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成功的基础的事例

2017-06-18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关于诚信是成功的基础事例你了解多少?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诚信是成功的基础事例,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诚信是成功的基础事例

橡胶大王李光前的创业故事

李光前生前是世界十大华人富商之一,尤其是他所创立的橡胶王国,对世界橡胶业有特别重要的影响。李光前为当代新马、以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杰出的华人企业家、教育家和慈善家。李光前曾被授予马来西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1962年,新加坡政府聘请他为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

1967年6月2日,狮城新加坡沉浸在一片悲哀的气氛中,似乎失去了所有的神采,同时市民们全部出动,自发为一位老人送行。商界人士惊闻一代巨贾离世,教育界痛悼丧失了一个好的教育家,全世界的华人都为没有了一位领导者而落泪。新加坡共和国总理李光耀也在唁电中深表哀痛和惋惜。李光前生前引起了特别多的惊讶,声名远扬的华人实业家。这位一生热心于文化教育事业的橡胶大王的逝世,不仅是新加坡工商界的一大损失,也是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一大损失。

1893年,李光前出生在福建省南安县梅山芙蓉乡,原名李玉昆。在他小时候,他的家境特别的贫寒,但是,难得可贵的是父亲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虽然经济困难,没有多少钱,但是仍要自己节衣缩食,也要供孩子读书。

1903年秋天,李光前只有10岁,就跟随父亲从福建出洋,去新加坡谋求生计。开船不久,气温变得特别的低。当时船上多是福建人,而且还大多都是来自穷乡僻壤,去南洋谋生。因此,穿的都比较少衣,冻得直打哆嗦。

陈嘉庚当时也在船上,他是著名的爱国华侨,当他看到大家被冻成那样,就吩咐仓库保管员:“你通知全船的人,凡是姓陈的,每人发一条毛毯。”船上旅客不管张三李四都报名说自己姓陈,实在是被冻坏了 ,于是,便先拿一条毛毯御寒再说。

之后,陈嘉庚到各船舱巡视,看到大家都领到毛毯,就放心了。可是当陈嘉庚走到船舱的一个角落时,看到一个小孩子在那里直打哆嗦,觉得很奇怪,就问:“为什么没去领毛毯。”这个小孩子说:“我不姓陈,不敢冒领。”这个小孩子就是李光前,他这种诚实的举动,给陈嘉庚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李光前来到新加坡,就进入了当地英印学堂就读。他铭记父亲的教导,在接受英文教育的同时,还坚持去养正学堂学习中文。

1909年,李光前由于学习勤奋、成绩出色,得到当地中华总商会主席吴寿珍资助回国,继续在暨南学堂学习。两年后,他考入北京清华学堂(预科),之后转到唐山路矿专门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局非常的动荡,李光前的学业由此打断。他只好回到新加坡,不久又考上当地政府办的测量专科学校,同时攻读美国一所大学的函授工程课。3年后,因生活所迫,再次中断学业,开始谋生计。

李光前精通中文、英文,经朋友介绍,他来到爱国华侨庄希泉创办的中华国货公司担任英文文书及涉外工作,由此便开始进入商界。

当时民国初立,中国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分别出版了新型的“共和版”课本和“中华版”教科书,东南亚各地都有许多华侨学校,但采用的仍是清末的旧课本。李光前目光敏锐,感到机不可失,于是与国内出版社联系,买入大批新教科书转售给各侨校,为公司赢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1916年的一天,天正下着雨,李光前下班,在街边大摊档吃饭。这时,陈嘉庚也冒着雨来买食物。当陈嘉庚买完食物包好后,雨越下越大。陈嘉庚的汽车停在附近,他没带雨具,无法去驾车,正在着急,李光前认得陈嘉庚,忙递去一把雨伞,陈嘉庚性子比较急,拿了雨伞头也不回说:“明天到我的橡胶公司去取回吧。”

第二天傍晚,李光前下班后,便到陈嘉庚办公室来取雨伞。陈嘉庚忙招呼他坐下,并感谢他借伞之情。两人在办公室内边喝茶边聊天,李光前才谈起他当年由厦门来新加坡的轮船上,陈嘉庚赠毛毯帮他御寒之事,至今感激不尽。陈嘉庚这才想起来,大笑起来。

闲谈之中,陈嘉庚了解李光前熟悉中英文,正好自己的公司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于是他便请李光前到自己的橡胶公司内服务。

李光前来到陈嘉庚的谦益公司,主要负责的是处理中、英文函件及对外联络工作,这一次“跳槽”成为他商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至此之后他便开始在商界崭露头角。

