不要认为国防安全离自己很远,要时刻谨记身上的重担。
参考文献
1、我国军事审判权的理论定位田龙海,王迎曙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0-10-25
2、军事司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李昂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4-08-10军事理论结业论文相关文章:
1.2015年军事理论心得800字
2.2016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
3.2016大一军事理论论文
4.2016军事理论课论文
5.2016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6.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