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车出游需要注意的行车常识
国庆节即将来临,在这个小长假里,很多人会选择自己驾车出游,在这里,网的小编温馨提醒各位驾车人士14条夏季行车安全常识。
一、安全行车一般性常识
夏季要经常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驾驶病车上路行驶。驾驶人在夏季行车前,必须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沛,严禁疲劳驾驶车辆。炎热天气行车要控制车速,避免过长时间高速行车,以免造成发动机或轮胎温度过高。行车中应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要提防非机动车和行人为避凉而突然横穿道路,奔向道路荫凉一侧。
二、避免发动机温度过高
夏季炎热天气驾驶车辆行车中,应随时注意水温表的变化,一般不得超过95℃,尤其是车辆载重或在山区道路行车时,更要注意防止发动机过热。如果温度过高,要及时选择阴凉处停车降温,可掀起发动机盖罩通风散热;待温度降低后,检查发动机冷却系是否缺水及产生高温的原因。
冷却液因发动机过热或缺水沸腾时,不要马上关闭发动机,应停车使发动机怠速运转,待温度降低后,关闭发动机,再用棉纱或手套垫着打开散热器盖,防止冷却水沸腾烫伤驾驶人的手和脸。
三、注意观察轮胎温度
夏季行车不宜时间过长,应每隔2个小时或行驶一段路程后,进行适当停车休息的同时检查轮胎温度;当发现轮胎因过热而气压上升时,应设法将车停到阴凉处或树荫下,让轮胎自然降温、降压,不可用放气或泼冷水方法来降低轮胎气压和温度。另外,夏季行车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严禁车辆超载超限。
行车小知识
四、避免疲劳驾驶
在夏季炎热天气或驾驶室内温度过热的环境下驾驶车辆,温度高、空气流通差,驾驶人很容易疲劳;往往会感到精神疲倦,视线逐渐变得模糊、思维变得迟钝,尤其是午后或午夜行车极易瞌睡,甚至会出现驾驶人瞬间失去记忆的现象,勉强驾驶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夏季炎热天气行车,应尽量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出现疲劳时应及时停车休息,不得勉强驾驶车辆。
五、夏季酒后驾驶危害更大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温度相对较高,驾驶人饮酒之后,被吸收入血液中的酒精到达全身各部位的速度加快,受影响最大的是大脑。由于酒精对人的大脑起麻痹作用,从而影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导致驾驶人员酒后思想不集中,对外界事故的感知力、判断力及综合分析能力下降,眼睛的视野范围缩小,反应迟钝,动作笨拙,操纵动作的准确性差,因而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制动及操纵回避动作均欠准。严重时会使人高度兴奋,情绪失控,在驾车中出现超速行驶、强行超车、抢信号、闯红灯等违章行为,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甚至还会发生肇事逃逸。
六、夜间行车需更谨慎
夏季夜间行车前,应检查所有的车灯和镜面,确保车灯正常和镜面整洁;夜间行车,车速超过30km/h使用远光灯;车速在30km/h以内,可使用近光灯。夜间会车应在较远处配合对方车辆变换远、近光灯观察前方情况;当距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时,及时改用近光灯;不要直视迎面来车的发出的强光。通过市区、村镇或桥梁时,要减速慢行,注意道路或桥两侧散步、乘凉的人群,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七、爆胎应急处置
行驶中,突然爆胎是夏季安全行车的一大隐患,驾驶人遇到突然爆胎时,双手应紧握转向盘,松抬加速踏板,极力控制车辆直线行驶,若已有转向,也不要过度校正;应在控制住方向的情况下,轻踏制动踏板(禁止紧急制动),使车辆缓慢减速,待车速降至适当时候,平稳地将车停住,尽量将车逐渐停靠于路边为妥。
发生爆胎时,千万不得在慌乱中向相反方向急转转向盘或急踏制动踏板,尽量采用"抢档"的方法,利用发动机钳制作用(俗称为发动机制动)使车辆减速;尚未控制住车速前,不要冒险使用行车制动器停车,以避免车辆横甩发生更大的险情。
八、拒绝超速行驶
夏季炎热天气行车,路面温度较高,渣油路面会出现泛油、溶化现象,车辆行驶阻力因而增加。车辆载重后超速行驶,轮胎和路面的急剧摩擦,会导致轮胎温度不断增高而引发爆胎事故,遇雨后极易发生侧滑。另外,由于超速行驶,会增加驾驶人的心理压力,而且速度越高,心理负担越重,越容易出现急躁情绪,甚至汗流浃背,操作错误,导致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