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相关话题
能否有效地展开七年级生物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设计的影响。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教学设计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教学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
3. 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4.了解鼻、咽、喉的作用。
5.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 问题的能力。
6.意识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7.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呼吸系统的模型。
学生:查阅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新课引言
通过思考生活常识,弄清婴儿第一声啼哭的科学道理。
2.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生活常识,通过生活经验(婴儿啼哭)引出每一个人自生下来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地呼吸。
3.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3.1通过生活经验,试着说出人体呼吸系成统的组成。
3.2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试着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3.3通过阅读课文和分析资料,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4.进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呼吸道的作用。
5.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与讨论。
6.思考分析,鼻的作用及其内部结构是有限的等问题。
通过提示每段资料的内容,引导特点、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
学生从中找出相关信息。
6.1提问:鼻具有什么作用及内部结构特点,找到解释问题的突破。
6.2训练思维能力。通过生活常识了解 组织学生进行体验,了解到到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7.交流所查阅到的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8.呼吸道的作用 咽的作用
组织学生表演,引导学生通过自进行角色扮演,说出自身的体会,通过身的体会,意识到边吃边说的危险
自我教育,逐渐养成“食不言”的好习惯。演示幻灯。
8.观察会厌软骨模型,
9.喉的作用
提出问题:嘴巴是不是发声器官,
了解喉是发声器官,知道应当注意保 引导学生思考喉的作用。
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教学内容: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作用;咽和喉的作用;了解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
总结本节教学内容。
引发学生关注环境,加深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巩固练习 讨论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思维导图策略研究
思维导图这一图式工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既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保证了生物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当前,思维导图策略已然成为提高课堂有效性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再加上思维导图策略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1.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开始运用思维导图策略来优化生物教学.思维导图策略的应用,让学生慢慢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了学习生物的方法.不管是在预习环节,还是复习环节,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长此发展下去,学生因为成绩的提高,对生物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其要综合整理自身以前所学的知识,寻找知识点与知识点间的相同处,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在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的影响下,学生很快形成了发散性思维.通过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会运用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来将所学的知识衔接起来,此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
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生物这门学科有着属于自身的特征,即:每一章节内容都配有图解画面,由此可见,要想学好生物这门学科,学生自身既要具备识图能力,还要具备用图能力.现阶段,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便于学生有方向、有目的的学习,也便于学生有规律的记忆生物知识.同时,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生物这门学科的诀窍,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当学生自身能够理清出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之后,学生会有针对性的做练习题,这对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大有裨益.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1.预习环节中运用思维导图
在预习环节中,生物教师该如何运用思维导图策略呢?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的成员一起预习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找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并画出与课程内容相符合的导图.然而在实际制作导图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他们要将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且带着问题进入到本节课中.这样做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讲.比如:在“生态系统”教学中,在上课之前,教师要给学生留出预习时间,让学生自主预习,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在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生态系统的概念;(2)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及相互关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及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而教学难点则是:(1)生态系统的的概念;(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间的区别与联系;(3)食物链的书写.当学生明确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之后,其要结合生态系统的特征正确书写出食物链,并分析食物链与食物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但是在制作食物链导图的时候,每个小组都会遇到问题,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课堂中,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2.课堂讲解中运用思维导图
在课堂讲解中运用思维导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的核心在于将某一个知识点作为主线,引发出与该知识点相关联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比如: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中,教师要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知识点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中,学生对组织、器官、系统等概念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对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有了初步的理解.因此,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中,教师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出发,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通过这样做学生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相对比,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又加深了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根据知识构建思维导图,便于学生分清教学重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将讲解思维导图的建立作为第一教学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掌握了思维导图的要点、思维导图的具体画法.当学生初步了解了思维导图之后,教师就可以将思维导图正式运用课堂讲解中,以此将知识点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既便于学生思考问题,又为学生学习指明了方向.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会借助此方法来做好课堂笔记,并且养成记录的好习惯.在复习每章节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也会自主构建思维导图,以此来直观、清晰的了解每章节的知识点,了解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比如:在“生物圈”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将生物圈的思维导图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了解到生物圈的范围,便于学生理解生物圈这一概念.在本节课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运用思维导图,那么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为混乱,最终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要巧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每个知识点.
3.练习环节中运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策略本身具有明显的优势,教师要抓住这一优势,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制作、完善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能有效衔接起每节课的知识点,也便于学生准确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当老师讲解完新知识点之后,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练习时间,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安排各种各样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分析题目、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解答环节中运用思维导图
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要将思维导图中的内容作为参考依据,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只有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展,学生才可以发现知识与知识间所隐含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运用思维导图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思维导图的运用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提高了初中生物课堂的质量.但是教师不能随意运用思维导图,而是要有针对、有目的地运用,发挥思维导图策略的优势,让思维导图策略日益完善起来.
作者:张亚林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硕集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