李光前在工作期间,不耻下问,勤奋好学,很快的就掌握了橡胶生意的知识,而且还打通欧美市场。因为办事干练精明、业务熟练加上老成持重,他很快就荣升为谦益公司橡胶贸易部经理,甚得陈嘉庚器重。

陈嘉庚的长女陈爱礼芳龄17岁,她看到李光前年轻有为,之后,陈嘉庚便有意把长女许配给他,经人提亲后,李光前觉得陈爱礼虽是名门之后,但是她却端庄贤惠、平和稳重,而自己已经27岁了,该是成家的时候了。于是他便答应了这门亲事。

从这之后,李光前为谦益公司的事业更加尽心尽力了,陈嘉庚也尽量让他的才华得以充分发挥。他在谦益公司前后工作了11年,在这期间,他学到许多工商贸易及经营管理的知识,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与中外贸易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一切,为他日后开创自己的事业铺平了道路。

1927年,李光前准备开始建立自己的事业,但是他没有足够的资本,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英国商人准备回国,想把麻坡的1000英亩胶园以10万元价格出售,这在当时的价格已经很低了,李光前调查之后决定购买。

可是,陈嘉庚是非常谨慎的,因此极力反对,他认为胶园价格之所以这么低,是因为园内经常有猛虎伤人。现在买下来,如果工人都不敢去割胶,即使胶园再便宜,也会荒芜。

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2篇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2篇但是李光前有着自己的想法,之前他曾在英文报刊看到报道,政府有意在这附近开公路,发展麻坡的事业,只要公路一开,车来人往,老虎到时候便会自然绝迹,到时胶园价格将会倍增,他坚持己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筹钱把胶园买了下来,并取名为“芙蓉园”,以纪念他的出生地福建省南安县芙蓉乡。

不久,李光前的预言变成了现实。政府在此胶园附近修建公路,胶园价格暴涨了2~3倍。1928年,李光前把这片胶园以大约40万元的高价售出。这样,在短短一年内,李光前就净赚了30万元左右。李光前正是用这笔钱,终于在麻坡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南益橡胶公司,他的胆魄和眼光甚至让陈嘉庚都为之称赞。

公司开业的第3年,正逢世界经济大萧条,生意特别的难做。李光前在资本薄弱、惨淡经营的情况下,他凭着在谦益公司时与工商界建立的良好关系,勉强支撑,始终没有在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被挤垮。

1931年,经济危机即将过去,李光前看准各国经济开始复苏的机会,扩大资金,将公司改为南益橡胶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他一面不断扩大经营渠道,发展对外贸易;一面又不失时机地开展多种经营,除经营橡胶制造、种植、运送胶片和胶液外,还进行黄梨的种植与生产。几年后,李光前的企业扩展到泰国和印尼。到30年代末,他已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家喻户晓的橡胶与黄梨大王了。

李光前虽然在商业界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进军金融业。他先是投资与人合办华商银行。

1933年,华商银行又与华侨银行、汇丰银行合并,以华侨银行命名。合并后的华侨银行是新加坡4家华资创办的银行中最大的一家。李光前任该银行董事会副主席,后又接任主席。

李光前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带入了金融界,凭着敏锐的眼光和精明的头脑,在他的主持下,华侨银行业务得到空前的发展,先后在新加坡设立了20多家分行,东京、大阪、马来西亚、香港、上海等地也设有分行。华侨银行成为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也成为李氏集团最重要的企业。

新加坡华侨银行如今更是国内银行业的龙头,在新加坡设有25家分行,在马来西亚设有30家分行,在全世界共有60家分行。到了二战时,李光前已经是海内外著名的华人实业家和金融家。

二战结束后,李光前的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日本铁蹄下的新加坡几乎是一片废墟,尤其是华侨的事业更是损失严重,从美国回来的李光前看到这一切,特别的难过,立即着手进行南益橡胶企业的恢复与重建,使之适应战后市场的巨大需求;与此同时,他也竭尽全力协助当地恢复经济,为重建战后新加坡做出了贡献。

战后的市场,需要新生力量去填补。李光前不断地挖掘潜在的市场,兼并、创办了一个又一个企业。到60年代末期,他的橡胶园总面积已达1.85万亩,南益橡胶有限公司附属机构多达35家。除橡胶企业外,他还先后经营了黄梨厂、油厂、彩色印刷厂、火具厂、木材厂、南益饼干厂、南益种植、南益联合橡胶等等,共23家有限公司,再加上华侨银行与东方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可以说是声名遐迩的大富豪了,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财。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